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25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53
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立式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原油部、出水部和出油部,所述出油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出水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下部并朝所述筒体的上部延伸,所述进原油部位于所述出油部和所述出水部之间;分离部,所述分离部上含有亲水膜,所述分离部容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分离部位于所述出水部和所述出油部之间并且所述进原油部位于所述分离部的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水分离装置,通过设置含有亲水膜的分离部,并设置进原油部、出水部和出油部,因此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完成油水的分离,其设备成本较低、日常维护容易。

An oil-water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涉及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所采用的脱水方法需根据原油性质、含水率及乳化程度等参数确定。在含水率较高时,通常采用两段脱水法,先用化学沉降法使含水率降低至30%以下,在使用电脱水法进行处理。但是,化学沉降法的脱水处理所需时间长、分离效率低,而电脱水法如高频或变频脉冲脱水技术在处理高含水原油时操作困难。因此,传统的两段脱水法并不适合应对高含水原油的处理。另外,还有通过旋流剪切的方法进行油水分离的油水分离装置,这种装置利用油水密度不同,在高速离心场作用下使乳状液破乳实现油水分离。离心场越强,破乳和分离效果越好,但这种高速离心型的油水分离装置的成本较高,并且日常维护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存在的成本较高、日常维护较难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立式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原油部、出水部和出油部,所述出油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出水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下部,所述进原油部位于所述出油部和所述出水部之间;分离部,所述分离部上含有亲水膜,所述分离部容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分离部位于所述出水部和所述出油部之间并且所述进原油部位于所述分离部的侧部。优选地,所述分离部包括多根具有中空的内管的筛管,所述亲水膜设置在所述筛管上,所述筛管朝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水部和所述分离部之间,设置有隔断部,所述隔断部包括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筛管的所述内管连通。更进一步地,优选地还设置有缓流部,所述缓流部容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缓流部包括缓流板,所述缓流板位于所述进原油部和所述出油部之间,所述缓流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和容许所述筛管穿过的第三连通孔。优选地,所述缓流板具有多处,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分布,相邻的所述缓流板上的所述第二连通孔,沿轴向不同轴。优选地,所述进原油部和所述筛管之间,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具有间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缓流部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缓流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柱焊接,所述缓流板的所述第三连通孔均可容许所述筛管穿过。优选地,所述筒体包括筒盖、中筒和底筒,所述筒盖和所述底筒分别与所述中筒通过螺栓锁紧,所述筒盖和所述中筒的一端之间、所述底筒和所述中筒的另一端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出水部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朝所述筒体的上部延伸,并且其出口高于所述筛管。优选地,所述分离部包括多块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分布的筛网,和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筛网之间的分隔件,所述亲水膜设置在所述筛网上。本技术的油水分离装置,通过设置含有亲水膜的分离部,并设置进原油部、出水部和出油部,因此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完成油水的分离,其设备成本较低、日常维护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油水分离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的油水分离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2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油水分离装置省略筒盖和中筒的局部视图;图5是图3的隔断部的示意图;图6是图4的缓流板的示意图;图7是分离部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目的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原理对说明性的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旨在要结合附图来进行阅读,其将被视作整个书面说明书的一部分。在公开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任何方向或方位的引用仅仅旨在便于说明,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相关术语如“正面”、“背面”、“上侧部”、“下侧部”、“后侧部”、“外侧”、“内侧”、“中部”、“内部”、“外部”、“下部的”、“上部的”、“水平的”、“垂直的”、“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和“底部”)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当被解释为下文所述的或在讨论中的附图所示的方位。这些相关术语仅为方便说明之用,而不能要求设备按照特定方位进行构造或操作,除非有明确说明。因此,本技术不应被确切地限制于对可单独存在或在其它特征组合中存在的特征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组合进行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界定。正如当前设想,本次公开描述了本技术的最优模式或实践模式。本技术并非旨在从限制层面上进行理解,而是通过结合附图提供仅供说明使用的技术示例,以告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技术的优点和构造。在附图的各种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1是本技术的油水分离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的油水分离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2A处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1、图2、图3,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上分别设置有进原油部11、出水部12和出油部13,筒体1内容置有分离部2,分离部2位于出水部12和出油部13之间,分离部2上含有亲水膜。这些亲水膜可以是公知的无机陶瓷膜、高分子膜或者金属膜等。这些层膜材料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孔道结构,且具有浸润性,如亲水性质或者疏水性质,从而使油水混合物中的水或油高选择性的通过膜的孔道,以实现高效率地分离。其中,亲水膜则可以阻挡油的浸润,只允许水通过分离膜,另外,亲水涂层膜在原油脱水方面具有自清洁性质,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因此,本技术优选亲水膜。具体地,作为亲水膜的主要材料,可以列举现有的如:高分子刷涂层材料、水凝胶涂层材料、无机微纳米材料。本实施例的油水分离装置,通过将含有亲水膜的分离部2应用到筒体1上,由此实现油水分离,并辅助其他的结构如出水部12和出油部13等因此,其结构非常简单,无需其他额外的驱动装置,便可完成油水分离,因此其设备成本较低、日常维护容易。在本实施例中,油水分离装置为立式的,即筒体1为竖直方向放置的,筒体1包括三部分,筒盖1a、中筒1b、底筒1c,筒盖1a和底筒1c分别与中筒1b通过螺栓锁紧,为了防止液体(如原油、水、油)泄露,筒盖1a和中筒1b的一端之间、底筒1c和中筒1b的另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5。通过将筒体1分成三部分,便于筒体1的装拆,同时便于内部的零件的装拆,以便于筒体1的内部的零件的更换或者维护。筒盖1a使用钢板加工,筒盖1a上焊接有把手。中筒1b使用钢管加工,如直径159mm、壁厚6mm的钢管机加成型,为了便于筒体1与筒盖1a和底筒1c连接,中筒1b的轴向的两端的端面可以焊接有法兰101、101’,法兰101、101’上开设有螺栓孔。底筒1c的一端具有开口,并且开口的端面也可以焊接有法兰102,该法兰102与中筒1b的其中一端的法兰101’匹配,筒盖1a螺栓锁紧,底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式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原油部、出水部和出油部,所述出油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出水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下部,所述进原油部位于所述出油部和所述出水部之间;/n分离部,所述分离部上含有亲水膜,所述分离部容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分离部位于所述出水部和所述出油部之间并且所述进原油部位于所述分离部的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式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原油部、出水部和出油部,所述出油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出水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下部,所述进原油部位于所述出油部和所述出水部之间;
分离部,所述分离部上含有亲水膜,所述分离部容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分离部位于所述出水部和所述出油部之间并且所述进原油部位于所述分离部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包括多根具有中空的内管的筛管,所述亲水膜设置在所述筛管上,所述筛管朝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和所述分离部之间,设置有隔断部,所述隔断部包括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筛管的所述内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缓流部,所述缓流部容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缓流部包括缓流板,所述缓流板位于所述进原油部和所述出油部之间,所述缓流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和容许所述筛管穿过的第三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余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圳力液体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