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36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节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壳体、散热片、分流器、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连通有分流器,上下两个分流器通过与每个散热片对应的分流散热管连通;分流散热管沿散热片的外端侧壁上固定,贴合在散热片的外端上,分流散热管与散热片的材质相同。所述分流器包括有外壳体、内壳体、分流腔、分流孔和连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流器将进入的热水分流到不同的分流散热管内,分流散热管与散热片接触,为散热片的外端散热,快速提高其温度,提高换热效率;分流器流出的水缓慢的进入到分流散热管内,并且在分流散热管内设置折流板,使热水的热量充分的与管壁接触进行换热。

An energy-saving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散热器。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将内部通入的热水中的热量向外扩散,对散热器外侧进行供暖升温的设备,现有的散热器是将热水通入到内部,通过其自身的热量传递,将热量向外散发,尤其是供暖设备中,散热的效率受散热器的结构的影响,其效率直接影响了供暖设备的升温速度,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是通过多翅片结构进行散热,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662251U)公布的一种枕形板式取暖散热器,通过改变形状、增加散热片数量来增强散热效果,但是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其无法增加散热,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壳体、散热片、分流器、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散热壳体为圆柱体空心结构,散热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散热壳体的外侧壁上,通过散热片将散热壳体内的热量向外扩散;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连通在散热壳体的上下两端中心轴上,通过进水管向散热壳体内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壳体(1)、散热片(2)、分流器(3)、进水管(4)和出水管(5);所述散热壳体(1)为圆柱体空心结构,散热片(2)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散热壳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进水管(4)、出水管(5)分别连通在散热壳体(1)的上下两端中心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和出水管(5)上均连通有分流器(3),上下两个分流器(3)通过与每个散热片(2)对应的分流散热管(6)连通;分流散热管(6)沿散热片(2)的外端侧壁上固定,贴合在散热片(2)的外端上,分流散热管(6)与散热片(2)的材质相同;/n所述分流器(3)包括有外壳体(31)、内壳体(32)、分流腔(33)、分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壳体(1)、散热片(2)、分流器(3)、进水管(4)和出水管(5);所述散热壳体(1)为圆柱体空心结构,散热片(2)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散热壳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进水管(4)、出水管(5)分别连通在散热壳体(1)的上下两端中心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和出水管(5)上均连通有分流器(3),上下两个分流器(3)通过与每个散热片(2)对应的分流散热管(6)连通;分流散热管(6)沿散热片(2)的外端侧壁上固定,贴合在散热片(2)的外端上,分流散热管(6)与散热片(2)的材质相同;
所述分流器(3)包括有外壳体(31)、内壳体(32)、分流腔(33)、分流孔(34)和连通孔(35),内壳体(32)同轴设置在外壳体(31)的内,内壳体(32)内与所述的进水管(4)连通,在外壳体(31)与内壳体(32)之间设置有多个隔板,将外壳体(31)与内壳体(32)之间分隔为与所述散热片(2)数量相等的分流腔(33),每个分流腔(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宗才张玉峰陈太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暖孚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