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驱动电机将动力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化为车轮行进的动能从而驱使车辆运行,动力电池的冷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动力电池的冷却目前主要分为风冷和液冷两大类:风冷又分为自然对流、自然风强制对流和空调冷风强制对流;液冷分为冷却液冷却和制冷剂冷却。现有的冷却液多采用无机盐配方,或是有机酸/无机盐混合型配方,具有极高的电导率,通常在2000μs/cm以上;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中使用传统的高导电性冷却液,可能会因漏电引起触电危险;因此,需要提供低电导性的冷却液,通常其电导率应该控制在20μs/cm以下。除了低电导性,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液还应对冷却系统的各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具有保护作用,防止发生腐蚀、泄露,同时冷却液还应具有良好的防结垢、防冻等特性。CN102925119B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按以下组分比例经混合搅拌而成:/n乙二醇 25%-95%;/n唑类化合物 0.5%-3%;/n复合缓蚀剂 0.2%-2%;/n去离子水 余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按以下组分比例经混合搅拌而成:
乙二醇25%-95%;
唑类化合物0.5%-3%;
复合缓蚀剂0.2%-2%;
去离子水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唑类化合物选自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丁基苯并三唑和巯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唑类化合物选自苯并三氮唑和/或甲基苯并三氮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缓蚀剂为硅氧烷酮缓蚀剂和咪唑啉缓蚀剂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酮缓蚀剂和所述咪唑啉缓蚀剂的重量比为1:0.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酮缓蚀剂和所述咪唑啉缓蚀剂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庞力衡,王双田,单素灵,侯悖,高克卿,王贻全,刘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