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7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包括主体、药箱、喷药机构、若干飞行机构和若干凹口,凹口内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平移组件、移动块、支撑杆、铰接组件、气泵、气缸、气杆和垫块,喷药机构包括输送管、连通管、支撑管、转盘、第一马达、动力块、框架、往复组件、连接组件和两个喷头,该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通过喷药机构不断改变喷头的转速,使喷头喷出的农药落在不同的位置上,扩大了农药的喷洒范围,提高了植保效率,不仅如此,在进行植保作业时,支撑机构可收入凹口中,防止阻挡农药的传播,从而保证了农药的喷洒均匀,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An efficient UAV with uniform spraying for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一种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装备,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无人机通过搭载多类传感器,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是卫星遥感与传统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目前,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宽到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具体在电力、通信、气象、农业、海洋、勘探、摄影、防灾减灾、农作物估产、缉毒缉私、边境巡逻、治安反恐等领域应用甚广。在现有的植保无人机中,通过搭载药箱和喷头,在无人机飞行的时候进行农药喷洒,从而完成植保工作。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在进行植保工作时,由于喷头的喷洒范围有限,无人机需要来回飞行移动,才能将农药喷洒在整个农作物生长区,严重降低了农药的喷洒效率,即使部分无人机上可带动喷头移动,扩大喷洒范围,但是喷头的移动势必导致药管的延长,致使部分农药残留在药管内,造成农药的浪费,不仅如此,在喷洒农药过程中,部分药滴容易附着在无人机的支脚上,导致农作物喷洒不均匀,影响了农作物的成长,进而降低了现有的植保无人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包括主体、药箱、喷药机构、若干飞行机构和若干凹口,所述主体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所述飞行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主体的外周,所述凹口周向均匀分布在主体的下方,所述凹口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药箱固定在主体的上方,所述药箱上设有注液管,所述喷药机构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平移组件、移动块、支撑杆、铰接组件、气泵、气缸、气杆和垫块,所述平移组件位于气缸的上方,所平移组件与移动块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块通过支撑杆与气缸铰接,所述气缸与铰接组件连接,所述气泵固定在气缸上,所述气泵与气缸连通,所述气杆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垫块固定连接;所述喷药机构包括输送管、连通管、支撑管、转盘、第一马达、动力块、框架、往复组件、连接组件和两个喷头,所述连通管的顶端与药箱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套设在输送管的顶端,所述输送管的底端与支撑管的中心处连通,所述输送管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输送管内设有阀门,两个喷头分别位于支撑管的两侧,所述支撑管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输送管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固定在主体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马达与动力块传动连接,所述动力块的形状为圆锥形,所述转盘套设在输送管上,所述转盘抵靠在动力块上,所述框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框架位于输送管的远离动力块的一侧,所述转盘的远离动力块的一侧设置在框架的U形开口内,所述往复组件与驱动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和阀门均与PLC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内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二天线、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天线通过第七电容和第三电感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三电感并联,所述第四电感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四电阻、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四三极管和蜂鸣器,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四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十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蜂鸣器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在遥控发射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实现无线可靠发射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遥控电路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在遥控接收电路中,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组成倍压电路将第四电感应到的无线信号进行倍压整流,使得无线信号进行可靠的感应接收,提高了遥控电路的可靠性。作为优选,为了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二马达、支管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马达和支管分别固定在凹口的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马达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位于第二马达和支管之间,所述第二马达与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块套设在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移动块的与第二输出轴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二输出轴匹配的螺纹。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气缸的转动,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定轴、套环和连接杆,所述固定轴固定在凹口内,所述套环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套环通过连接杆与气缸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带动往复框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往复组件包括第三马达、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定位单元,所述第三马达固定在主体的下方,所述第三马达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三马达与第一连接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框架铰接,所述定位单元位于框架的远离转盘的一侧。作为优选,为了固定往复框的移动方向,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杆和定位环,所述定位杆固定在主体的下方,所述定位环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定位环与框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转盘的转动,所述框架的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开口相匹配,所述滚珠的球心位于开口内,所述滚珠抵靠在转盘上。作为优选,为了方便转盘在输送管上滑动且通过转盘带动输送管转动,所述转盘的内侧设有若干条形口,所述条形口周向均匀分布在转盘的内侧,所述输送管的外周设有若干凸出板,所述凸出板周向均匀分布在输送管的外周,所述凸出板的数量与条形口的数量相等,所述凸出板与条形口一一对应,所述凸出板位于条形口内。作为优选,为了辅助支撑输送管,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水平板和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分别位于连接环的两侧,所述连接环套设在输送管上,所述连接环通过支撑架固定在主体的下方,所述水平板位于连接环的上方,所述水平板固定在输送管上。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无人机的飞行功能,所述飞行机构包括侧杆、第四马达、第四输出轴和两个叶片,所述第四马达通过侧杆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马达与PLC电连接,两个叶片分别位于第四输出轴的两侧,所述第四马达通过第四输出轴与叶片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加强设备的续航能力,所述药箱的上方设有光伏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通过喷药机构不断改变喷头的转速,使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药箱(2)、喷药机构、若干飞行机构和若干凹口,所述主体(1)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所述飞行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外周,所述凹口周向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凹口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药箱(2)固定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药箱(2)上设有注液管,所述喷药机构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n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平移组件、移动块(3)、支撑杆(4)、铰接组件、气泵(5)、气缸(6)、气杆(7)和垫块(8),所述平移组件位于气缸(6)的上方,所平移组件与移动块(3)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块(3)通过支撑杆(4)与气缸(6)铰接,所述气缸(6)与铰接组件连接,所述气泵(5)固定在气缸(6)上,所述气泵(5)与气缸(6)连通,所述气杆(7)的一端设置在气缸(6)内,所述气杆(7)的另一端与垫块(8)固定连接;/n所述喷药机构包括输送管(9)、连通管(10)、支撑管(11)、转盘(12)、第一马达(13)、动力块(14)、框架(15)、往复组件、连接组件和两个喷头(16),所述连通管(10)的顶端与药箱(2)连通,所述连通管(10)的底端套设在输送管(9)的顶端,所述输送管(9)的底端与支撑管(11)的中心处连通,所述输送管(9)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输送管(9)内设有阀门,两个喷头(16)分别位于支撑管(11)的两侧,所述支撑管(11)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输送管(9)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13)固定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13)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3)与动力块(14)传动连接,所述动力块(14)的形状为圆锥形,所述转盘(12)套设在输送管(9)上,所述转盘(12)抵靠在动力块(14)上,所述框架(15)的形状为U形,所述框架(15)位于输送管(9)的远离动力块(14)的一侧,所述转盘(12)的远离动力块(14)的一侧设置在框架(15)的U形开口内,所述往复组件与驱动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3)和阀门均与PLC电连接;/n所述主体(1)内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二天线、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三三极管(VD3)、第一二极管(VT1)、第二二极管(VT2)、第三二极管(VD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天线通过第七电容(C7)和第三电感(L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三电感(L3)并联,所述第四电感(L4)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VT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基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VT1)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VD2)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四电阻(R4)、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四三极管(VD4)和蜂鸣器(BL),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与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四电阻(R4)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VD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五端通过第十电容(C10)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三端与第四三极管(VD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VD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VD4)的集电极通过蜂鸣器(BL)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的喷洒均匀的高效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药箱(2)、喷药机构、若干飞行机构和若干凹口,所述主体(1)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所述飞行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外周,所述凹口周向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凹口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药箱(2)固定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药箱(2)上设有注液管,所述喷药机构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平移组件、移动块(3)、支撑杆(4)、铰接组件、气泵(5)、气缸(6)、气杆(7)和垫块(8),所述平移组件位于气缸(6)的上方,所平移组件与移动块(3)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块(3)通过支撑杆(4)与气缸(6)铰接,所述气缸(6)与铰接组件连接,所述气泵(5)固定在气缸(6)上,所述气泵(5)与气缸(6)连通,所述气杆(7)的一端设置在气缸(6)内,所述气杆(7)的另一端与垫块(8)固定连接;
所述喷药机构包括输送管(9)、连通管(10)、支撑管(11)、转盘(12)、第一马达(13)、动力块(14)、框架(15)、往复组件、连接组件和两个喷头(16),所述连通管(10)的顶端与药箱(2)连通,所述连通管(10)的底端套设在输送管(9)的顶端,所述输送管(9)的底端与支撑管(11)的中心处连通,所述输送管(9)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输送管(9)内设有阀门,两个喷头(16)分别位于支撑管(11)的两侧,所述支撑管(11)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输送管(9)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13)固定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13)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3)与动力块(14)传动连接,所述动力块(14)的形状为圆锥形,所述转盘(12)套设在输送管(9)上,所述转盘(12)抵靠在动力块(14)上,所述框架(15)的形状为U形,所述框架(15)位于输送管(9)的远离动力块(14)的一侧,所述转盘(12)的远离动力块(14)的一侧设置在框架(15)的U形开口内,所述往复组件与驱动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3)和阀门均与PLC电连接;
所述主体(1)内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二天线、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三三极管(VD3)、第一二极管(VT1)、第二二极管(VT2)、第三二极管(VD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天线通过第七电容(C7)和第三电感(L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三电感(L3)并联,所述第四电感(L4)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VT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基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VT1)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VD2)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四电阻(R4)、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四三极管(VD4)和蜂鸣器(BL),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与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四电阻(R4)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VD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五端通过第十电容(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诗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耀电光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