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分离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用激励法推动生活垃圾自源头处分类,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和增强,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应对垃圾围城的危机,我国已研究并试点实施垃圾分类政策,2011年上海市政府将全市1000个小区列入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上海市将垃圾分成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在半年的试点中也存在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部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积极不高以及指导和监督垃圾分类人员人数占用较多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分类垃圾装置,其包括分类处理箱,于分类处理箱顶面设置有可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接收投递垃圾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n用于垃圾运输车接收垃圾的地面系统(2);/n用于对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接收的垃圾进行自动分类并存储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以及,/n用于接收并运输分类后垃圾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n其中,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上方,所述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连接以实现对投递垃圾的接收、分类;所述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投递垃圾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
用于垃圾运输车接收垃圾的地面系统(2);
用于对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接收的垃圾进行自动分类并存储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以及,
用于接收并运输分类后垃圾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
其中,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上方,所述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连接以实现对投递垃圾的接收、分类;所述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包括垃圾箱箱体(11)、可触控显示屏(12)、垃圾投放口(13)、手机支付端(14)、防雨棚(15)和摄像头(16);所述垃圾投放口(13)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箱体(11)一侧的下部,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口(13)的上部,所述手机支付端(14)设置于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旁,所述摄像头(16)设置于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的上部,所述防雨棚(15)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箱体(11)的顶部以覆盖所述垃圾箱箱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系统(2)设置有垃圾转运口(21),地面垃圾盖(22)和垃圾运输车停放区(23),当垃圾运输车开入所述垃圾运输车停放区(23)后,所述地面垃圾盖(22)被旋转打开,垃圾箱从所述垃圾转运口(21)运出,垃圾回收完毕时所述地面垃圾盖(22)被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包括垃圾分类装置(31)、多个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多个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支撑杆(34)、底盘(35)、和多个闸口(310a,310b,310c,310d);多个所述闸口(310a,310b,310c,310d)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的侧部以将垃圾分配至对应的所述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中,所述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以将垃圾传送管道中的垃圾传送至对应的垃圾存储箱中;所述支撑杆(34)的一侧与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所述支撑杆(34)的另一侧与所述底盘(35)连接;多个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设置于所述底盘(3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还包括多个滑槽(38a,38b,38c,38d)、以及多个滑块(39a,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