【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离心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为提高卧螺离心机分离效率,通常的做法是向待分离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从而在短时间内絮凝形成大体积絮状沉淀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往往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絮凝剂的作用效果。温度过高时,絮凝形成的絮状沉淀物颗粒细小,影响卧螺离心机分离效果;温度过低时,絮凝剂“布朗运动”强度减弱,絮凝时间增加,且絮凝形成的絮状沉淀物细而松散,此时为达到絮凝效果还必须增加絮凝剂的用量。此外,达不到最佳絮凝效果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忽略了待分离物料温度对絮凝作用效果的影响,待分离物料温度对絮凝效果影响往往大于絮凝剂自身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待分离物料温度,达到最佳的絮凝效果,提高卧螺离心机的经济性和分离效果,就必须对卧螺离心机的进料结构进行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絮凝剂絮凝效果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有效提升絮凝剂的絮凝效果。r>本技术解决其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预处理装置包括锥形加热段,进料管,絮凝泵和电加热器;/n所述锥形加热段包括螺旋管、出液段、锥形管、细口直管段、粗口直管段、螺线管进口管和螺旋管出口管;所述锥形管小端连接所述细口直管段,所述细口直管段连接进料管;所述锥形管大端连接粗口直管段;所述螺旋管缠绕在所述锥形管外锥面上,所述螺旋管小端进口与所述螺线管进口管相连接,所述螺旋管大端出口与所述螺旋管出口管相连接,所述螺旋管出口管与出液段连接,所述出液段位于粗口直管段的内腔,所述细口直管段与进料管连接;/n所述加热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泵相连接,所述絮凝泵通过管道与所述螺线管进口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预处理装置包括锥形加热段,进料管,絮凝泵和电加热器;
所述锥形加热段包括螺旋管、出液段、锥形管、细口直管段、粗口直管段、螺线管进口管和螺旋管出口管;所述锥形管小端连接所述细口直管段,所述细口直管段连接进料管;所述锥形管大端连接粗口直管段;所述螺旋管缠绕在所述锥形管外锥面上,所述螺旋管小端进口与所述螺线管进口管相连接,所述螺旋管大端出口与所述螺旋管出口管相连接,所述螺旋管出口管与出液段连接,所述出液段位于粗口直管段的内腔,所述细口直管段与进料管连接;
所述加热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泵相连接,所述絮凝泵通过管道与所述螺线管进口管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截面为半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小端进口通过90°弯管与所述螺线管进口管相连接,所述螺旋管大端出口通过90°弯管与所述螺旋管出口管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进口管轴线方向垂直于地面,所述螺旋管出口管包含3段90°弯管和3段直管,3段90°弯管分别为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和第三弯管,3段直管分别为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第三直管;第一弯管出口面轴线竖直向上,且与第一直管相连接,第一直管通过第二弯管与第二直管相连接,且第二直管轴线平行于粗口直管段轴线,所述第三直管穿过所述粗口直管段,所述第三直管通过所述第三弯管与第二直管相连接,所述第三直管轴线沿水平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粗口直管段轴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机用进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段为球形出液段,所述球形出液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水清,周华欣,李曰兵,周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