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世鑫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85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包括安装于车辆两侧纵梁末端位置处的连接装置,以及装配在两侧连接装置之间的防撞梁,以及安装于所述防撞梁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那一侧安装有一吸能水箱;本产品安装于大型装载车辆的后部,用于碰撞吸能。

A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at the rear of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后部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后部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装载车辆的车斗高度较高,保证其通过性,同时也便于卸料,其底部的距离地面的高度同时也足够卡入一台小型的轿车,当轿车的车头扎入后,车辆的A柱会直接碰撞大型装载车辆的车斗,A柱的形变直接会挤压到驾驶舱,因此这种追尾状态下的后方驾驶员的死亡率十分的高。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安装于大型装载车辆的后部,用于碰撞吸能的车辆后部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于大型装载车辆的后部,用于碰撞吸能的车辆后部防撞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包括安装于车辆两侧纵梁末端位置处的连接装置,以及装配在两侧连接装置之间的防撞梁,以及安装于所述防撞梁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那一侧安装有一吸能水箱;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纵梁末端的U形卡件,所述U形卡件的上、下侧面处均旋入有螺丝,所述螺丝在旋入后抵住纵梁的侧面,所述卡件的内右端面距离纵梁的右端面14cm~20cm;在所述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辆两侧纵梁1末端位置处的连接装置2,以及装配在两侧连接装置2之间的防撞梁3,以及安装于所述防撞梁3远离所述连接装置2的那一侧安装有一吸能水箱4;/n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纵梁末端的U形卡件201,所述U形卡件201的上、下侧面处均旋入有螺丝202,所述螺丝202在旋入后抵住纵梁1的侧面,所述卡件201的内右端面距离纵梁1的右端面14cm~20cm;在所述卡件201的内右端面处加工有两根以上的导柱203,在所述导柱203上焊接有弹簧205,所述弹簧205压缩至极限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柱203的长度;在所述卡件201的前端面处纵向贯穿设置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辆两侧纵梁1末端位置处的连接装置2,以及装配在两侧连接装置2之间的防撞梁3,以及安装于所述防撞梁3远离所述连接装置2的那一侧安装有一吸能水箱4;
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纵梁末端的U形卡件201,所述U形卡件201的上、下侧面处均旋入有螺丝202,所述螺丝202在旋入后抵住纵梁1的侧面,所述卡件201的内右端面距离纵梁1的右端面14cm~20cm;在所述卡件201的内右端面处加工有两根以上的导柱203,在所述导柱203上焊接有弹簧205,所述弹簧205压缩至极限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柱203的长度;在所述卡件201的前端面处纵向贯穿设置有通孔206,在纵梁1的外部装配有U字形的连接件207,所述连接件207配合有双头螺栓208,所述双头螺栓208穿过所述通孔206;所述双头螺栓208收紧后与纵梁1之间产生预紧力,该预紧力小于螺丝202与纵梁1的预紧力;当连接件207受力向左侧移动后,由于其与纵梁1之间有预紧力,通过纵梁1吸收部分撞击力,该部分撞击力小于纵梁1的受力能力,避免造成纵梁1形变,然后在双头螺栓208的作用下带动U形卡件201,螺丝202的预紧力也小于纵梁1的受力能力,螺丝202滑脱后U行卡件201向左侧移动,通过弹簧205接触纵梁实现压缩吸能,直至弹簧205被压缩至极限;
所述防撞梁3与所述连接件207之间焊接固定;
所述吸能水箱4的上端具有充放水用的第一通孔401,在第一通孔401内旋入有盖子402;在所述吸能水箱4的右侧注塑形成有一凹陷的牌照凹槽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撞梁3的左侧位置处焊接有一机架板311,在所述机架板311上安装有水泵312,所述吸能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一隔板411,该隔板411的左侧为缓冲腔412,该隔板411的右侧为储水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鑫
申请(专利权)人:胡世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