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角可自适应调整且踏步始终保持水平的爬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爬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倾角可自适应调整且踏步始终保持水平的爬梯。
技术介绍
传统爬梯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型钢制作而成,主承重梁及踏板整体现浇或焊接为一体。当爬梯用于陆上时,爬梯底部支撑于端部节点;当用于水上时,为避免水位变动或涨落潮对人员上下的影响,爬梯的底标高一般设在设计低水位或低潮位以上1m的位置。传统爬梯的爬梯存在以下局限性:1)不能同步实现倾角可调整及踏步始终水平,适用性差;传统爬梯的主承重梁及踏板整体现浇或焊接为一体,导致爬梯各构件间不允许出现相对转动,因此一个爬梯仅能适用一个水平倾角(爬梯与水平面夹角,其值可小范围幅动,但幅值很小,一般不超过10度)。一旦由于爬梯底部支撑点移位或水位变动,倾角变动大于这个幅值,踏板即出现较大倾斜,导致人员无法上下通行。传统爬梯不能同步实现倾角可调及踏步始终水平,这一缺陷大大地降低了爬梯的使用功能和适用性。2)设计水位难以精确预测,导致水上爬梯底部悬空或淹没,安全性差;为避免水位变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角可自适应调整且踏步始终保持水平的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平行正对分布的主承重梁(1),等距水平分布于一对所述主承重梁(1)之间的若干块踏脚板(2),纵向长连杆(3),以及若干组双转轴;/n每一块所述踏脚板(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双转轴,所述踏脚板(2)通过相应所述双转轴分别与一对所述主承重梁(1)和所述纵向长连杆(3)相连接;/n所述双转轴包括并排分布的前置转轴(5)和后置转轴(6),所述前置转轴(5)纵向固定于踏脚板(2)底面的前侧,所述后置转轴(6)纵向固定于踏脚板(2)底面的后侧,所有所述后置转轴(6)均横向位于一对所述主承重梁(1)之间,每一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角可自适应调整且踏步始终保持水平的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平行正对分布的主承重梁(1),等距水平分布于一对所述主承重梁(1)之间的若干块踏脚板(2),纵向长连杆(3),以及若干组双转轴;
每一块所述踏脚板(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双转轴,所述踏脚板(2)通过相应所述双转轴分别与一对所述主承重梁(1)和所述纵向长连杆(3)相连接;
所述双转轴包括并排分布的前置转轴(5)和后置转轴(6),所述前置转轴(5)纵向固定于踏脚板(2)底面的前侧,所述后置转轴(6)纵向固定于踏脚板(2)底面的后侧,所有所述后置转轴(6)均横向位于一对所述主承重梁(1)之间,每一根所述前置转轴(5)的两端分别横向穿设在一对所述主承重梁(1)上,并且每一根所述前置转轴(5)均可相对于一对所述主承重梁(1)自由转动;
所述纵向长连杆(3)的底面设有若干个轴套(9),所述轴套(9)的数量与所述后置转轴(6)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有所述后置转轴(6)分别套接于相应所述轴套(9)内,所述后置转轴(6)可相对于相应所述轴套(9)自由转动,所述纵向长连杆(3)上最上方的轴套(9)与所有后置转轴中最上方的后置转轴通过销钉固定销接;
所有后置转轴中位于最上方的后置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码头牛腿(10)与码头建筑相固定,同样的,所有前置转轴中位于最上方的前置转轴的两端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军,金鹏,梅云弟,余其鑫,郭佳嘉,许骋疆,吴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