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海强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531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包括杠杆和增力轴,杠杆上设置有支架,将杠杆分成短力臂和长力臂,增力轴上设置有动力轮,短力臂末端设置有与动力轮接触的活动板;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链带和驱动电机,驱动链带与长力臂末端连接,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与驱动连带配合的链带轮;复位组件,包括限位台,限位台上设置有阴阳轮,阴阳轮上设置有阴阳轮轴和横销,阴阳轮轴和增力轴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装置。通过链带往下拉动杠杆的长力臂,杠杆短力臂撬动动力轮,增力轴转动,通过同步传动装置带动阴阳轮轴转动,横销将杠杆长力臂抬起复位,采用杠杆省力节能,整体结构简单,杠杆自动复位,实现连续不断提供驱动力。

A kind of energy saving and force increas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增力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发展日益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迅猛增长,能源越发紧缺,目前世界各地都在提倡节能、环保,在机械设计行业中,常常通过增加省力结构以减小驱动力,减少能源消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省力是常见的省力方式,而现有的杠杆省力结构涉及装置较多,由于杠杆动作后需要复位才能继续工作,难以连续驱动控制,控制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结构简单,能够连续不断提供驱动力。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包括:动作组件,包括增力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增力轴一侧的杠杆,所述杠杆上设置有支架,将所述杠杆分成靠近所述增力轴的短力臂和远离所述增力轴的长力臂,所述增力轴上设置有动力轮,所述短力臂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动力轮接触的活动板;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长力臂末端连接的驱动链带,以及驱动所述驱动链带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链带配合的链带轮;复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杠杆下方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阴阳轮,所述阴阳轮上设置有阴阳轮轴和用于抬起所述长力臂的横销,所述阴阳轮轴和所述增力轴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传动装置包括回力轴,所述回力轴上设置有第一回力齿轮和第二回力齿轮,且所述增力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回力齿轮通过链带连接的复位驱动轮,所述阴阳轮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回力齿轮通过链带连接的复位传动轮。通过第一回力齿轮与复位驱动轮连接,增力轴转动时带动回力轴转动,第二回力齿轮与复位传动轮连接,回力轴转动带动阴阳轮轴转动,使得阴阳轮转动,横销跟随阴阳轮转动,从杠杆底部将杠杆抬起复位,增力轴转动的同时,杠杆复位以准备再次提供动力,结构简单,有效解决杠杆复位导致的间歇性工作问题,驱动效率高。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轮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板卡接的凹口。通过活动板与凹口卡接,活动板与动力轮接触紧密可靠,实现杠杆有效撬动动力轮,驱动可靠。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杠杆之间设置有定位弹簧。通过定位弹簧拉动活动板,杠杆翘起与动力轮接触时,活动板与动力轮边缘紧密贴合,避免杠杆与动力轮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有效连接传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安装所述阴阳轮轴的轴承座。采用轴承座承托安装阴阳轮轴,避免阴阳轮轴弯曲形变。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滑板和离合轴,所述离合轴上设置有推动所述滑板的离合板,以及控制所述离合板的钻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拉动所述驱动链带的拉板。通过离合板与滑板接触并推动滑板后退,拉板拉动驱动链带,使得驱动链带离开链带轮,在杠杆长力臂翘起时,避免驱动链带与链带轮接触而损坏,保证杠杆复位可靠。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板包括顶住所述滑板的脱链离合板,以及松开所述滑板的合链离合板。杠杆长力臂垂下到限位台时,钻板推动合链离合板,离合轴顺时针转动,脱链离合板顶住滑板,使得滑板拉动链带脱离链带轮,杠杆长力臂被抬起时,钻板推动脱链离合板,使得离合轴逆时针转动,脱链离合板离开滑板,驱动链带与链带轮接合。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组件收纳在配电箱中,所述配电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滑板连接的滑轨,所述滑轨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离合轴与所述箱体铰接,且安装在所述滑板前方。采用配电箱收纳保护组件,避免灰尘、杂质干扰,通过缓冲弹簧支撑滑板,滑轨导向,离合板松开后,使得滑板沿滑轨复位与驱动链带卡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的通电开关和断电开关,所述离合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通电开关接合的开机手柄,以及与所述断电开关接合的停机手柄。杠杆长力臂抬起时,停机手柄与断电开关接合,驱动电机断电停机,杠杆长力臂升至最高点时,开机手柄与通电开关接合,驱动电机启动,驱动链带往下拉动杠杆,巧妙控制驱动电机开停,节约用电,避免驱动电机长时间工作,有效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电机的链带轮与链带接合,往下拉动杠杆的长力臂,杠杆短力臂撬动增力轴上的动力轮,驱动增力轴转动,提供动力,采用同步传动装置连接阴阳轮轴和增力轴,增力轴转动带动阴阳轮轴转动,使得阴阳轮轴上的横销将杠杆长力臂抬起复位,以再次撬动动力轮,采用杠杆省力节能,整体结构简单,杠杆自动复位,实现连续不断提供驱动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杠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杠杆;11、支架;12、长力臂;13、短力臂;14、活动板;15、定位弹簧;20、增力轴;21、动力轮;211、凹口;22、复位驱动轮;30、驱动链带;40、驱动电机;41、链带轮;50、限位台;51、阴阳轮;511、横销;52、阴阳轮轴;53、让位孔;54、轴承座;55、复位传动轮;60、回力轴;61、第一回力齿轮;62、第二回力齿轮;70、箱盖;71、断电开关;72、通电开关;80、箱体;81、滑板;811、缓冲弹簧;812、拉板;82、离合轴;821、合链离合板;822、脱链离合板;83、滑轨;84、钻板;85、停机手柄;86、开机手柄;90、减速齿轮组。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包括动作组件、驱动组件、复位组件和保护组件,动作组件包括增力轴20,以及设置在增力轴20一侧的杠杆10,增力轴20上设置有动力轮21,动力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动作组件,包括增力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增力轴一侧的杠杆,所述杠杆上设置有支架,将所述杠杆分成靠近所述增力轴的短力臂和远离所述增力轴的长力臂,所述增力轴上设置有动力轮,所述短力臂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动力轮接触的活动板;/n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长力臂末端连接的驱动链带,以及驱动所述驱动链带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链带配合的链带轮;/n复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杠杆下方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阴阳轮,所述阴阳轮上设置有阴阳轮轴和用于抬起所述长力臂的横销,所述阴阳轮轴和所述增力轴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作组件,包括增力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增力轴一侧的杠杆,所述杠杆上设置有支架,将所述杠杆分成靠近所述增力轴的短力臂和远离所述增力轴的长力臂,所述增力轴上设置有动力轮,所述短力臂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动力轮接触的活动板;
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长力臂末端连接的驱动链带,以及驱动所述驱动链带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链带配合的链带轮;
复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杠杆下方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阴阳轮,所述阴阳轮上设置有阴阳轮轴和用于抬起所述长力臂的横销,所述阴阳轮轴和所述增力轴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装置包括回力轴,所述回力轴上设置有第一回力齿轮和第二回力齿轮,且所述增力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回力齿轮通过链带连接的复位驱动轮,所述阴阳轮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回力齿轮通过链带连接的复位传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板卡接的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林海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