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传递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41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传递仓,包括箱体、杀菌装置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密闭传递仓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功能齐全,解决了现有的传递仓实用性低的问题,通过转台和吸尘机的设置,在使用时不仅能对传递的物件进行均匀的细菌清除,还可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除,从而提高了传递仓的使用性能,适合推广。

Airtight transfer 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闭传递仓
本技术涉及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密闭传递仓。
技术介绍
传递仓是一种洁净室的辅助设备,用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从而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降低洁净室受污染的风险和程度,广泛应用于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厂、医院、食品加工业、LCD、电子厂等等一切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现有的传递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设有两扇门,两扇门的门锁只可以在一边打开,本车间内的员工只能打开本车间传递窗的门,无法打开另一扇门。通道内设有紫外灯灭菌设备,在通道内消毒至5至10分钟后,再通知里边对面车间人员开门拿取工具内外表面平整光洁,位于传递仓两端的开闭门设有电子或机械互锁装置,确保传递仓两端的密闭门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而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传递仓主要通过传递仓两端的人员相互注意,不同时打开两扇柜门以减少非洁净区对洁净区的污染;而电子锁多为插锁,存在孔洞,不易清洗,容易造成传递窗污染;且在紫外线杀菌过程中,静止的紫外线灯对于与工具的照射存在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紫外线照射均匀、且功能齐全的密闭传递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密闭传递仓,包括箱体、杀菌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且所述第一密封门与箱体之间、第二密封门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磁性密封条,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吸尘机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线杀菌灯和转台;所述转台设置于箱体底面的中心,所述转台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凹槽上覆盖有透明的顶盖,所述转台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小型电机,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计时器、指示灯及语音提示器;所述控制面板和计时器设置于第一密封门的外侧面,所述指示灯和语音提示器设置于第二密封门的外侧面,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计时器、多个紫外线杀菌灯、电机、吸尘机、指示灯及语音提示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密闭传递仓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功能齐全,解决了现有的传递仓实用性低的问题,通过转台和吸尘机的设置,在使用时不仅能对传递的物件进行均匀的细菌清除,还可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除,从而提高了传递仓的使用性能,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密闭传递仓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密闭传递仓的转台的侧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密闭传递仓的第二密封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箱体;11、第一密封门;12、第二密封门;13、吸尘机;14、活性炭过滤网;2、杀菌装置;21、紫外线杀菌灯;22、转台;23、电机;3、控制系统;31、控制面板;32、计时器;33、指示灯;34、语音提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密闭传递仓,包括箱体1、杀菌装置2和控制系统3;所述箱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11和第二密封门12,所述第一密封门11和第二密封门12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且所述第一密封门11与箱体1之间、第二密封门12与箱体1之间均设置有磁性密封条,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箱体1的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吸尘机13和活性炭过滤网14;所述杀菌装置2包括紫外线杀菌灯21和转台22;所述转台22设置于箱体1底面的中心,所述转台22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21,所述凹槽上覆盖有透明的顶盖,所述转台22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小型电机23,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21;所述控制系统3包括控制面板31、计时器32、指示灯33及语音提示器34;所述控制面板31和计时器32设置于第一密封门11的外侧面,所述指示灯33和语音提示器34设置于第二密封门12的外侧面,所述控制面板31分别与计时器32、多个紫外线杀菌灯21、电机23、吸尘机13、指示灯33及语音提示器34电连接。上述密闭传递仓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第一密封门11位于非洁净区一侧,第二密封门12位于洁净区一侧,非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将需传递的物件放入传递仓的转台22上并关闭第一密封门11,通过控制面板31开启电机23、吸尘机13和多个紫外线杀菌灯21,电机23驱动转台22进行转动,使得转台22上的物件能够被紫外线均匀照射,吸尘机13将传递仓内的灰尘吸附到活性炭过滤网14上,与此同时,计时器32对物件的杀菌杀菌进行计时,当时间达到预设的杀菌时间时,控制面板31关闭电机23、吸尘机13和多个紫外线杀菌灯21,同时控制面板31控制指示灯33亮起并通过语音提示器34通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洁净区的工作人员打开第二密封门12,将物件取出。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密闭传递仓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功能齐全,解决了现有的传递仓实用性低的问题,通过转台和吸尘机的设置,在使用时不仅能对传递的物件进行均匀的细菌清除,还可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除,从而提高了传递仓的使用性能,适合推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门11和第二密封门12均设置有连通对讲机。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连通对讲机的设置,可协助密闭传递仓两侧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门11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门12的中部均设置有可视钢化玻璃窗。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可视钢化玻璃窗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密闭传递仓的内部进行观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门11和所述第二密封门12均采用铰接与所述箱体1相铰接。进一步的,所述互锁装置为限位绳,所述限位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门11的内侧和所述第二密封门12的内侧相连接。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密闭传递仓,包括箱体1、杀菌装置2和控制系统3;所述箱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11和第二密封门12,所述第一密封门11和第二密封门12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且所述第一密封门11与箱体1之间、第二密封门12与箱体1之间均设置有磁性密封条,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箱体1的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吸尘机13和活性炭过滤网14;所述杀菌装置2包括紫外线杀菌灯21和转台22;所述转台22设置于箱体1底面的中心,所述转台22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21,所述凹槽上覆盖有透明的顶盖,所述转台22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密闭传递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杀菌装置和控制系统;/n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且所述第一密封门与箱体之间、第二密封门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磁性密封条,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吸尘机和活性炭过滤网;/n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线杀菌灯和转台;/n所述转台设置于箱体底面的中心,所述转台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凹槽上覆盖有透明的顶盖,所述转台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小型电机,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n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计时器、指示灯及语音提示器;/n所述控制面板和计时器设置于第一密封门的外侧面,所述指示灯和语音提示器设置于第二密封门的外侧面,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计时器、多个紫外线杀菌灯、电机、吸尘机、指示灯及语音提示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密闭传递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杀菌装置和控制系统;
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之间设置有互锁装置,且所述第一密封门与箱体之间、第二密封门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磁性密封条,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吸尘机和活性炭过滤网;
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线杀菌灯和转台;
所述转台设置于箱体底面的中心,所述转台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凹槽上覆盖有透明的顶盖,所述转台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小型电机,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计时器、指示灯及语音提示器;
所述控制面板和计时器设置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