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29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属于输液软袋除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输液软袋的产品在经过高温灭菌后,输液软袋的下表面水珠无法吹干的问题。包括传输皮带和吹水系统,所述传输皮带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吹水系统包括鼓风机、第一管接头、导气管、第二管接头和出气筒,出气筒的内部设有导气腔,出气筒的侧壁设有和导气腔连通的气管接头,出气筒的顶壁设有和导气腔连通的出气孔,导气管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和鼓风机的出气口相连,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和气管接头相连,出气筒设置在传输皮带的下部。

A water blowing device for the lower surface of infusion soft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液软袋除水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软袋的主要材质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是目前最安全的输液包装材料之一,不含任何增塑剂,包材与药液接触无任何反应,无吸附现象,无玻璃瓶的析碱现象,是一种优质的材质。其具有:重量小,不易破碎,减少药液被污染的机会,抗低温性好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无开放空气通路,自动排液避免二次污染,特别适合高传染病区的使用。聚异戊二烯胶塞,穿刺无脱屑现象,与药液接触安全可靠。现有的输液软袋的产品在经过高温灭菌后,产品表面会有水珠,在下一工序前需要将水珠除掉,现有的去除方法大多为人工去除,效率低且浪费人工。现有技术人员经过摸索创新后,专利技术了一种在传输带的顶部设置吸水棉条的办法来除去输液软袋上部的水珠,让通过传输带的输液软袋和吸水面条接触,进而将水分吸走,此种办法有效的解决了输液软袋的产品在经过高温灭菌后,产品表面会有水珠的问题,且不用人工。但是虽然输液软袋的下部水分会由于重力流掉一部分,但是还是会有水珠存在,且不能通过吸水棉条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用来除去输液软袋下表面的水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包括传输皮带和吹水系统,所述传输皮带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吹水系统包括鼓风机、第一管接头、导气管、第二管接头和出气筒,出气筒的内部设有导气腔,出气筒的侧壁设有和导气腔连通的气管接头,出气筒的顶壁设有和导气腔连通的出气孔,导气管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和鼓风机的出气口相连,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和气管接头相连,出气筒设置在传输皮带的下部。本技术是结合现有技术中吸水棉条来使用,输液软袋上部的水珠通过吸水棉条来实现,这里就不在赘述。下面主要结合本技术阐述是如何除去输液软袋下部的水珠的。装置各部件连接好后,启动鼓风机,鼓风机将空气吸入压缩后通过导气管输送到导气腔内,在从出气筒顶壁的出气孔流出,当输液软袋在设有通风孔的传输皮带上运动到出气筒的上部时,从出气孔流出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快速的对输液软袋下表面上的水珠进行吹洗,将水珠去除。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筒的侧壁设有两个和导气腔连通的气管接头,每个气管接头均连接有第二管接头,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和两个气管接头连接。两个气管接头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导气腔内有足够的压缩空气,防止出气孔出气大小相差太大,导致输液软袋的下表面上有局部的水珠不能吹干。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安装在底板上,在底板上安装有防护罩,底板的底部还安装有脚座。底板和防护罩对鼓风机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脚垫可以调节鼓风机的高度,要便于移动鼓风机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为波纹管。波纹管的外壳较硬,防止在车间现场布线时,导致导气管弯折,堵塞气路,影响出气孔出气。进一步的,在出气筒的顶壁设有出气孔的位置处设有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的网眼粒径小于出气孔的孔径。过滤网层会将杂质过滤掉,本实施例的过滤网层的作用是防止压缩空气中有杂质,杂质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经过出气孔喷射到输液软袋表面,损伤输液软袋。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等间距设置,且相邻出气孔之间间距为5mm。经过实验,在这个间距内对输液软袋的下表面上的水珠进行吹洗,能将水珠去除的快速和彻底。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等间距设置在传输皮带上,且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5mm。经过实验,在这个间距内对输液软袋的下表面上的水珠进行吹洗,能将水珠去除的快速和彻底。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是结合现有技术中吸水棉条来使用,输液软袋上部的水珠通过吸水棉条来实现,这里就不在赘述。下面主要结合本技术阐述是如何除去输液软袋下部的水珠的。装置各部件连接好后,启动鼓风机,鼓风机将空气吸入压缩后通过导气管输送到导气腔内,在从出气筒顶壁的出气孔流出,当输液软袋在设有通风孔的传输皮带上运动到出气筒的上部时,从出气孔流出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快速的对输液软袋下表面上的水珠进行吹洗,将水珠去除。2、本技术的导气管为波纹管。波纹管的外壳较硬,防止在车间现场布线时,导致导气管弯折,堵塞气路,影响出气孔出气。3、本技术在出气筒的顶壁设有出气孔的位置处设有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的网眼粒径小于出气孔的孔径。过滤网层会将杂质过滤掉,本实施例的过滤网层的作用是防止压缩空气中有杂质,杂质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经过出气孔喷射到输液软袋表面,损伤输液软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去掉传输皮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的吹水装置的出气筒设置在传输皮带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的吹水装置的出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防护罩,2-鼓风机,3-第一管接头,4-底板,5-脚座,6-导气管,7-第二管接头,8-气管接头,9-出气筒,10-传输皮带,11-通风孔,12-导气腔,13-出气孔,14-过滤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包括传输皮带10和吹水系统,所述传输皮带10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1,所述吹水系统包括鼓风机2、第一管接头3、导气管6、第二管接头7和出气筒9,如图3所示,出气筒9的内部设有导气腔12,出气筒9的侧壁设有和导气腔12连通的气管接头8,出气筒9的顶壁设有和导气腔12连通的出气孔13,导气管6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3和鼓风机2的出气口相连,导气管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7和气管接头8相连,如图2所示,出气筒9设置在传输皮带10的下部。在本实施例中共,鼓风机2安装在底板4上,在底板4上安装有防护罩1,底板4的底部还安装有脚座5。底板4和防护罩1对鼓风机2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脚垫可以调节鼓风机2的高度,要便于移动鼓风机2的位置。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鼓风机2可以安装在传输皮带10下方,也可以安装在传输皮带10的侧部,由于有导气管6的存在,所以使得鼓风机2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本技术是结合现有技术中吸水棉条来使用,输液软袋上部的水珠通过吸水棉条来实现,这里就不在赘述。下面主要结合本技术阐述是如何除去输液软袋下部的水珠的。装置各部件连接好后,启动鼓风机2,鼓风机2将空气吸入压缩后通过导气管6输送到导气腔12内,在从出气筒9顶壁的出气孔13流出,当输液软袋在设有通风孔11的传输皮带10上运动到出气筒9的上部时,从出气孔13流出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快速的对输液软袋下表面上的水珠进行吹洗,将水珠去除。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皮带(10)和吹水系统,所述传输皮带(10)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1),所述吹水系统包括鼓风机(2)、第一管接头(3)、导气管(6)、第二管接头(7)和出气筒(9),出气筒(9)的内部设有导气腔(12),出气筒(9)的侧壁设有和导气腔(12)连通的气管接头(8),出气筒(9)的顶壁设有和导气腔(12)连通的出气孔(13),导气管(6)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3)和鼓风机(2)的出气口相连,导气管(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7)和气管接头(8)相连,出气筒(9)设置在传输皮带(10)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皮带(10)和吹水系统,所述传输皮带(10)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1),所述吹水系统包括鼓风机(2)、第一管接头(3)、导气管(6)、第二管接头(7)和出气筒(9),出气筒(9)的内部设有导气腔(12),出气筒(9)的侧壁设有和导气腔(12)连通的气管接头(8),出气筒(9)的顶壁设有和导气腔(12)连通的出气孔(13),导气管(6)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3)和鼓风机(2)的出气口相连,导气管(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7)和气管接头(8)相连,出气筒(9)设置在传输皮带(10)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下表面吹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筒(9)的侧壁设有两个和导气腔(12)连通的气管接头(8),每个气管接头(8)均连接有第二管接头(7),导气管(6)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和两个气管接头(8)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强文剑丹刘文军刘思川谭鸿波王昌斌彭元均杨平陈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