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包括:加工台,加工台的上侧的中部设置凸柱;支撑架,支撑架设于加工台的一侧;压烫装置,压烫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与支撑架的上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第一驱动器,两第一驱动器设于外壳内;压板,压板位于凸柱的正上方,压板的两侧分别与两第一驱动器传动连接,压板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与凸柱相正对;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设于外壳内;压烫机头,压烫机头设于压板与外壳之间,压烫机头位于凸柱的正上方,压板的上侧与第二驱动器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操作两台机器,节省等待时间,提高效率50%以上,同时降低了操作流程与操作难度,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
A kind of seamless melon seed shel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
本技术涉及服饰制造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上,用单头转移印花机粘烫,需用手工铺平衣服,然后用橡筋套紧,再拉过压烫机头烫牢,手工操作,不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等待时间长,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单头转移印花机粘烫不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等待时间长,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可同时操作两台机器,节省等待时间,提高效率50%以上,同时降低了操作流程与操作难度,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侧的中部设置凸柱;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加工台的一侧;压烫装置,所述压烫装置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烫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第一驱动器,两所述第一驱动器设于所述外壳内;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加工台之间,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凸柱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凸柱相正对;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于所述外壳内;压烫机头,所述压烫机头设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压烫机头位于所述凸柱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上侧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凸柱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部和支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加工台连接,所述导向部呈圆台状设置,所述支撑部呈圆柱状设置。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压板的上侧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活塞杆连接。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压板的下侧的周壁设置若干压柱。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凸柱的直径。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还包括:平台,所述加工台设于所述平台上。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压烫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电连接。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平台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加工台的上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外壳的下侧之间形成加工空间,所述压板、所述凸柱和所述压烫机头分别设于所述加工空间内。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加工台与所述支撑架与一体式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将衣片盖在凸柱上,由第一驱动器驱动压板下压,凸柱和盖设于该凸柱上的衣片一同穿过通孔,直至若干压柱与加工台的上侧相抵,此时,压板固定盖设于凸柱上的衣片,压柱固定位于凸柱周围的衣片,将瓜子壳放置在盖设于凸柱上的衣片的上侧,由第二驱动器驱动压烫机头下压,将瓜子壳压烫在盖设于凸柱上的衣片的上侧。本技术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可同时操作两台机器,节省等待时间,提高效率50%以上,同时降低了操作流程与操作难度,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加工台;2、支撑架;3、压烫装置;4、凸柱;5、外壳;6、压板;7、通孔;8、压烫机头;9、导向部;10、支撑部;11、连接块;12、压柱;13、平台;14、按钮;15、加工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包括:加工台1、支撑架2和压烫装置3,加工台1的上侧的中部设置凸柱4,支撑架2设于加工台1的一侧,压烫装置3与支撑架2的上端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压烫装置3包括:外壳5、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外壳5与支撑架2的上端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第一驱动器(图中未示出)和压板6,两第一驱动器设于外壳5内,压板6设于外壳5与加工台1之间,压板6位于凸柱4的正上方,压板6的两侧分别与两第一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压板6的中部设有通孔7,通孔7与凸柱4相正对;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图中未示出)和压烫机头8,第二驱动器设于外壳5内,压烫机头8设于压板6与外壳5之间,压烫机头8位于凸柱4的正上方,压板6的上侧与第二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优选地,凸柱4及盖设于凸柱4上的衣片一同穿过压板6上的通孔7,压板6用于压住衣片,防止衣片在压烫过程中移动。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凸柱4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部9和支撑部10,导向部9与支撑部10为一体式结构,支撑部101与加工台连接,导向部9呈圆台状设置,支撑部10呈圆柱状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压板6的上侧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块11,连接块11分别与两第一驱动器的活塞杆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压板6的下侧的周壁设置若干压柱12。优选地,压柱12用于压紧凸柱4周壁的衣片部分,防止盖设于凸柱4上的衣片在压烫过程中移动。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通孔7的直径大于凸柱4的直径。优选地,通孔7的直径大于支撑部10的直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无缝瓜子壳装置还包括:平台13,加工台1设于平台13上。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压烫装置3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设于外壳5内,控制器分别与两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电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平台13上设有按钮14,按钮14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加工台1的上侧、支撑架2与外壳5的下侧之间形成加工空间15,压板6、凸柱4和压烫机头8分别设于加工空间15内。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加工台1与支撑架2与一体式结构。本技术将衣片盖在凸柱4上,按压按钮14,由第一驱动器驱动压板6下压,凸柱4和盖设于该凸柱4上的衣片一同穿过通孔7,直至若干压柱12与加工台1的上侧相抵,此时,压板6固定盖设于凸柱4上的衣片,压柱12固定位于凸柱4周围的衣片,再将瓜子壳放置在盖设于凸柱4上的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侧的中部设置凸柱;/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加工台的一侧;/n压烫装置,所述压烫装置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烫装置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n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n至少两第一驱动器,两所述第一驱动器设于所述外壳内;/n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加工台之间,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凸柱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凸柱相正对;/n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n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于所述外壳内;/n压烫机头,所述压烫机头设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压烫机头位于所述凸柱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上侧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侧的中部设置凸柱;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加工台的一侧;
压烫装置,所述压烫装置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烫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至少两第一驱动器,两所述第一驱动器设于所述外壳内;
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加工台之间,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凸柱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凸柱相正对;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于所述外壳内;
压烫机头,所述压烫机头设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压烫机头位于所述凸柱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上侧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缝瓜子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部和支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加工台连接,所述导向部呈圆台状设置,所述支撑部呈圆柱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仲拴,杨雷,叶安华,张世堂,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