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35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包括支撑杆,固定座,支撑块,进烟斗,连接杆,固定块,可降温对流箱结构,可吹风降温箱结构,烟气降温管,连接座和出烟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风箱,第一冷却管,对流管和第二冷却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堵塞影响工作;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烟气降温管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降温的过程中防止烟气和第一冷却管以及第二冷却管接触,防止出现烟气粘结的情况;进风箱,第一冷却管,对流管和第二冷却管以及烟气降温管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使用水淋烟气降温管,可以实现节约能源。

A natural convection air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冷却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电炉-除尘工艺中,电炉高温烟气需进过燃烧、沉降、降温后才能进入布袋除尘系统。但是现有的空气冷却器还存在着水套冷却耗水量很大,一般出水温度不大于45℃,且提高温度会产生水垢,堵塞管道;汽化冷却制造、管理要求严格,投资较大,与烟气接触面积粘结严重,劳动强度大;表面淋水冷却,分水板和淋水孔易堵,影响分水均匀,易导致设备变形、氧化、缩短寿命、耗水量大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以解决现有的空气冷却器还存在着水套冷却耗水量很大,一般出水温度不大于45℃,且提高温度会产生水垢,堵塞管道;汽化冷却制造、管理要求严格,投资较大,与烟气接触面积粘结严重,劳动强度大;表面淋水冷却,分水板和淋水孔易堵,影响分水均匀,易导致设备变形、氧化、缩短寿命、耗水量大的问题。一种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包括支撑杆,固定座,支撑块,进烟斗,连接杆,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该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包括支撑杆(1),固定座(2),支撑块(3),进烟斗(4),连接杆(5),固定块(6),可降温对流箱结构(7),可吹风降温箱结构(8),烟气降温管(9),连接座(10)和出烟斗(11),所述的支撑杆(1)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固定座(2)的下端;所述的支撑杆(1)的下端分别焊接在支撑块(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烟斗(4)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2)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5)螺栓连接在进烟斗(4)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5)的右侧焊接在固定块(6)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降温对流箱结构(7)分别安装在烟气降温管(9)的正表面下部和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该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包括支撑杆(1),固定座(2),支撑块(3),进烟斗(4),连接杆(5),固定块(6),可降温对流箱结构(7),可吹风降温箱结构(8),烟气降温管(9),连接座(10)和出烟斗(11),所述的支撑杆(1)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固定座(2)的下端;所述的支撑杆(1)的下端分别焊接在支撑块(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烟斗(4)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2)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5)螺栓连接在进烟斗(4)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5)的右侧焊接在固定块(6)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降温对流箱结构(7)分别安装在烟气降温管(9)的正表面下部和后表面下部;所述的可吹风降温箱结构(8)安装在可降温对流箱结构(7)之间的下部;所述的烟气降温管(9)的下端分别贯穿固定座(2);所述的连接座(10)螺栓连接在连接杆(5)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出烟斗(11)螺栓连接在固定座(2)的下端后表面;所述的可降温对流箱结构(7)包括进风箱(71),第一冷却管(72),对流管(73)和第二冷却管(74),所述的第一冷却管(72)的上端焊接在进风箱(7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冷却管(74)的上端焊接在对流管(73)的下端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吹风降温箱结构(8)包括吹风箱(81),连接板(82),风机(83),输送管(84)和连接降温管(85),所述的连接板(82)分别焊接在吹风箱(8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黄建东薛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