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及参考电压产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18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包括上拉单元、偏压电流单元、及起始单元。上拉单元及偏压电流单元耦接于控制节点,而起始单元耦接于带隙参考电路的触发端。在带隙参考电路的起始程序,偏压电流单元被致能而产生偏压电流。当偏压电流下拉控制节点的电压时,起始单元被致能而产生起始电流。当起始电流上拉触发端的电压时,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以提供带隙基准电压及参考偏压。当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而产生参考偏压时,上拉单元产生上拉电流以上拉控制节点的电压。

Band gap reference starting circuit and reference voltag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及参考电压产生器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带隙参考起始电路,特别是一种具有较大的噪声容限的带隙参考起始电路。
技术介绍
由于带隙参考电路不会受到电源供应、温度改变或电路负载的影响,因此常被广泛地用来提供稳定的定电压。这个定电压可以被电荷泵用作参考电压,并产生出系统所需的其他高压。因此,带隙基准电压的稳定性对整个系统而言十分关键。在现有技术中,带隙参考电路是根据电压侦测的结果触发起始程序。也就是说,当系统上电时,如果带隙参考电路所产生的参考电压尚未达到预定值,起始程序就会被触发。在此情况下,带隙参考电路的起始程序的噪声容限通常相当小,并且很大程度地与组件的制程相关。因此,当供应电压不稳定时,带隙基准电压的变动就会轻易地再次触发带隙参考电路的起始程序,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性,甚至造成系统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包括上拉单元、偏压电流单元及起始单元。上拉单元耦接于控制节点。上拉单元在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而产生参考偏压时,产生上拉电流以上拉控制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拉单元,耦接于控制节点,用以在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而产生参考偏压时,产生上拉电流以上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n偏压电流单元,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用以产生偏压电流以下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及/n起始单元,耦接于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触发端,用以产生起始电流以上拉所述触发端的电压;/n其中在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起始程序:/n当所述偏压电流单元下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时,所述起始单元被致能;及/n当所述起始电流上拉所述触发端的电压时,所述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6 US 62/768,099;20190909 US 16/563,9591.一种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拉单元,耦接于控制节点,用以在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而产生参考偏压时,产生上拉电流以上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
偏压电流单元,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用以产生偏压电流以下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及
起始单元,耦接于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触发端,用以产生起始电流以上拉所述触发端的电压;
其中在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起始程序:
当所述偏压电流单元下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时,所述起始单元被致能;及
当所述起始电流上拉所述触发端的电压时,所述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流大于所述偏压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单元包括:第一P型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第一系统电压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及用以接收所述参考偏压的控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电流单元包括:
电流源,用以产生参考电流;
第一N型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所述参考电流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二系统电压的第二端,及耦接于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的控制端;及
第二N型晶体管,具有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二系统电压的第二端,及耦接于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的控制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单元包括:
第二P型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第一系统电压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所述触发端的第二端,及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


6.一种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隙参考电路,用以提供带隙基准电压;及
带隙参考起始电路,包括:
上拉单元,耦接于控制节点,用以在所述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而产生参考偏压时,产生上拉电流以上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
偏压电流单元,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用以产生偏压电流以下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及
起始单元,耦接于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触发端,用以产生起始电流以上拉所述触发端的电压;其中在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起始程序:
当所述偏压电流单元下拉所述控制节点的电压时,所述起始单元被致能;及
当所述起始电流上拉所述触发端的电压时,所述带隙参考电路被致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流大于所述偏压电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单元包括:
第一P型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第一系统电压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及用以接收所述参考偏压的控制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电流单元包括:
电流源,用以产生参考电流;
第一N型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所述参考电流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二系统电压的第二端,及耦接于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的控制端;及
第二N型晶体管,具有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二系统电压的第二端,及耦接于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的控制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单元包括:
第二P型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第一系统电压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所述触发端的第二端,及耦接于所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隙参考电路包括:
放大器,具有正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带隙参考电路的所述触发端的负输入端,及用以提供所述参考偏压的输出端;
第三P型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第一系统电压的第一端,第二端,及耦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述输出端的控制端;
第四P型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所述第一系统电压的第一端,用以输出所述带隙基准电压的第二端,及耦接于所述第三P型电晶的所述控制端的控制端;
第一电阻,具有耦接于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端,及耦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述正输入端的第二端;
第二电阻,具有耦接于所述第四P型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端,及耦接于所述放大器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翰
申请(专利权)人:力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