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9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属于农田耕作机械技术领域,用于铧式犁的机架和后置式的合墒器之间,包括高度调整结构、拉杆组件和传动组件,机架后梁上的合墒器支座一连接高度调整结构的上部,高度调整结构的下部连接合墒器前侧面的合墒器支座二;拉杆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第一调节拉杆的两端连接在机架上的两个调节杆支撑架上,第二调节拉杆连接在后方的调节杆支撑架和顶架之间,顶架设置在合墒器的顶面上;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机架前梁上的传动器转接器另一端连接合墒器的变速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用于在铧式犁安装后置式合墒器,便于调整合墒器的高低和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
本技术涉及农田耕作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旋耕整地方式需要多次作业才能将地表秸秆进行较好的掩埋,同时普通旋耕刀对玉米根茬的破碎效果较差,整地作业繁琐费时费力。使用旋耕机耕整农田土地,这样生产效率低,耕深受到机械限制,作业深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以下部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目前华北一年两熟地区多用旋耕机进行耕整地作业,一般旋耕两次才能达到播前作业要求。存在拖拉机对土壤碾压次数多,消耗功率大,作业次数多等缺点。由于华北一年两熟地区耕前地表覆盖大量玉米秸秆和未处理根茬,旋耕机耕作后大量秸秆与土壤混合,秸秆没有被土壤很好覆盖,影响小麦出苗质量和产量。拖拉机用铧式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为全悬挂式铧式犁,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拖拉机上,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能够深耕深翻田地15~35厘米,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覆盖秸秆、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等作用。使用铧式犁翻耕田地时,往往需要使用合墒器对翻耕后的田地进行平整以便于播种。现有技术中的合墒器安装结构往往不能灵活的进行高低、角度的调整。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用于在铧式犁安装后置式合墒器,便于调整合墒器的高低和角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用于铧式犁的机架和后置式的合墒器之间,包括高度调整结构、拉杆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机架后梁上的合墒器支座一连接所述高度调整结构的上部,所述高度调整结构的下部连接所述合墒器前侧面的合墒器支座二;所述拉杆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所述第一调节拉杆的两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两个调节杆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调节拉杆连接在后方的所述调节杆支撑架和顶架之间,所述顶架设置在所述合墒器的顶面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机架前梁上的传动器转接器另一端连接所述合墒器的变速箱。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整结构包括手轮、上套筒、下螺纹套和螺杆,所述上套筒通过两侧的上套筒销轴铰接在所述合墒器支座一的销轴孔内,所述下螺纹套通过两侧的螺纹套销轴铰接在所述合墒器支座二的销轴孔内;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手轮,所述螺杆穿过所述上套筒后螺纹连接所述下螺纹套。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方颈部,所述方颈部的顶部设置有细螺杆,所述手轮的方孔套接在所述方颈部上,所述细螺杆螺纹连接有锁母,所述锁母锁紧所述手轮在所述螺杆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手轮的底面和所述上套筒的顶面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拉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调节拉杆,所述第三调节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后方的所述调节杆支撑架和所述机架后梁上的斜铰支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拉杆、第二调节拉杆和第三调节拉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左旋和右旋螺杆并螺纹连接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调节杆支撑架、顶架或者斜铰支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拉杆、第二调节拉杆和第三调节拉杆的中间杆体上均设置有扳手孔并配合拉杆扳手进行旋转调整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通过高度调整结构、拉杆组件和传动组件的设置,传动组件向合墒器输出合墒作业的动力;高度调整结构和拉杆组件牵引和定位合墒器,调整高度调整结构在合墒器支座一和合墒器支座二之间的长度,能够调整合墒器的机体高度和左右的水平度,同时,调整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的长度,能够调整合墒器的机体的摆动角度;通过在合墒器前侧面的两个调整高度调整结构和合墒器顶面的顶架三点连接定位合墒器。此外,通过螺杆结构连接的上套筒和下螺纹套,便于通过旋转所述手轮带动下螺纹套靠近或者远离上套筒,进而调整二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手轮的中间方孔套接在螺杆的顶部方颈部上,便于传递扭矩,而且通过所述锁母便于拆卸,进行保养维护工作;通过推力轴承的设置,便于在所述手轮带动螺杆旋转时,减少相对于上套筒转动的摩擦阻力,节省人力,提高调整效率。通过两个第三调节拉杆的设置,有利于稳定调节杆支撑架和第二调节拉杆,确保设备工作工程中,合墒器受到左右的冲击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通过调节拉杆两端均设置有左旋和右旋螺杆并螺纹连接连接头,能够对中间杆体进行旋转以调整长度;通过所述扳手孔的设置和拉杆扳手的配备,便于根据设备的实际工况,快速便捷的调整调节拉杆的长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整轮部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01、合墒器支座一;102、调节杆支撑架;103、传动轴转接器;2、合墒器;201、合墒器支座二;202、顶架;203、变速箱;3、调整轮;301、上套筒;301a、上套筒销轴;302、下螺纹套;302a、螺纹套销轴;303、螺杆;4、第一调节拉杆;5、第二调节拉杆;6、第三调节拉杆;7、传动轴;8、拉杆扳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用于在铧式犁安装后置式合墒器,便于调整合墒器的高低和角度。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附图,图1为本技术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整轮部位结构示意图。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用于铧式犁的机架1和后置式的合墒器2之间,包括高度调整结构3、拉杆组件和传动组件,机架1后梁上的两个合墒器支座一101分别连接一个高度调整结构3的上部,高度调整结构3的下部连接合墒器2前侧面的合墒器支座二201,高度调整结构3能够调整合墒器支座一101和合墒器支座二201之间的距离;拉杆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第一调节拉杆4和第二调节拉杆5,第一调节拉杆4的两端铰接连接在机架1上的两个调节杆支撑架102上,第二调节拉杆5铰接连接在后方的调节杆支撑架102和顶架202之间,顶架202为框架结构且设置在合墒器2的顶面中间位置;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7,传动轴7的一端连接机架1前梁上的传动器转接器103另一端连接合墒器2的变速箱203,传动轴7将拖拉机传动轴输出的扭矩和转速传递给变速箱203,变速箱203驱动合墒器2的工作元件旋转进行合墒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用于铧式犁的机架(1)和后置式的合墒器(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整结构(3)、拉杆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机架(1)后梁上的合墒器支座一(101)连接所述高度调整结构(3)的上部,所述高度调整结构(3)的下部连接所述合墒器(2)前侧面的合墒器支座二(201);所述拉杆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第一调节拉杆(4)和第二调节拉杆(5),所述第一调节拉杆(4)的两端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两个调节杆支撑架(102)上,所述第二调节拉杆(5)连接在后方的所述调节杆支撑架(102)和顶架(202)之间,所述顶架(202)设置在所述合墒器(2)的顶面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连接所述机架(1)前梁上的传动器转接器(103)另一端连接所述合墒器(2)的变速箱(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用于铧式犁的机架(1)和后置式的合墒器(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整结构(3)、拉杆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机架(1)后梁上的合墒器支座一(101)连接所述高度调整结构(3)的上部,所述高度调整结构(3)的下部连接所述合墒器(2)前侧面的合墒器支座二(201);所述拉杆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第一调节拉杆(4)和第二调节拉杆(5),所述第一调节拉杆(4)的两端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两个调节杆支撑架(102)上,所述第二调节拉杆(5)连接在后方的所述调节杆支撑架(102)和顶架(202)之间,所述顶架(202)设置在所述合墒器(2)的顶面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连接所述机架(1)前梁上的传动器转接器(103)另一端连接所述合墒器(2)的变速箱(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墒器安装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结构(3)包括手轮、上套筒(301)、下螺纹套(302)和螺杆(303),所述上套筒(301)通过两侧的上套筒销轴(301a)铰接在所述合墒器支座一(101)的销轴孔内,所述下螺纹套(302)通过两侧的螺纹套销轴(302a)铰接在所述合墒器支座二(201)的销轴孔内;所述螺杆(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手轮,所述螺杆(303)穿过所述上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谦石长海孙天宁陈浩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惠众汽车传动轴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