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样器及全血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42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样器及全血检测试剂盒。该加样器包括采样器、采样针头、弹性保护套以及防护罩,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连接,所述弹性保护套套设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管上,所述针管能够从所述弹性保护套内伸出,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弹性保护套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且一端与所述针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该加样器加样体积准确、避免操作人员被针筒所伤、有效防止生物污染。

Sample feeder and whole blood test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样器及全血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样器及全血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目前,POCT检测卡的加样方式主要有三种:(1)移液器:体积精准,但操作要求较高,取样时采血管需要脱帽,且医院临床科室没有移液枪,需由厂家提供移液器,成本较高。(2)滴管:操作方便,但取样时采血管需要脱帽,操作要求不高,但取样体积不准,只适用于容错性较高的检测卡。(3)针筒:临床科室的操作人员比较熟悉的操作方式,取样体积比滴管精准,取样时采血管不需要脱帽,但取样时接触到样本的风险较高,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样体积准确、避免操作人员被针筒所伤、有效防止生物污染的加样器及全血检测试剂盒。一种加样器,包括采样器、采样针头、弹性保护套以及防护罩,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连接,所述弹性保护套套设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管上,所述针管能够从所述弹性保护套内伸出,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弹性保护套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且一端与所述针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可拆卸式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套设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具有卡槽,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卡槽嵌设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为不可形变防护罩,所述弹性保护套的端部突出于所述第一开口或者与所述第一开口齐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具有弹性,所述弹性保护套的端部位于所述防护罩内或者与所述第一开口齐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保护套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接触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保护套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可拆卸式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呈透明状,所述采样器为注射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一种全血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卡以及所述的加样器,所述试剂卡的上盖具有加样位,所述加样位设有加样孔,所述加样孔相对应的下盖设有进样槽,所述进样槽与所述试剂卡连通,所述加样器的防护罩的第一开口端能够与所述加样位嵌设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剂卡为荧光并联卡。本技术的加样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加样体积准确。(2)采样针头套设有弹性保护套,能够避免操作人员意外受伤以及接触到样本,用户体验好。(3)加样器取样时,采血管不需要脱帽,加样器由采血管的盖帽上插入采血,操作方便;同时避免样本外漏,操作人员不会接触到样本,有效防止生物污染。(4)设置的防护罩可用于与试剂卡的上盖上的加样位嵌设配合,方便对准加样孔,同时操作人员无需传统操作中的悬空加样,大大降低操作难度,适用于救护车等颠簸的环境中使用。另外,防护罩的定位也能够实现统一不同操作人员以统一加样角度加样,保证试剂卡的检测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全血检测试剂盒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全血检测试剂盒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全血检测试剂盒侧面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全血检测试剂盒俯视示意图;图5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全血检测试剂盒侧面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全血检测试剂盒;100:加样器;110:采样器;111:吸嘴;120:采样针头;121:针座;122:针管;130:弹性保护套;140:防护罩;141:第二开口;200:试剂卡;210:加样位;211:加样孔;212:进样槽;220:荧光测试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血检测试剂盒10。该全血检测试剂盒10包括试剂卡200以及的加样器100。试剂卡200的上盖具有加样位210,加样位210的槽底面具有加样孔211,加样孔211相对应的下盖设有进样槽212,进样槽212与试剂卡200连通,参见图1及图4所示,试剂卡200可以是荧光并联卡。参见图3所示,加样器100包括采样器110、采样针头120、弹性保护套130以及防护罩140。采样器110的吸嘴111与采样针头120的针座121连接。弹性保护套130呈两端开口的柱形,弹性保护套130的其中一端套设于采样针头120的针管122,弹性保护套130与针座121连接,当弹性保护套130受力收缩时,针管122能够从弹性保护套130内伸出,防护罩140呈柱形,防护罩14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141,弹性保护套130由第二开口141插入至防护罩140内,且弹性保护套130的端部延伸至第二开口141。加样器100的防护罩140的第一开口端能够与加样位210嵌设配合。相比传统的加样器,人工取样需要把采血管的盖帽取下,移液器或滴管需要伸进采血管底部取样,如此操作,血样容易沾到移液器、滴管或操作人员手套上,或者如果采血管意外,容易造成样本泄漏。而本技术的加样器100通过采样针头120和弹性保护套130的组合,采样针头120插入采血管的盖帽并到达采血管内,弹性保护套130触碰到盖帽时会自动收缩,当加样器100向采血管推进时,采样针头120的针管122逐渐深入到采血管内而弹性保护套130逐渐收缩,使针管122突出;吸样完毕后,把针管122拔出,弹性保护套130自动恢复,包裹针管122。整个取样过程不需脱帽,针管122不外露,有效避免污染。在一具体示例中,采样器110的吸嘴111与采样针头120的针座121可拆卸式连接。优选地,采样器110的吸嘴111与采样针头120的针座121套设连接。进一步地,采样针头120的针座121具有卡槽,采样器110的吸嘴111与卡槽嵌设配合。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示,防护罩140具有弹性,此时,弹性保护套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器、采样针头、弹性保护套以及防护罩,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连接,所述弹性保护套套设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管上,所述针管能够从所述弹性保护套内伸出,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弹性保护套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且一端与所述针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器、采样针头、弹性保护套以及防护罩,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连接,所述弹性保护套套设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管上,所述针管能够从所述弹性保护套内伸出,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弹性保护套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且一端与所述针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套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针头的针座具有卡槽,所述采样器的吸嘴与所述卡槽嵌设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为不可形变防护罩,所述弹性保护套的端部突出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嘉铭黄岭芳李凯王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