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648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包括通过挤塑工艺而形成的管体,于所述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通过挤塑工艺固定有至少两层增强骨架,所述至少两层增强骨架包括增强骨架A或增强骨架B中至少一种,所述增强骨架A包括沿管体周向布置的多根经线,各所述经线沿管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多根经线通过纬线沿管体的轴向螺旋缠绕并焊接固定,且经线与纬线均为钢丝,所述增强骨架B为连续一体式的网格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升管材的承压能力,将钢的高刚性和塑料的防腐性有机结合,相对较小的管材壁厚得到满足压力使用要求的管材,同时保留了塑料类管材的优异特性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钢塑复合管生产过程中复合管性能加强的技术领域。

A multi-layer framework 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塑复合管生产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
技术介绍
钢塑复合管材随着行业的认可,对管材的口径和压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管材内置的骨架强度对管材压力等级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市场上存在的钢丝网增强塑料复合管通过钢丝网密集缠绕浸润粘接树脂,进而与聚乙烯复合形成管材,此种结构的管材增强钢丝网层与聚乙烯层在外力和自身内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引起分层,且随着口径和压力等级的提升所采用的高强钢丝增强层层数较多,则分层的概率大大提升。另一种钢塑复合管,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属于单层增强结构管,通过经纬线钢网骨架焊接形成增强层,聚乙烯与钢网骨架之间形成稳定的互传结构,管材结构稳定,但随着口径的增大,单层增强的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产品对压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提升管材的承压能力,使得相对较小的管材壁厚得到满足压力使用要求的管材,同时保留了塑料类管材的优异特性的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包括通过挤塑工艺而形成的管体,于所述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通过挤塑工艺固定有至少两层增强骨架,所述至少两层增强骨架包括增强骨架A或增强骨架B中至少一种,所述增强骨架A包括沿管体周向布置的多根经线,各所述经线沿管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多根经线通过纬线沿管体的轴向螺旋缠绕并焊接固定,且经线与纬线均为钢丝,所述增强骨架B为连续一体式的网格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经线和纬线各交叉点均通过焊接工艺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内壁和外壁均为热塑性塑料构成。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增强骨架之间填充满热塑性塑料。进一步的,所述增强骨架A包括两根所述纬线,两根纬线沿管体径向分别设于所述多根经线两侧,且两根纬线沿管体的轴向螺旋缠绕并与经线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增强骨架B包括钢板孔网结构或玻璃纤维增强结构。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为每层增强骨架A单独焊接,同时挤塑成管;亦可为每层增强骨架A单独焊接单独成管,最后形成整体管体;也可为多层增强骨架A同步焊接,同时挤塑成管;或者采用增强骨架B构成筒状结构,之后直接通过挤塑工艺挤塑成管;或者同时采用增强骨架A和增强骨架B,并挤塑成管;在挤塑成型过程中,塑料穿过多层增强骨架形成的网格,两者形成稳定的互穿结构,随着管体的口径和压力等级的提升,所采用的增强骨架A采用焊接的方式,增强骨架B采用一体式网状结构,且由于管体为挤塑工艺制成,提高了增强骨架A、增强骨架B分别与管体本身的连接强度,大大降低了分层的概率;当需要较高压力等级时,多层增强骨架能够增强管材的承压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管材的壁厚,即提高了管材的承压能力同时兼顾了塑料类管材的性能;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提升管材的承压能力,相对较小的管材壁厚得到满足压力使用要求的管材,同时保留了塑料类管材的优异特性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径向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形式的径向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部位的放大图。标注部件:1-内塑料层,2-增强骨架A,3-中间塑料层,4-外塑料层,5-经线,6-纬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如图1-3所示,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内壁和外壁之间的至少两层增强骨架,增强骨架包括增强骨架A2或增强骨架B中至少一种,即管体的增强骨架可以全部为增强骨架A2或者全部为增强骨架B或者增强骨架A2和增强骨架B均有,每个增强骨架A2包括沿管体周向均匀布置的多根经线5,每根经线5沿管体的轴向延伸,多根经线5通过纬线6沿管体的轴向螺旋缠绕并焊接固定,且经线5与纬线6均为钢丝。增强骨架B为连续一体式的网格结构。本专利技术可为每层增强骨架A2单独焊接,同时挤塑成管;亦可为每层增强骨架A2单独焊接单独成管,最后形成整体管体;也可为多层增强骨架A2同步焊接,同时挤塑成管;或者采用增强骨架B构成筒状结构,之后直接通过挤塑工艺挤塑成管;或者同时采用增强骨架A2和增强骨架B,并挤塑成管;在挤塑成型过程中,塑料穿过多层增强骨架形成的网格,两者形成稳定的互穿结构,随着管体的口径和压力等级的提升,所采用的增强骨架A2采用焊接的方式,增强骨架B采用一体式网状结构,且由于管体为挤塑工艺制成,提高了增强骨架A2、增强骨架B分别与管体本身的连接强度,大大降低了分层的概率;当需要较高压力等级时,多层增强骨架能够增强管材的承压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管材的壁厚,即提高了管材的承压能力同时兼顾了塑料类管材的性能;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提升管材的承压能力,相对较小的管材壁厚得到满足压力使用要求的管材,同时保留了塑料类管材的优异特性的特点。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经线5和纬线6各交叉点均通过焊接工艺固定。由于经线5和纬线6钢丝在每一个交叉点都进行焊接固定,使得增强骨架A2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保证管体在挤塑成型时,增强骨架A2在管体内部不会产生偏移和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管体的内壁和外壁均为热塑性塑料构成,即内塑料层1和外塑料层4。由于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为热塑性塑料,内塑料层1光滑阻力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管体沿程损失,且管体整体具有耐腐蚀、耐磨、不结垢的优点。本实施例相邻的增强骨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该间隙填充满热塑性塑料,即中间塑料层3。其中,内塑料层1、中间塑料层3及外塑料层4均是通过挤塑工艺一体成型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增强骨架A2包括两根纬线6,两根纬线6沿管体径向分别设置在多根经线5所构成的筒状结构的内、外两侧,且这两根纬线6沿管体的轴向螺旋缠绕在筒状结构的内壁、外壁上,并与经线5交叉点处通过焊接固定。这样,使得增强骨架A2的强度更优。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增强骨架B包括钢板孔网结构或玻璃纤维增强结构,钢板孔网结构或玻璃纤维增强结构构成筒状结构,在挤塑成型过程中,塑料穿过钢板孔网结构或玻璃纤维增强结构构成筒状结构所形成的网格,两者形成稳定的互穿结构,最终形成管体。本实施例管体的增强骨架至少为三层时,增强骨架也可以为钢板孔网结构、玻璃纤维增强结构及增强骨架A2三者共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包括通过挤塑工艺而形成的管体,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通过挤塑工艺固定有至少两层增强骨架,所述至少两层增强骨架包括增强骨架A或增强骨架B中至少一种,所述增强骨架A包括沿管体周向布置的多根经线,各所述经线沿管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多根经线通过纬线沿管体的轴向螺旋缠绕并焊接固定,且经线与纬线均为钢丝,所述增强骨架B为连续一体式的网格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包括通过挤塑工艺而形成的管体,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通过挤塑工艺固定有至少两层增强骨架,所述至少两层增强骨架包括增强骨架A或增强骨架B中至少一种,所述增强骨架A包括沿管体周向布置的多根经线,各所述经线沿管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多根经线通过纬线沿管体的轴向螺旋缠绕并焊接固定,且经线与纬线均为钢丝,所述增强骨架B为连续一体式的网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和纬线各交叉点均通过焊接工艺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艺伦朱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