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绝缘底板以及万用表,所述绝缘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水平对称设置的边导电条,两个所述边导电条的长度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长度;两个所述边导电条的间距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相匹配,使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置在两个所述边导电条之间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测试速度快,效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准确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其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提高现有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安全控制技术性能,首先要提高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安全性能。为此,锂离子电池一般都选择热关闭性能较好的隔膜用于隔离电池正负极,同时,能够允许锂离子从隔膜通过。但是无论性能多好的隔膜,由于受到加工过程和电池材料的影响,都会使电池造成局部受损,为了降低汽车行驶使用过程中电芯的风险性,测试电池边电压就显得尤为重要。理论上,无论是正极还是负极,他们与铝塑膜之间铝层是绝缘的,也就是理论上他们的电压应该为0;实际上,考虑到电池材料及其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局部受损,导致他们之间出现局部导通(含电子通道和离子通道),形成微电池,从而有了电势,即边电压,此电压越高,说明电池可能的风险就越高。为检测铝塑膜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之间的边电压,现有的检测方法是采用工人手动操作万用表,将一支表笔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相接触,另一支沿电池的侧封边来回划动一次,读取划动过程中电压的最大值,即为待测量的边电压值。该测量方法效率较低,测量过程中,万用表的数值变化过快,需要工人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工作强度较大,容易疲劳,测量的准确读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速度快,效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准确性的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绝缘底板以及万用表,所述绝缘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水平对称设置的边导电条,两个所述边导电条的长度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长度;两个所述边导电条的间距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相匹配,使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置在两个所述边导电条之间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贴合。使用时,将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入两个边导电条之间,使电池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边导电条贴合,然后用万用表分别检测靠近正极的边导电条与电池正极之间的边电压,以及靠近负极的边导电条与电池负极之间的边电压。由于边导电条与电池的侧边相互贴合,则工人无需将表笔沿电池的侧封边来回划动一次,即可直接测量出该边最大值,无需工人集中注意力观察万用表的数值变化,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检测的准确率。作为优化,所述绝缘底板的上表面还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极导电块,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的对称面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的对称面重合,且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的距离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的距离一致;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位于所述绝缘底板靠近所述边导电条的端部的位置,使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贴合所述电极导电块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贴合;所述万用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万用表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侧的所述电极导电块与边导电条之间。使用时,将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入两个边导电条之间,然后将电池的正负电极分别贴合在两个电极导电块上,读取两个万用表上的电压值。这样,就可以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边电压测试。检测的效率更高。作为优化,两个所述边导电条的上端沿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使得两个边导电条上端的间距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检测时,方便将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入两个边导电条之间,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作为优化,所述边导电条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绝缘底板上,所述绝缘底板与所述螺栓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沿所述边导电条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螺栓由下向上穿过所述条形孔连接所述边导电条和绝缘底板。这样,螺栓可以在条形孔内移动,从而调节两个边导电条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锂离子电池。有利于扩大该装置的适用范围。作为优化,两个所述边导电条的高度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厚度,使所述边导电条能够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方向一侧的整个侧面相贴合。这样,可以检测到电池的整个侧边与电极之间的边电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测试速度快,效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准确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绝缘底板部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绝缘底板1以及万用表4,所述绝缘底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水平对称设置的边导电条2,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长度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长度;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间距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相匹配,使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置在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之间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贴合。使用时,将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入两个边导电条之间,使电池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边导电条贴合,然后用万用表分别检测靠近正极的边导电条与电池正极之间的边电压,以及靠近负极的边导电条与电池负极之间的边电压。由于边导电条与电池的侧边相互贴合,则工人无需将表笔沿电池的侧封边来回划动一次,即可直接测量出该边最大值,无需工人集中注意力观察万用表的数值变化,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检测的准确率。实施时,所述绝缘底板1的上表面还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极导电块3,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3的对称面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对称面重合,且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3的距离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的距离一致;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3位于所述绝缘底板1靠近所述边导电条2的端部的位置,使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贴合所述电极导电块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贴合;所述万用表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万用表4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侧的所述电极导电块3与边导电条2之间。使用时,将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入两个边导电条之间,然后将电池的正负电极分别贴合在两个电极导电块上,读取两个万用表上的电压值。这样,就可以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边电压测试。检测的效率更高。实施时,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上端沿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使得两个边导电条上端的间距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检测时,方便将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入两个边导电条之间,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实施时,所述边导电条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绝缘底板1上,所述绝缘底板1与所述螺栓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沿所述边导电条2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螺栓由下向上穿过所述条形孔连接所述边导电条2和绝缘底板1。这样,螺栓可以在条形孔内移动,从而调节两个边导电条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锂离子电池。有利于扩大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实施时,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高度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厚度,使所述边导电条2能够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方向一侧的整个侧面相贴合。这样,可以检测到电池的整个侧边与电极之间的边电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绝缘底板(1)以及万用表(4),所述绝缘底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水平对称设置的边导电条(2),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长度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长度;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间距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相匹配,使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置在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之间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绝缘底板(1)以及万用表(4),所述绝缘底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水平对称设置的边导电条(2),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长度大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长度;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间距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宽度相匹配,使待检测锂离子电池放置在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之间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边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板(1)的上表面还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极导电块(3),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3)的对称面与两个所述边导电条(2)的对称面重合,且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3)的距离与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的距离一致;两个所述电极导电块(3)位于所述绝缘底板(1)靠近所述边导电条(2)的端部的位置,使待检测锂离子电池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少秋,刘志彬,赵康林,于泳,车友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创元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