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4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总成。包括主梁(1)、护杠(2)、吸能单元(3)及导向缓冲单元(4);护杠(2)的两端经吸能单元(3)与主梁(1)的两端固定相接;导向缓冲单元(4)的两端分别与主梁(1)及护杠(2)固定相接;吸能单元(3)包括位于主梁(1)的两端的柱状滑槽(101)、柱状套筒(102)及回复弹簧(103);所述回复弹簧(103)置于柱状套筒(102)与柱状滑槽(101)之间;所述柱状套筒(102)的外壁与柱状滑槽(101)的内壁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碰撞时缓冲效果理想,对车乘客保护力度大,发生碰撞后修复难度小。

Bump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险杠总成
本技术属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总成。
技术介绍
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总成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形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总成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目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总成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低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在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行人的作用。现有汽车保险杠总成对汽车碰撞时的缓冲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汽车内的乘客保护力度不够,一旦发生碰撞后,汽车保险杠总成的修复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汽车碰撞时缓冲效果理想,对车乘客保护力度大,发生碰撞后修复难度小的汽车保险杠总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保险杠总成包括主梁、护杠、吸能单元及导向缓冲单元;所述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护杠(2)、吸能单元(3)及导向缓冲单元(4);所述护杠(2)的两端经吸能单元(3)与主梁(1)的两端固定相接;所述导向缓冲单元(4)的两端分别与主梁(1)及护杠(2)固定相接;所述吸能单元(3)包括位于主梁(1)的两端的柱状滑槽(101)、柱状套筒(102)及回复弹簧(103);所述回复弹簧(103)置于柱状套筒(102)与柱状滑槽(101)之间;所述柱状套筒(102)的外壁与柱状滑槽(101)的内壁动配合;所述护杠(2)的外表面依次设有抗渗透底漆层(201)、抗老化面漆层(202)及罩光漆层(203);所述抗渗透底漆层(201)厚度为7~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护杠(2)、吸能单元(3)及导向缓冲单元(4);所述护杠(2)的两端经吸能单元(3)与主梁(1)的两端固定相接;所述导向缓冲单元(4)的两端分别与主梁(1)及护杠(2)固定相接;所述吸能单元(3)包括位于主梁(1)的两端的柱状滑槽(101)、柱状套筒(102)及回复弹簧(103);所述回复弹簧(103)置于柱状套筒(102)与柱状滑槽(101)之间;所述柱状套筒(102)的外壁与柱状滑槽(101)的内壁动配合;所述护杠(2)的外表面依次设有抗渗透底漆层(201)、抗老化面漆层(202)及罩光漆层(203);所述抗渗透底漆层(201)厚度为7~10μm;所述抗老化面漆层(202)厚度为36~38μm;所述罩光漆层(203)厚度为8~16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缓冲单元(4)包括第一缓冲缸(5)及第二缓冲缸(6);所述第一缓冲缸(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威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