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521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适用于破碎机的漏料口处,其是由防溅板围合在排料口处形成的闭合结构,防溅板采用柔性材质制成,防溅结构的下表面抵接在传送机构中传动皮带的表面;所述防溅结构中位于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前侧与后侧设置有分料板,分料板底部设置有弯曲部,且相邻的分料板上的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上述结构使得污泥颗粒停留在传动皮带的表面,从而实现了污泥颗粒的高效收集,另外,漏料挡板降低了破碎后的污泥颗粒在排料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防止了排料时粉尘外泄,有利于环保。

Splash proof structure of sludge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碎机的排料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
技术介绍
污泥干化炭化技术被称为第三代固废处置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节能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能够真正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污泥干化、炭化之前需要对污泥进行压滤,使得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压滤后污泥的泥饼一般体积比较大,为了方便污泥的运输以及提高污泥的干化炭化受热面积,提高热量利用率,压滤后的污泥饼需要进行破碎处理,需要经破碎后进入干化、炭化系统。破碎机是一种常见的污泥破碎装置,配套破碎机使用的还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通过传送带实现破碎后的污泥的运输传送工作,污泥在破碎机内部实现破碎后通过破碎机的漏料口掉落到破碎机下放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实现污泥的传送。但是,现有的破碎机在对污泥破碎完成以后,破碎后的污泥颗粒掉落到传送带上,由于污泥颗粒掉落到传送带的瞬间与传送带发生撞击,导致破碎后的污泥颗粒容易溅出至传送带的外侧,需要人工清扫搜集,给污泥的处置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破碎后的污泥颗粒与传送带掉落碰撞后溅出,从而实现污泥颗粒的高效收集。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所述防溅结构是由防溅板围合在排料口处形成的闭合结构,防溅板采用柔性材质制成,防溅结构的下表面抵接在传送机构中传动皮带的表面;所述防溅结构中位于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前侧与后侧设置有分料板,分料板底部设置有弯曲部,且相邻的分料板中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分料板包括安装部和弯曲部,弯曲部的底部与传动皮带部分贴合。优选地,所述分料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件和与安装件相配合的安装槽,相邻的分料板通过安装件和安装槽相配合进行组装。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支撑架、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的传动辊以及套设在传动辊上的传动皮带,所述支撑架上还固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侧向导辊,侧向导辊使得传动皮带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向上翻起,所述防溅板位于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左侧与右侧也设置有分料板。优选地,沿着传送机构传送方向两侧的侧向导辊分别与传动皮带的接触点为A点和B点;所述A点与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H,且H小于传动皮带的宽度。优选地,所述侧向导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30°。优选地,所述侧向导辊至少设置有4个,分别位于传动皮带两侧的支撑架上,支撑架上同侧的侧向导辊分布在防溅结构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的防溅结构是采用防溅板围合在排料口处形成的闭合结构,并且防溅板是采用弹性材质制成,防溅结构中位于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的前侧与后侧设置有分料板,分料板底部弯曲,且相邻的分料板的弯曲方向相反,破碎后的污泥颗粒从分料板之间的分料口排出,上述的防溅结构避免了污泥颗粒由于撞击向传动皮带两侧溅出的问题发生,实现了污泥的高效收集,另外漏料挡板降低了污泥颗粒排料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了污泥在排料时产生的粉尘外泄,降低了空气污染。本技术中的防溅板以及分料板采用柔性材质制成,避免了传动皮带与漏料挡板之间长时间刮擦导致传动皮带破损的问题发生。(2)本技术的分料板包括安装部和弯曲部,且分料板中的弯曲部底部与传送机构中的传动皮带表面部分贴合,避免了破碎机在工作中产生的震动导致分料板在传动皮带表面发生跳动从而使得污泥颗粒通过分料板与传动皮带之间的缝隙溅出,实现了污泥颗粒的高效收集。(3)本技术的分料板在安装部的两侧设置有安装件和安装槽,通过安装件与安装槽的相配合组装分料板,使得分料板之间紧密贴合,避免了分料板之间在安装过程中的产生缝隙的问题,从而防止了污泥颗粒从分料板之间的缝隙溅出的问题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污泥颗粒的高效收集。(4)本技术中的传送机构中的支撑架上设置有侧向导辊,侧向导辊的使用使得传动皮带两侧向上翻起,此时防溅板位于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左侧与右侧也设置有分料板,从而增加了分料口的数量,大大提高了破碎后污泥颗粒从分料口排出的排放速度。(5)本技术中侧向导辊使得传动皮带两侧向上翻起,进一步避免了污泥颗粒从传动皮带两侧溅出,从而提高了污泥颗粒的收集效率,避免了污泥颗粒外落的问题发生,并且本技术中侧向导辊的数量设置不少于4个,并且位于防溅结构的两侧,使得防溅结构正下方的传动皮带两侧均匀翻起,提高了传动皮带的翻起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污泥颗粒的收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破碎机漏料斗与传送机构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破碎机漏料斗与传送机构相配合的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中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中分料板的装配效果俯视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0、破碎机漏料斗;20、传送机构;21、支撑架;22、传动辊;23、传动皮带;24、侧向导辊;30、防溅板;31、分料板;311、安装部;312、弯曲部;313、安装件;314、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配合其使用的包括破碎机漏料斗10和传送机构20,防溅结构设置在破碎机漏料斗10的排料口处;传送机构20包括支撑架21、转动安装在支撑架21上的传动辊22以及套设在传动辊22上的传动皮带23;所述传送机构20的动力来源于外侧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转动皮带与其中的传动辊22转轴连接,当然,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与传动辊22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皮带连接,还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与传动辊22的转轴直接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只要实现驱动机构能够驱使传动辊22转动从而实现传动皮带23传送的功能即可;优选地,驱动机构可以为控制电机。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其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防溅结构是由防溅板30围合在破碎机漏料斗10的排料口处形成的闭合结构,且防溅板3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防溅结构的下表面抵接在传动皮带23表面;所述防溅结构位于传送机构20传送方向的前侧与后侧设置有分料板31,分料板31底部设置有弯曲部312,且相邻的分料板31中弯曲部312的弯曲方向相反,相邻的弯曲部312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分料口。本实施例中,污泥通过破碎机破碎后形成的污泥颗粒从排料口处排出掉落到传送机构20上的传动皮带23表面,污泥颗粒通过分料口由传动皮带23从防溅结构中送出,污泥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结构是由防溅板(30)围合在排料口处形成的闭合结构,防溅板(30)采用柔性材质制成,防溅结构的下表面抵接在传送机构(20)中传动皮带(23)的表面;所述防溅结构中位于传送机构(20)传送方向的前侧与后侧设置有分料板(31),分料板(31)底部设置有弯曲部(312),且相邻的分料板(31)中弯曲部(312)的弯曲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结构是由防溅板(30)围合在排料口处形成的闭合结构,防溅板(30)采用柔性材质制成,防溅结构的下表面抵接在传送机构(20)中传动皮带(23)的表面;所述防溅结构中位于传送机构(20)传送方向的前侧与后侧设置有分料板(31),分料板(31)底部设置有弯曲部(312),且相邻的分料板(31)中弯曲部(312)的弯曲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31)包括安装部(311)和弯曲部(312),弯曲部(312)的底部与传动皮带(23)部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件(313)和与安装件(313)相配合的安装槽(314),相邻的分料板(31)通过安装件(313)和安装槽(314)相配合进行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漏料的防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0)包括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娟孔庆玲杨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