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91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包括左端盖、右端盖、排种盘、调节杆、顶种块和种勺,所述排种盘一侧设置有左端盖,所述排种盘另一侧设置有右端盖,所述排种盘外侧设置有种勺,所述种勺一端设置有顶种块,所述排种盘表面设置有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不等距宽窄行单穴双株品字摆放种植模式专门设计的新型排种器,播出的玉米种子一次播出2粒,株距不等且有规律的交错变化,达到合理密植的效果,结构简单,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播种的种子呈株距不等且有规律的交错变化,在不减少单株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亩株数,实现合理密植,有利于玉米的通风和采光,对提高玉米总产量有良好的效果。

A double row corn metering device with unequal plant sp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
本技术属于播种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
技术介绍
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精密播种机将更广泛地被应用于玉米、甜菜、棉花、豆类和某些蔬菜作物。排种器零件的制造精度将不断提高,并更多地采用可以在发生异常情况下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子监视装置。播种机种植的对象是作物的种子或制成丸粒状的包衣种子。它按播种方式可分为真空种子播种机撒播机、条播机和穴播机3类。50年代开始大量发展的各类型精密播种机,能精确控制播种量、穴距和播深。为保证行距一致,需在播种机上安装划行器。有的播种机还装有排种监测装置,自动监视播种进程和遇有故障发出信号,以便及时排除。对于任何一种播种机来说,排种器就是核心,它决定了播种机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性能,玉米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增大密度、密植增穗具有显著的决定性的增产效应而增大密度只有通过株、行距的变化来调节。玉米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和通风,现有的排种器播种的玉米是等株距,存在不利于种子成长或不能充分利用光照和通风的问题,不能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采用本技术,在不减少单株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亩株数,合理密植,实现增产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于任何一种播种机来说,排种器就是核心,它决定了播种机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性能,玉米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增大密度、密植增穗具有显著的决定性的增产效应而增大密度只有通过株、行距的变化来调节。玉米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和通风,现有的排种器播种的玉米是等株距,存在不利于种子成长或不能充分利用光照和通风的问题,不能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采用本技术,在不减少单株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亩株数,合理密植,实现增产增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包括左端盖、右端盖、排种盘、调节杆、顶种块和种勺,所述排种盘一侧设置有左端盖,所述排种盘另一侧设置有右端盖,所述排种盘外侧设置有种勺,所述种勺一端设置有顶种块,所述排种盘表面设置有调节杆。优选的,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大小相等。优选的,所述种勺共有四组,且每组共有两对。优选的,所述种勺每组之间角度为90度。优选的,所述种勺每对之间角度为20度。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与顶种块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是针对不等距宽窄行单穴双株品字摆放种植模式专门设计的新型排种器,播出的玉米种子一次播出2粒,株距不等且有规律的交错变化,达到合理密植的效果,结构简单,通过本技术播种的种子呈株距不等且有规律的交错变化,在不减少单株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亩株数,实现合理密植,有利于玉米的通风和采光,对提高玉米总产量有良好的效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侧视图;图中:1、左端盖;2、右端盖;3、排种盘;4、调节杆;5、顶种块;6、种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包括左端盖1、右端盖2、排种盘3、调节杆4、顶种块5和种勺6,排种盘3一侧设置有左端盖1,排种盘3另一侧设置有右端盖2,玉米种子通过料仓进入排种器后停留在左端盖1、右端盖2和排种盘3之间的空间的下部,排种盘3外侧设置有种勺6,种勺6一端设置有顶种块5,排种盘3表面设置有调节杆4,机具输入动力后带动排种盘3转动,种勺6舀起种子随排种盘3转动,转到一定角度,顶种块5移动配合种勺6将玉米种子夹住防止其脱落,种子转到排种器下部时,顶种块5松开,种子脱落,受重力掉出排种器,落入沟中。左端盖1与右端盖2大小相等,种勺6共有四组,且每组共有两对,种勺6每组之间角度为90度,种勺6每对之间角度为20度,种勺6分为4组,每组4个舀种勺分为2对,每组2对舀种勺之间角度20度,每组之间角度90度,均匀的分布在排种盘3的外圆,调节杆4与顶种块5活动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种勺6分为4组,每组4个舀种勺分为2对,每组2对舀种勺之间角度20度,每组之间角度90度,均匀的分布在排种盘3的外圆,玉米种子通过料仓进入排种器后停留在左端盖1、右端盖2和排种盘3之间的空间的下部,机具输入动力后带动排种盘3转动,种勺6舀起种子随排种盘3转动,转到一定角度,顶种块5移动配合种勺6将玉米种子夹住防止其脱落,种子转到排种器下部时,顶种块5松开,种子脱落,受重力掉出排种器,落入沟中。本技术是针对不等距宽窄行单穴双株品字摆放种植模式专门设计的新型排种器,播出的玉米种子一次播出2粒,株距不等且有规律的交错变化,达到合理密植的效果,结构简单,通过本技术播种的种子呈株距不等且有规律的交错变化,在不减少单株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亩株数,实现合理密植,有利于玉米的通风和采光,对提高玉米总产量有良好的效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包括左端盖(1)、右端盖(2)、排种盘(3)、调节杆(4)、顶种块(5)和种勺(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盘(3)一侧设置有左端盖(1),所述排种盘(3)另一侧设置有右端盖(2),所述排种盘(3)外侧设置有种勺(6),所述种勺(6)一端设置有顶种块(5),所述排种盘(3)表面设置有调节杆(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包括左端盖(1)、右端盖(2)、排种盘(3)、调节杆(4)、顶种块(5)和种勺(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盘(3)一侧设置有左端盖(1),所述排种盘(3)另一侧设置有右端盖(2),所述排种盘(3)外侧设置有种勺(6),所述种勺(6)一端设置有顶种块(5),所述排种盘(3)表面设置有调节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等株距双排玉米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1)与右端盖(2)大小相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汉胜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永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