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式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97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泵式热水器,至少包括热源机,所述的热源机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包括冷媒管和水管的水热交换器、分隔板、蒸发器以及送风设备,其中所述的蒸发器和送风设备形成送风流路,压缩机和膨胀阀构成压缩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室和所述的送风流路之间,和分隔板一起将所述压缩机室和所述送风流路分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能够有效地提高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制热效率,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式热水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热源机的热泵式热水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住宅用热水器市场上,开始出现热泵式热水器。与普通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相比,热泵式热水器具有热效率高、节能显著、安全等优点。热泵式热水器一般包括有热源机,热源机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用于给蒸发器散热的风扇以及各种控制阀门等。热源机还配有水热交换器,可将从压缩机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高温的水。在现有技术中,水热交换器一般设置在蒸发器前面,在蒸发器风扇的下方,如公开号为2001-324283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热泵式热水器。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热泵式热水器存在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图1a示出现有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热源机的正面图。如图所示,热源机包括送风室A和压缩机室B,A室中设有蒸发器4,风扇5和水热交换器2,B室设有压缩机1和膨胀阀3,A、B两室之间设有分隔板6,用于分隔送风室A和压缩机室B。在热源机中,风扇5设置在蒸发器4的前面,风扇5转动时,从蒸发器4外侧和背后将空气吸入,然后从风扇前面排出,形成的气流流过蒸发器4便于蒸发器的散热。水热交换器2设置在蒸发器4的前面在风扇的下方。由于在现有技术中,水热交换器设在蒸发器4的前面,不仅挡住了蒸发器4的一部分散热面积,而且还使风扇转动时形成的散热气流在此受阻,由此影响了蒸发器4的散热,使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另外,由于水热交换器2位于送风室A中,即位于风扇5产生的风路中,风扇5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吹过水热交换器2,造成水热交换器的热量流失,使水热交换器的效率降低,进而导致热源机的制热效率降低。图1b示出图1a的现有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的热源机的左视图。如图1b所示,风扇5转动时产生的气流经过蒸发器4后从风扇5的前面吹出,图中的箭头清楚地示出风扇5所产生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也就是风吹的方向。水热交换器2被设置在蒸发器4的前面,风扇5的下方,挡住了蒸发器4的一部分的散热面积,而且阻碍了风扇5产生的风在此位置的流动,影响了蒸发器的受风面积,进而影响到了蒸发器的散热。另外,从图1b中还可清楚地看出水热交换器2位于风扇5转动时所产生的风路中,风扇5产生的风流过水热交换器,造成水热交换器的热量损失。因此,需要一种热泵式热水器,在其热源机中,不仅不会影响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而且还能消除水热交换器由于风扇产生的风从其吹过所造成的热量损失,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了热泵式热水器的制热效率,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泵式热水器,使热源机中蒸发器的散热和送风设备的送风不受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式热水器,能够消除热源机中水热交换器在冷媒和水的热交换过程中由于送风设备产生的风从其吹过而造成的热量损失,从而提高热泵式热水器的制热效率,节约能源。一种热泵式热水器,至少包括热源机,所述的热源机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包括冷媒管和水管的水热交换器、分隔板、蒸发器以及送风设备,其中所述的蒸发器和送风设备形成送风流路,压缩机和膨胀阀构成压缩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室和所述的送风流路之间,和分隔板一起将所述压缩机室和所述送风流路分隔开。在本技术中,所述冷媒管包括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按照从压缩机室侧至送风流路侧的顺序配置。并且所述冷媒出口附近的管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的送风流路中。在本技术中,所述冷媒管与所述水管被相邻并紧靠地设置。在本技术中,所述冷媒管与所述水管设置成互相平行。在本技术中,所述冷媒管设置成环绕在所述水管上。在本技术中,所述冷媒管设置在所述水管之中,所述水管套在所述冷媒管外。在本技术中,热泵式热水器进一步包括热交换装置,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冷媒出口处,并且位于所述的送风流路中。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数个翅片。在本技术中,所述冷媒是二氧化碳CO2。本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带有热源机,热源机中的水热交换器设置在压缩机室和送风流路之间,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水热交换器对蒸发器的散热面积和受风面积的影响,提高了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并且水热交换器不受送风设备产生的风的影响,消除了由此而产生的热量损失,从而提高了热泵式热水器的制热效率,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式热水器的热源机的正面图;图1b是图1a的现有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的热源机的左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泵式热水器的热源机;图3是图2所示热源机的俯视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水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装置;图5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翅片;图6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水热交换器的一种结构;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热交换器的结构;和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热交换器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2示出本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的热源机。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的热源机包括压缩机1,水热交换器2,膨胀阀3,蒸发器4,和蒸发器4配备的送风设备5,以及分隔板6。其中,所述的蒸发器4和其配备的送风设备5形成送风流路,所述的压缩机1和膨胀阀3构成压缩机室,水热交换器2设置在压缩机室和送风流路之间,并且和分隔板6一起将压缩机室和送风流路分隔开。在本技术中,送风设备5优选包括至少一个风扇5,放置在蒸发器4的前面。送风设备5在工作时产生的气流流过蒸发器4,然后向外从风扇5的前面排出。由于水热交换器2设置在压缩机室和送风流路之间,并没有放置在蒸发器4的前面,所以,水热交换器2对蒸发器4没有产生任何遮挡,不会影响蒸发器4的散热面积,也不会使风扇5产生的气流在流过蒸发器4后受到阻碍,而且水热交换器2位于压缩机室和送风流路之间,没有被设置在蒸发器4和风扇5形成的送风流路中,风扇5产生的风或气流只流过蒸发器4但并没有流过水热交换器2,因此避免了水热交换器2因送风设备5产生的风从其流过所造成的热量损失。因此,本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能有效地提高制热效率,提高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节约了能源。图3示出图2的俯视图。从图3可以看到,风扇5转动时产生的气流流过蒸发器4后向外从风扇5的前面吹出,风的流动方向是从后向前流动,如图中箭头所示。水热交换器2设置在压缩机室和送风流路之间,并没有挡在蒸发器4的前面,风扇5转动所产生的气流形成的风流过蒸发器4后流动顺畅没有受到阻碍,而且水热交换器2也没位于蒸发器4和风扇5形成的送风流路中,所以,风扇5产生的风并没有吹过水热交换器2。因此,消除了因水热交换器2放置在蒸发器前面对蒸发器的散热面积和受风面积产生的影响,消除了风扇5产生的送风气流流过水热交换器引起的热量流失,由此,提高了蒸发器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热源机的制热效率,节约了能源。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水热交换器2。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热泵式热水器的热源机中的水热交换器2包括冷媒管8和水管9。冷媒管8带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从压缩机1吐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可从冷媒入口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式热水器,至少包括热源机,所述的热源机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包括冷媒管和水管的水热交换器、分隔板、蒸发器以及送风设备,其中所述的分隔板隔开含有至少所述的蒸发器和送风设备的送风流路和含有至少压缩机的压缩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室和所述的送风流路之间,和分隔板一起将所述压缩机室和所述送风流路分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冈座典穗中谷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