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95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根系原位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包括:微根窗根管,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第一端设于植物根系旁,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地面上方;套盖,套设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套盖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部适配连接,所述套盖设有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用于探测头连接杆的穿过,所述第二圆孔用于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圆孔相交。由前述构造,不仅能够实现对根系的遮光,对微根窗根管起到防水防潮作用,还能在使用过程中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方便检测工作的进行。

A moisture-proof and fixing device for root canal of micro root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根系原位检测
,尤其是指提供了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根系原位检测是通过预埋根管作为根窗,通过监测器扫描头扫描根窗周围植物根系分布,通过软件对获取到的根系图片进行分析,研究植物根系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状况,从而了解植物地下部分的生长,辅助研究植物根系与土壤,肥料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根管的埋设往往会在地上部分预留一段作为标记测量点,植物,名称,处理方式等信息所用。未检测时需要将地上部分进行遮光处理,为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植物根系。由于微根窗根管是提前预埋,在使用微根窗根管检测时存有积水问题,一旦电子原件的监测器,遇水后会损坏内部元件。检测时也需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因此,如何确保微根窗根管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还能在使用过程中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该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对根系的遮光,对微根窗根管起到防水防潮作用,还能在使用过程中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方便检测工作的进行。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包括:微根窗根管,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第一端设于植物根系旁,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地面上方;套盖,所述套盖套设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套盖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部适配连接,所述套盖设有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用于探测头连接杆的穿过,所述第二圆孔用于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圆孔相交。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套盖套设在微根窗根管上,且在套盖上设置两个圆孔,不仅能够实现对根系的遮光,对微根窗根管起到防水防潮作用,还能在使用过程中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方便检测工作的进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套盖远离所述微根窗根管的一端设有螺纹部,套盖帽与所述螺纹部适配拧接。本技术方案中,探测工作完成后,会取走探测头连接杆,此时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裸露在外部,为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植物根系及微根窗根管内进水,将套盖帽拧接在套盖上,可以将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密封,有效的防止阳光直接照射植物根系及微根窗根管内进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套盖帽的外圈设有防滑纹。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套盖帽的外圈设置防滑纹,可以方便套盖帽的拧接,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还包括塞子,所述塞子插设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塞子用于对所述微根窗根管密封防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塞子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塞子的上端直径大于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塞子的下端直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塞子为橡胶塞。本技术方案中,探测工作完成后,会取走探测头连接杆,通过套盖及套盖帽对微根窗根管进行封口,套盖及套盖帽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微根窗根管,但无法有效的防止空气的进入,在长期的日晒雨淋的情况下,由于微根窗根管一部分在底下,一部分在地面上,微根窗根管内外的温差极易产生冷凝水,从而影响后期检测的正常进行。通过用塞子对微根窗根管进行封口,可以实现微根窗根管的完全密封,套盖及套盖帽对微根窗根管进行二次封口,进一步增强了微根窗根管的密封性。同时,由于套盖及套盖帽套设在塞子上,从而避免塞子因为阳光暴晒而损坏的情况,对塞子进行了保护,延长了塞子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微根窗根管为透明结构,所述第二端设有黑色胶带或黑色塑料膜。本技术提供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根系的遮光,对微根窗根管起到防水防潮作用,还能在使用过程中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方便检测工作的进行。2.本技术中,通过用塞子对微根窗根管进行封口,可以实现微根窗根管的完全密封,套盖及套盖帽对微根窗根管进行二次封口,进一步增强了微根窗根管的密封性。同时,由于套盖及套盖帽套设在塞子上,从而避免塞子因为阳光暴晒而损坏的情况,对塞子进行了保护,延长了塞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二中套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三中塞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二中套盖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微根窗根管,11.第一端,12.第二端,2.套盖,21.第一圆孔,22.第二圆孔,23.螺纹部,24.套盖帽,3.塞子。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技术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包括:微根窗根管1,微根窗根管1的第一端11设于植物根系旁,微根窗根管1的第二端12延伸至地面上方;套盖2,套盖2套设在第二端12的端部,套盖2与第二端12的端部适配连接,套盖2设有第一圆孔21及第二圆孔22,第一圆孔21用于探测头连接杆的穿过,第二圆孔22用于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微根窗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定点直接观察和研究植物根系的方法,是活体根系监测,根系动态生长监测最主要的方法。其最大优点是在不干扰细根生长过程的前提下,能连续监测单个细根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也能记录细根乃至根毛和菌根的生长、生产和物候等特征,是估计生态系统地下C分配和N平衡研究的有效方法,结合所提供根系分析软件,能够将根系相关数据定量化,包括根的长度、面积、根尖数量、直径分布格局、死亡根及存活根数量等等。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监测土壤水分状况,从而研究根系所在区域内溶质运移及水分胁迫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广泛运用于苗木培养、作物生长模型研究、根系病理分析、昆虫行为生态等领域。微根窗利用微根管技术,由一个插入土壤中的微根窗根管、探测头、连接杆、I-CAP系统(由控制器和I-CAP采集器等集成安装于野外工作箱中)组成。将探测头伸入埋设在根系周围的微根窗根管内,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微根窗根管,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第一端设于植物根系旁,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地面上方;/n套盖,所述套盖套设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套盖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部适配连接,所述套盖设有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用于探测头连接杆的穿过,所述第二圆孔用于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圆孔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根窗根管,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第一端设于植物根系旁,所述微根窗根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地面上方;
套盖,所述套盖套设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套盖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部适配连接,所述套盖设有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用于探测头连接杆的穿过,所述第二圆孔用于对探测头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圆孔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盖远离所述微根窗根管的一端设有螺纹部,套盖帽与所述螺纹部适配拧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根窗根管防潮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国顾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