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自动打蛋机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自动打蛋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自动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越来越多面食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鸡蛋,打蛋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蛋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操作搅拌器高速旋转,强制搅打,使物料间相互充分接触并剧烈摩擦,实现混合、乳化的效果。现有的打蛋机往往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器在单一方向高速旋转来实现打蛋的操作,这种方式的打蛋效果较差,只有处于搅拌器附近的蛋液能在短时间内被搅打混合,而处于远离搅拌器的那部分蛋液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蛋黄和蛋清被充分搅拌均匀。对于需要搅拌的蛋液量较多时,现有的打蛋机的搅拌器伸入蛋液内进行搅拌,搅拌器仅能在某一个固定的液面高度内对蛋液进行搅拌,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蛋黄和蛋清被充分搅拌均匀,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家用自动打蛋机,以实现对能快速均匀地将鸡蛋中的蛋黄和蛋清混合成蛋液,提高搅拌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本方案如下:一种家用自动打蛋机,包括壳体,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自动打蛋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有握持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传动箱(4)和电机(5),所述电机的输出轴(51)伸入传动箱(4)内,且电机的输出轴(51)伸入传动箱(4)的部分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11),所述第一锥齿轮(511)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12),所述第二锥齿轮(512)同轴连接有竖直的第一圆柱凸轮(6),所述第一圆柱凸轮(6)的外壁开设有闭合的曲线滑槽(61);所述传动箱(4)内固定安装有上支撑板(41)和下支撑板(42),所述第一圆柱凸轮(6)位于上支撑板(41)和下支撑板(42)之间,且第一圆柱凸轮(6)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自动打蛋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有握持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传动箱(4)和电机(5),所述电机的输出轴(51)伸入传动箱(4)内,且电机的输出轴(51)伸入传动箱(4)的部分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11),所述第一锥齿轮(511)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12),所述第二锥齿轮(512)同轴连接有竖直的第一圆柱凸轮(6),所述第一圆柱凸轮(6)的外壁开设有闭合的曲线滑槽(61);所述传动箱(4)内固定安装有上支撑板(41)和下支撑板(42),所述第一圆柱凸轮(6)位于上支撑板(41)和下支撑板(42)之间,且第一圆柱凸轮(6)的两侧设有支撑架(43),所述支撑架(43)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部(431)和下连接部(432),且上连接部(431)与上支撑板(41)固定连接,下连接部(432)与下支撑板(4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3)上设有滑杆(8),所述滑杆(8)依次滑动贯穿下连接部(432)以及下支撑板(42),所述滑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81),所述支撑块(81)与下连接部(432)之间连接有弹簧(82);所述支撑块(81)内固定连接有横向的连接杆(83),且连接杆(83)贯穿于支撑块(81),所述支撑架(43)上开设有竖直的通槽(433),所述连接杆(83)的一端贯穿于通槽(433),且连接杆(83)能够在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杆(83)贯穿于通槽(433)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84),所述第一滑块(84)能够在曲线滑槽(61)内滑动;所述连接杆(83)远离第一滑块(84)的一侧设有第二圆柱凸轮(7),且第二圆柱凸轮(7)转动连接在下支撑板(42)上,所述第二圆柱凸轮(7)外壁开设有螺纹滑槽(71);所述连接杆(83)远离第一滑块(84)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85),且第一滑块(84)能够在曲线滑槽(61)内滑动;所述第二圆柱凸轮(7)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72),所述第一圆柱凸轮(6)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62),所述第一转动柱(62)和第二转动柱(72)转动贯穿传动箱(4)底部,所述第一转动柱(62)和第二转动柱(72)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培赞,邬锡任,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梵瑞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