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由隔光盒、透明接虫管和挡光盖板组成;所述隔光盒由多个单光源室、多个暗室和一个反应室构成,所述单光源室与反应室之间通过暗室连通,且单光源室的光线通过暗室能传送到反应室中;所述接虫管由一个主管和多个支管组成,所述主管为带有一开口朝上的空心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主管连通;所述接虫管的主管、支管分别嵌入于隔光盒的反应室和暗室中,支管的另一端通向单光源室;所述挡光盖板可拆式固定于暗室和反应室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同时研究昆虫对不同波长光源的趋性行为反应,进行对比试验,便于筛选昆虫最佳敏感波长,便于昆虫对多种光源趋光反应实验的进行,有利于昆虫生物学研究。
A device for measuring phototaxis of insect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害虫防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害虫的防治通常有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其中物理防治中利用昆虫的行为特性—如趋光性对害虫进行防治,能够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昆虫对光产生向着光源方向活动的反应称为趋光性,它是昆虫的主要行为学特性之一,对昆虫的各类行为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昆虫的取食、交配、繁殖等等。大多数昆虫都具有趋光性,但不同的昆虫对光波的反应是不同的,通过研究昆虫对于不同波长光的反应,筛选引诱昆虫的最佳光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防治。国内外对昆虫趋光性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也都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研究中所采用的趋光行为测试装置都较为简单,一次仅能测得昆虫对一种波长光的反应,实验操作比较耗时,而且干扰因素较多,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同时研究昆虫对于不同波长光源敏感性的试验,进行不同波长对比试验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由隔光盒、透明接虫管和挡光盖板组成;所述隔光盒由多个单光源室、多个暗室和一个反应室构成,所述单光源室与反应室之间通过暗室连通,且单光源室的光线通过暗室能传送到反应室中;所述接虫管由一个主管和多个支管组成,所述主管为带有一开口朝上的空心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主管连通;所述接虫管的主管、支管分别嵌入于隔光盒的反应室和暗室中,支管的另一端通向单光源室;所述挡光盖板可拆式固定于暗室和反应室上部。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伸入单光源室内且另一端的端口有管塞。所述反应室位于隔光盒的中央,所述单光源室呈放射状环绕分布于反应室的四周,所述暗室为直线通道;所述主管为竖直空心管,其中一端开口朝上,开口端面有能开启的管盖或封口膜,另一端封闭;所述支管为直条空心管呈放射状水平分布且与主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单光源室均匀分布在反应室的四周,多个支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相邻支管之间夹角相同。所述单光源室为四个,两两垂直分布反应室的上下左右位置,所述支管有四支,呈十字形状分布。所述单光源室与反应室均为方形,大小相同;所述多个支管等管径,等长度。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LED光源灯,每个单光源室上方有一个LED光源灯。所述隔光盒和挡光盖板为黑色不透明的亚克力有机玻璃材料,所述接虫管为透明的亚克力有机玻璃材料。所述LED光源为带有调节开关,能调节LED光源的照射波长。上述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在昆虫趋光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所述应用的方法步骤包括:1)试验准备在正式开展试验前,准备好待测昆虫,在10ml离心管底部放置一块蘸有蜂蜜糖水的脱脂棉花球,选取同日羽化的成虫,每管接入10头待测昆虫,脱脂棉封口备用。每次试验10头试虫为一组,重复3次。2)暗处理为了使待测昆虫复眼适应状况保持一致,在光刺激之前,提前规划好实验时间,将待测昆虫放于暗室中适应2h。3)准备测试装置检查测试装置,接虫管的支管开口用管塞塞好,安装可调波长LED光源,整个装置置于用黑布覆盖的暗环境下。4)接入试虫将暗处理后的待试昆虫从主管的上端开口接入,用封口膜封口以防止昆虫逃逸,迅速将接虫管稳妥放置于隔光盒内,盖好挡光盖板。5)同时开启LED光源灯开关。6)各波长光保持15分钟后,关闭灯源,取下挡光盖板,从隔光盒中稳妥拿出接虫管,快速记录试虫在四壁管各趋光通道内的分布情况。所述昆虫为蓟马、葱蝇、小菜蛾或斑潜蝇。本专利技术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可以同时进行昆虫对多种不同波长光源的趋光性对比试验,还可以进行多种昆虫对不同波长光源的趋光性检测,克服了传统趋光行为测试装置的限制。(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可根据试验要求将待试昆虫暗处理后直接接入接虫管内,后置于配套的隔光盒内,再盖上相应的挡光盖板,相较于传统趋光行为测试装置营造了更为严谨的试验环境,减少了室内自然光线的干扰。(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和研究成果便于延续到田间试验,经田间环境验证后应用于诱虫灭虫灯等实际产品中,有利于室内试验、田间试验、实际应用三个环节的紧密结合,促进害虫物理防治技术的进步。(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所采用的LED光源为可调波长LED光源,通过调试可获得试验所需的不同波长光源以及光强度,克服了传统试验灯源频繁更换的不便性,为试验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可用于多种小型昆虫的趋光行为反应研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带光源)。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不带光源),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中的隔光盒与接虫管组装后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中的接虫管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中的隔光盒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中的挡光盖板立体示意图,图7小菜蛾趋光测试结果,图8葱蝇趋光测试结果。其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隔光盒,2-接虫管,3-LED光源灯,11-挡光盖板,12-提手,13-单光源室,14-暗室,15-反应室,21-主管,22-支管,23-管塞,24-封口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述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如图1-6所示,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由隔光盒1、透明接虫管2、挡光盖板11和上方的LED光源灯3组成。所述隔光盒由多个单光源室13、多个暗室14和一个反应室15构成,所述单光源室13与反应室15之间通过暗室14连通,且单光源室13的光线通过暗室14能传送到反应室15中。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反应室15位于中央位置,四个单光源室13两两垂直分布反应室13的上下左右位置,暗室14为直线连通的通道。LED光源灯3位于单光源室13的正上方,每个单光源室13至少有一个LED光源灯,且为可调波长的LED光源灯3,从而获得实验所需的不同波长的光源。所述接虫管2由一个主管21和多个支管22组成,所述主管21为带有一开口朝上的空心管,所述支管22的一端与主管21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主管21为竖直空心管,其中一端开口朝上,开口端面有封口膜24,另一端封闭;有四个支管22呈十字形状分布且与主管21的另一端相连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由隔光盒、透明接虫管和挡光盖板组成;所述隔光盒由多个单光源室、多个暗室和一个反应室构成,所述单光源室与反应室之间通过暗室连通,且单光源室的光线通过暗室能传送到反应室中;所述接虫管由一个主管和多个支管组成,所述主管为带有一开口朝上的空心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主管连通;所述接虫管的主管、支管分别嵌入于隔光盒的反应室和暗室中,支管的另一端通向单光源室;所述挡光盖板可拆式固定于暗室和反应室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由隔光盒、透明接虫管和挡光盖板组成;所述隔光盒由多个单光源室、多个暗室和一个反应室构成,所述单光源室与反应室之间通过暗室连通,且单光源室的光线通过暗室能传送到反应室中;所述接虫管由一个主管和多个支管组成,所述主管为带有一开口朝上的空心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主管连通;所述接虫管的主管、支管分别嵌入于隔光盒的反应室和暗室中,支管的另一端通向单光源室;所述挡光盖板可拆式固定于暗室和反应室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伸入单光源室内且另一端的端口有管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位于隔光盒的中央,所述单光源室呈放射状环绕分布于反应室的四周,所述暗室为直线通道;所述主管为竖直空心管,其中一端开口朝上,开口端面有能开启的管盖或封口膜,另一端封闭;所述支管为直条空心管呈放射状水平分布且与主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源室均匀分布在反应室的四周,多个支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相邻支管之间夹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昆虫趋光行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源室为四个,两两垂直分布反应室的上下左右位置,所述支管有四支,呈十字形状分布;所述单光源室与反应室均为方形,大小相同;所述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仲仁,徐瑞瑞,米娜,吴圣勇,王海鸿,王兆勇,王帅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