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包括热媒腔,所述热媒腔的左上方设置有热媒入口,所述热媒腔的外侧设置有层叠管道,所述热媒腔的右下方设置有热媒出口,所述层叠管道的左右两个且位于热媒腔外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层叠管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架相互远离一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容纳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滤网层、PP棉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层和第二滤网层的过滤吸附层,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较现有过滤结构而言,对水具有更好的过滤吸附功能,进而使得水更加洁净,有效的防止了水中杂质颗粒堵塞管道影响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
A titanium heat exchanger with laminat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钛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
技术介绍
钛换热器是一种由优质钛管制成的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设备。钛换热器凭借工业纯钛的众多优点,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的使用比较普遍,但是,现有的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仍然存在一些缺陷。现有技术的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的过滤吸附装置结构较为简单,过滤吸附效果较差,会导致水内部的杂质颗粒进入层叠管道内部,出现堵塞的情况,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具有可对水内部的杂质颗粒进行充分过滤吸附,保证了水的质量,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且过滤吸附装置便于更换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包括热媒腔,所述热媒腔的左上方设置有热媒入口,所述热媒腔的外侧设置有层叠管道,所述热媒腔的右下方设置有热媒出口,所述层叠管道的左右两个且位于热媒腔外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层叠管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架相互远离一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包括连接板、容纳室本体、固定卡块、固定卡槽和固定槽,所述容纳室本体靠近层叠管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容纳室本体靠近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且对应固定卡块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容纳室本体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卡块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左侧所述容纳室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吸附层,所述过滤吸附层靠近容纳室本体的一侧且对应固定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容纳室和过滤吸附层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左侧所述容纳室远离层叠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入口,右侧所述容纳室远离层叠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出口。优选的,所述过滤吸附层包括第一滤网层、PP棉过滤层、第二滤网层、蓬松棉层和活性炭层,所述第一滤网层的右侧设置有PP棉过滤层,所述PP棉过滤层远离第一滤网层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远离PP棉过滤层的一侧设置有蓬松棉层,所述蓬松棉层远离活性炭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层。优选的,所述层叠管道的两端贯穿连接板的侧壁,所述层叠管道与连接板连接位置处为焊接关系。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固定卡块和过滤吸附层的内部对应固定螺栓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槽和固定槽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密封垫片。优选的,所述热媒入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吸附层,所述第一过滤吸附层的结构设置与过滤吸附层的结构设置相同,且第一过滤吸附层的固定方式也与过滤吸附层的固定方式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滤网层、PP棉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层和第二滤网层的过滤吸附层,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较现有过滤结构而言,对水具有更好的过滤吸附功能,进而使得水更加洁净,有效的防止了水中杂质颗粒堵塞管道影响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包括连接板、容纳室本体、固定卡块、固定卡槽和固定槽的容纳室、固定螺栓以及固定凸块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可对过滤吸附层便于安装拆卸的功能,进而使其可以便于定期更换,保证后续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进水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过滤吸附层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媒腔;2、冷水出口;3、热媒出口;4、层叠管道;5、支撑架;6、容纳室;61、连接板;62、容纳室本体;63、固定卡块;64、固定卡槽;65、固定槽;7、冷水入口;8、固定螺栓;9、热媒入口;10、过滤吸附层;101、第一滤网层;102、PP棉过滤层;103、第二滤网层;104、蓬松棉层;105、活性炭层;11、固定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包括热媒腔1,热媒腔1的左上方设置有热媒入口9,热媒腔1的外侧设置有层叠管道4,热媒腔1的右下方设置有热媒出口3,层叠管道4的左右两个且位于热媒腔1外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架5,层叠管道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架5相互远离一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容纳室6,容纳室6包括连接板61、容纳室本体62、固定卡块63、固定卡槽64和固定槽65,容纳室本体62靠近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61,容纳室本体62靠近连接板6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块63,连接板61的内部且对应固定卡块63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槽64,容纳室本体62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卡块63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65,左侧容纳室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吸附层10,过滤吸附层10靠近容纳室本体62的一侧且对应固定槽65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凸块11,容纳室6和过滤吸附层10之间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左侧容纳室6远离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入口7,右侧容纳室6远离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出口2。为了对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吸附,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吸附层10包括第一滤网层101、PP棉过滤层102、第二滤网层103、蓬松棉层104和活性炭层105,第一滤网层101的右侧设置有PP棉过滤层102,PP棉过滤层102远离第一滤网层101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层105,活性炭层105远离PP棉过滤层102的一侧设置有蓬松棉层104,蓬松棉层104远离活性炭层10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层103。为了保证装置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层叠管道4的两端贯穿连接板61的侧壁,层叠管道4与连接板61连接位置处为焊接关系。为了实现固定效果的同时也可便于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板61、固定卡块63和过滤吸附层10的内部对应固定螺栓8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卡槽64和固定槽65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密封垫片。为了使热媒也可进行有效的吸附过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热媒入口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吸附层,第一过滤吸附层的结构设置与过滤吸附层10的结构设置相同,且第一过滤吸附层的固定方式也与过滤吸附层10的固定方式相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使用新型时,首先,将各个结构安装好,向热媒入口9内通入热媒,再向冷水入口7内通入冷水,冷水进入容纳室本体62内部,再依次经过第一滤网层101、PP棉过滤层102、活性炭层105、蓬松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包括热媒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腔(1)的左上方设置有热媒入口(9),所述热媒腔(1)的外侧设置有层叠管道(4),所述热媒腔(1)的右下方设置有热媒出口(3),所述层叠管道(4)的左右两个且位于热媒腔(1)外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层叠管道(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架(5)相互远离一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容纳室(6),所述容纳室(6)包括连接板(61)、容纳室本体(62)、固定卡块(63)、固定卡槽(64)和固定槽(65),所述容纳室本体(62)靠近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61),所述容纳室本体(62)靠近连接板(6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块(63),所述连接板(61)的内部且对应固定卡块(63)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槽(64),所述容纳室本体(62)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卡块(63)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65),左侧所述容纳室(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吸附层(10),所述过滤吸附层(10)靠近容纳室本体(62)的一侧且对应固定槽(65)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凸块(11),所述容纳室(6)和过滤吸附层(10)之间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左侧所述容纳室(6)远离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入口(7),右侧所述容纳室(6)远离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出口(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包括热媒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腔(1)的左上方设置有热媒入口(9),所述热媒腔(1)的外侧设置有层叠管道(4),所述热媒腔(1)的右下方设置有热媒出口(3),所述层叠管道(4)的左右两个且位于热媒腔(1)外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层叠管道(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两个支撑架(5)相互远离一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容纳室(6),所述容纳室(6)包括连接板(61)、容纳室本体(62)、固定卡块(63)、固定卡槽(64)和固定槽(65),所述容纳室本体(62)靠近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61),所述容纳室本体(62)靠近连接板(6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块(63),所述连接板(61)的内部且对应固定卡块(63)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槽(64),所述容纳室本体(62)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卡块(63)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65),左侧所述容纳室(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吸附层(10),所述过滤吸附层(10)靠近容纳室本体(62)的一侧且对应固定槽(65)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凸块(11),所述容纳室(6)和过滤吸附层(10)之间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左侧所述容纳室(6)远离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入口(7),右侧所述容纳室(6)远离层叠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出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式结构的钛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春,李小富,施锦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资新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