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05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包括压滤液池、清液池、储泥池、输送泵、过滤管路、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反冲洗管路,压滤液池内的液体沿着过滤管路依次经过输送泵、第一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进入清液池,反冲洗管路内的液体依次经过输送泵、第二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进入储泥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系统有效将压滤液池中的固体悬浮物清除,防止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污水直接进入生化系统,造成生化系统异常,同时设置过滤器的反冲洗系统,根据过滤器两端的压差进行对过滤器的冲洗,有效保障除杂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A device for removing suspended solids in the filtrate of plate and frame filte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剩余产物,其主要特征是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烂发臭、含水率高,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污泥中含有大量水分,导致污泥体积大,易流变,导致运输成本高、处理设备容量大、处理处置经济性差等问题。为提高污泥中可利用物质的浓度、便于运输及后续处置(如堆肥、焚烧等),需有效降低污泥中含水率。污泥脱水采用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通用的脱水工艺之一:隔膜板框压滤脱水。隔膜板框压滤脱水具有泥饼含水率低、处理量大、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脱水产生的污泥滤液通过气浮或沉淀去除杂质后,可满足水处理生化系统进水要求。但由于板框压滤机工作压力高,易出现滤板滤布破损且难以及时发现,发生滤板滤布破损后,导致部分污泥进入滤液,造成滤液固体悬浮物浓度激增,直接影响后端除杂系统处理效果并增大运行成本,同时对生化系统及膜系统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将导致水处理系统崩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过滤器对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进行清除,同时可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的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包括压滤液池、清液池、储泥池、输送泵、过滤管路、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反冲洗管路,所述压滤液池内的液体沿着过滤管路依次经过输送泵、第一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进入清液池,所述反冲洗管路内的液体依次经过输送泵、第二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进入储泥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冲洗管路与清液池连接以利用清液池的液体对过滤器反冲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除装置设有超越过滤器管路,所述压滤液池内设有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所述压滤液池内的液体沿着超越过滤器管路经过输送泵进入清液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滤液池设有液位检测元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滤液池的出口设有压滤液池开关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泵的出口设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在过滤管路上,所述第二开关阀在反冲洗管路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液池设有入口开关阀和出口开关阀,所述入口开关阀在过滤管路上,所述出口开关阀在反冲洗管路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泥池的入口设有储泥池开关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通过过滤系统有效将压滤液池,中的固体悬浮物清除,防止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污水直接进入生化系统,造成生化系统异常,同时设置过滤器的反冲洗系统,根据过滤器两端的压差进行对过滤器的冲洗,有效保障除杂设备的运行稳定性。(2)本技术的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还设有超越过滤器管路,压滤液池内设有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当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检测出压滤液池内的液体固体悬浮物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压滤液池内的液体沿着超越过滤器管路直接进入清液池,不经过过滤器,无需过滤,减少设备的磨损,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各开关阀均为电磁阀,通过各个开关来控制各管路的通断,实现过滤、反冲洗或者免过滤等程序的切换。通过自动监测、阀门自动切换有机结合,成功解决了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浓度高造成后续除杂系统及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人工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压滤液池;2、清液池;3、储泥池;4、输送泵;5、过滤管路;6、第一压力传感器;7、过滤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反冲洗管路;10、超越过滤器管路;11、液位检测元件;12、压滤液池开关阀;13、第一开关阀;14、第二开关阀;15、入口开关阀;16、出口开关阀;17、储泥池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包括压滤液池1、清液池2、储泥池3、输送泵4、过滤管路5、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7和反冲洗管路9,压滤液池1通过过滤管路5与清液池2连接。反冲洗管路9的出口与储泥池3连接。当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需要过滤时,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沿着过滤管路5依次经过输送泵4、第一压力传感器6、过滤器7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进入清液池2。当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二压力传感器8之间的压差大于设定值时,过滤器7需要冲洗,此时过滤管路5切断,反冲洗管路9内的液体依次经过输送泵4、第二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进入储泥池3,反冲洗管路9内的液体对过滤器7进行冲洗。反冲洗管路9的入口与清液池2连接,用过滤后的清液池2的液体对过滤器7进行反冲洗,资源合理利用。需要说明的是,反冲洗管路9的入口也可以独立的干净的清洗水源。该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通过过滤系统有效将压滤液池1中的固体悬浮物清除,防止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污水直接进入生化系统,造成生化系统异常,同时设置过滤器的反冲洗系统,根据过滤器7两端的压差进行对过滤器7的冲洗,有效保障除杂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还设有超越过滤器管路10,压滤液池1内设有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图中未示出),当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检测出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固体悬浮物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沿着超越过滤器管路10经过输送泵4直接进入清液池2,不经过过滤器7,无需过滤,减少设备的磨损,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超越过滤器管路10与反冲洗管路9的下游端合二为一,当进行免过滤程序时,切断反冲洗管路9入口即可。当然,除本实施例,超越过滤器管路10也可以是独立的一根管路。本实施例中,压滤液池1设有液位检测元件11,通过检测压滤液池1内的液位,来判断是否需要过滤,进而实现自动化。液位检测元件11可以为超声波、红外或激光液位计,本实施例优选为超声波液位计。本实施例中,压滤液池1的出口设有压滤液池开关阀12。输送泵4的出口设有第一开关阀13和第二开关阀14,第一开关阀13在过滤管路5上,第二开关阀14在反冲洗管路9上。清液池2设有入口开关阀15和出口开关阀16,入口开关阀15在过滤管路5上,出口开关阀16在反冲洗管路9上。储泥池3的入口设有储泥池开关阀17。各开关阀均为电磁阀,通过各个开关来控制各管路的通断,实现过滤、反冲洗或者免过滤等程序的切换。通过自动监测、阀门自动切换有机结合,成功解决了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浓度高造成后续除杂系统及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人工强度。本实施例中,输送泵4优选为输送螺杆泵。输送泵4与各开关联锁,各管路上开关阀完全开启后方能启泵,避免管道憋压。输送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液池(1)、清液池(2)、储泥池(3)、输送泵(4)、过滤管路(5)、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7)和反冲洗管路(9),所述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沿着过滤管路(5)依次经过输送泵(4)、第一压力传感器(6)、过滤器(7)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进入清液池(2),所述反冲洗管路(9)内的液体依次经过输送泵(4)、第二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进入储泥池(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液池(1)、清液池(2)、储泥池(3)、输送泵(4)、过滤管路(5)、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7)和反冲洗管路(9),所述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沿着过滤管路(5)依次经过输送泵(4)、第一压力传感器(6)、过滤器(7)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进入清液池(2),所述反冲洗管路(9)内的液体依次经过输送泵(4)、第二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进入储泥池(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管路(9)与清液池(2)连接以利用清液池(2)的液体对过滤器(7)反冲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装置设有超越过滤器管路(10),所述压滤液池(1)内设有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所述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沿着超越过滤器管路(10)经过输送泵(4)进入清液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