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赤眼蜂投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09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赤眼蜂投放器,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一种赤眼蜂投放器,包括投放箱,存放筒内部存放有储卵仓,投放箱底部连接有发射盒,储卵仓内侧壁上连接有隔板,支撑板顶部连接有降落伞,隔板顶部连接有限位组件,竖杆杆壁上连接有绕线轴,绕线轴通过拉绳与限位组件相连,竖杆底部连接有转动组件,滑杆置于箱体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往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往复机构工作带动滑杆来回移动,将从存放筒内滑落到发射盒内部的储卵仓不断的推出发射盒,在储卵仓移动时会通过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配合将支撑板松开,使降落伞弹出储卵仓,从而使储卵仓在下落到地时不会因为摔坏而导致赤眼蜂卵死亡,从而提高生物防治的效率。

A Trichogramma f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赤眼蜂投放器
本技术涉及生物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赤眼蜂投放器。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中对玉米螟的防治有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其中生物防治采用向玉米大田中投放玉米螟虫的天敌赤眼蜂,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放蜂技术中最关键的是放蜂日期的确定,这是影响防治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蜂放早了,田间害虫卵少,大量的赤眼蜂找不到寄主,两三天后即死亡,造成浪费,而蜂放晚了,田间害虫已经孵化,而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对幼虫无效致使防治失败,因此,在短时间内保证大范围快速、准确的投放蜂卵,能显著提高投放成功率。目前,很多地方都采用无人机将装有赤眼蜂虫卵的储卵仓大面积均匀的散在农作物上,等到赤眼蜂破卵后将对农作物上的害虫进行清理,但是由于储卵仓是高空落下,容易在落地时摔坏而造成虫卵死亡,从而使生物防治效率降低,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赤眼蜂投放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赤眼蜂投放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赤眼蜂投放器,包括投放箱,所述投放箱顶部连接有箱盖,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赤眼蜂投放器,包括投放箱(1),所述投放箱(1)顶部连接有箱盖(201),所述箱盖(201)底部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驱动端连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侧壁上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存放筒(5),所述存放筒(5)内部存放有储卵仓(7),所述存放筒(5)底部与投放箱(1)顶壁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箱(1)底部连接有发射盒(6),所述发射盒(6)顶部与投放箱(1)底部开凿有与储卵仓(7)相配合的滑口,所述储卵仓(7)内侧壁上连接有隔板(8),所述隔板(8)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远离隔板(8)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顶部连接有降落伞(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赤眼蜂投放器,包括投放箱(1),所述投放箱(1)顶部连接有箱盖(201),所述箱盖(201)底部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驱动端连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侧壁上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存放筒(5),所述存放筒(5)内部存放有储卵仓(7),所述存放筒(5)底部与投放箱(1)顶壁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箱(1)底部连接有发射盒(6),所述发射盒(6)顶部与投放箱(1)底部开凿有与储卵仓(7)相配合的滑口,所述储卵仓(7)内侧壁上连接有隔板(8),所述隔板(8)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远离隔板(8)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顶部连接有降落伞(11),所述储卵仓(7)顶部开有出口,所述隔板(8)顶部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储卵仓(7)侧壁上连接有横杆(13),所述横杆(13)远离储卵仓(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竖杆(14),所述竖杆(14)杆壁上连接有绕线轴(24),所述绕线轴(24)通过拉绳(18)与限位组件相连,所述竖杆(14)底部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投放箱(1)底部还连接有箱体(19),所述箱体(19)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穿过发射盒(6)且与发射盒(6)滑动相连,所述滑杆(23)置于箱体(19)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往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眼蜂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轮(16)和齿条(17),所述齿轮(16)连接在竖杆(14)的底部上,所述齿条(17)连接在储卵仓(7)内侧壁上,所述齿轮(16)与齿条(17)相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忠艾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卫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