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台C轴结构及五轴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783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台C轴结构及五轴加工装置,其中转台C轴结构包括:转台体;工作台,可转动的连接在转台体上,工作台上适于固定连接夹具;配油体结构,与转台体固定连接,其内设有与管接头连通的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管接头适于与连接流体源的管道连接;分液轴,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并可转动的设在配油体结构内,分液轴内设有既与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又与夹具的夹具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的轴内流体通道结构。该转台C轴结构在工作时,夹具无需再连接胶管也能实现夹具自身的功能,由于配油体结构固定不动,因此与管接头连接的管道也固定不动,能够避免管道缠绕现象,同时工作台回转的角度不会受到限制。

A c-axis structure of turntable and five axis mach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台C轴结构及五轴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轴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转台C轴结构及五轴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适合于批量化生产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数控机床产品逐渐增加,由于生产线上的机床要使用自动化夹具,因此相应机床的夹具安装部位要具备液压或气动的连接接口。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夹具上直接连接胶管作为液体或气体的通路,但是这样会造成工作台回转的角度受到限制,并且胶管暴漏在切屑及冷却液下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夹具安装在转台上需要连接胶管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无需连接胶管的转台C轴结构及五轴加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台C轴结构,包括:转台体;工作台,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转台体上,所述工作台上适于固定连接夹具;配油体结构,与所述转台体固定连接,其内设有与管接头连通的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所述管接头适于与连接流体源的管道连接;分液轴,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可转动的设在所述配油体结构内,所述分液轴内设有既与所述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又与所述夹具的夹具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的轴内流体通道结构。所述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包括配油体内气体通道、配油体内液体通道,所述配油体内气体通道与气体管接头连通,所述配油体内液体通道与液体管接头连通;所述轴内流体通道结构包括轴内气体通道、轴内液体通道,所述轴内气体通道与所述配油体内气体通道连通,所述轴内液体通道与所述配油体内液体通道连通;所述夹具内流体通道结构包括夹具内气体通道、夹具内液体通道,所述轴内气体通道与所述夹具内气体通道连通,所述轴内液体通道与所述夹具内液体通道连通。所述配油体内气体通道包括竖直的第一气体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上端且水平的第二气体通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靠近所述分液轴的一端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轴内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气体管接头连接。所述配油体内液体通道包括竖直的第一液体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上端且水平的第二液体通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液体通道靠近所述分液轴的一端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轴内液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液体管接头连接。所述配油体结构包括上配油体、与所述上配油体密封连接的下配油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下配油体内的下支段气体通道、设于所述上配油体内的上支段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下配油体内的下支段液体通道、设于所述上配油体内的上支段液体通道,所述下支段液体通道与所述上支段液体通道相通。所述下配油体的外周壁与所述转台体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分液轴与所述配油体结构之间通过回转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转台C轴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转台体之间的芯轴,所述芯轴环绕在所述配油体结构的外侧,所述芯轴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与所述转台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的下端还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轴承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芯轴同时固定连接。所述转台C轴结构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固定部、旋转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配油体结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与编码器连接盘固定连接,所述编码器连接盘与所述分液轴固定连接。所述分液轴的上端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工作台、所述分液轴固定连接。所述分液轴的上端还连接有过渡盘,所述过渡盘位于所述法兰盘的中心,且与所述夹具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盘内设有与所述轴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且与所述夹具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的过渡流体通道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五轴加工装置,包括所述的转台C轴结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台C轴结构,通过设置配油体结构和分液轴,在配油体结构内设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在分液轴内设轴内流体通道结构,该转台C轴结构在工作时,配油体结构固定不动,分液轴随工作台转动,管接头与流体源通过管道连接,为夹具提供流体,夹具无需再连接胶管也能实现夹具自身的功能,由于配油体结构固定不动,因此与管接头连接的管道也固定不动,能够避免管道缠绕现象,同时工作台回转的角度不会受到限制。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台C轴结构,流体通道结构分为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能够同时为夹具提供气体和液体,为夹具提供气体能够实现检测所加工工件与夹具之间的定位面是否完全接触,为夹具提供液体能够实现夹具的锁紧及放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台C轴结构,所述配油体内气体通道包括竖直的第一气体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上端且水平的第二气体通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靠近所述分液轴的一端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轴内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气体管接头连接,第一环形槽的设置能够保证分液轴在转动时,轴内气体通道能一直与配油体内气体通道连通。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台C轴结构,所述配油体内液体通道包括竖直的第一液体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上端且水平的第二液体通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液体通道靠近所述分液轴的一端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轴内液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液体管接头连接,第二环形槽的设置能够保证分液轴在转动时,轴内液体通道能够一直与配油体内液体通道连通。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台C轴结构,所述配油体结构包括上配油体、与所述上配油体密封连接的下配油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下配油体内的下支段气体通道、设于所述上配油体内的上支段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包括设于所述下配油体内的下支段液体通道、设于所述上配油体内的上支段液体通道,所述下支段液体通道与所述上支段液体通道相通,这样设置便于对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进行加工,同时利于对配油体结构加工用于安装回转密封圈的沟槽,降低了加工难度。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台C轴结构,所述下配油体的外周壁与所述转台体之间具有空隙,便于将下配油体与转台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台C轴结构,所述转台C轴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转台体之间的芯轴,所述芯轴环绕在所述配油体结构的外侧,所述芯轴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与所述转台体通过轴承连接,便于对该转台C轴结构的铸造加工及装配。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台C轴结构,所述轴承的下端还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轴承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芯轴同时固定连接,压板的设置能够提升轴承的刚性。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五轴加工装置,包括所述的转台C轴结构,该五轴加工装置安装夹具时无需连接胶管,工作台的回转角度不会受到限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台C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台体(24);/n工作台(15),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转台体(24)上,所述工作台(15)上适于固定连接夹具(13);/n配油体结构,与所述转台体(24)固定连接,其内设有与管接头连通的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所述管接头适于与连接流体源的管道连接;/n分液轴(5),与所述工作台(15)固定连接,并可转动的设在所述配油体结构内,所述分液轴(5)内设有既与所述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又与所述夹具(13)的夹具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的轴内流体通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台C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台体(24);
工作台(15),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转台体(24)上,所述工作台(15)上适于固定连接夹具(13);
配油体结构,与所述转台体(24)固定连接,其内设有与管接头连通的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所述管接头适于与连接流体源的管道连接;
分液轴(5),与所述工作台(15)固定连接,并可转动的设在所述配油体结构内,所述分液轴(5)内设有既与所述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又与所述夹具(13)的夹具内流体通道结构连通的轴内流体通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C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体内流体通道结构包括配油体内气体通道、配油体内液体通道,所述配油体内气体通道与气体管接头(25)连通,所述配油体内液体通道与液体管接头(26)连通;
所述轴内流体通道结构包括轴内气体通道、轴内液体通道,所述轴内气体通道与所述配油体内气体通道连通,所述轴内液体通道与所述配油体内液体通道连通;
所述夹具内流体通道结构包括夹具内气体通道(131)、夹具内液体通道(132),所述轴内气体通道与所述夹具内气体通道(131)连通,所述轴内液体通道与所述夹具内液体通道(13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台C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体内气体通道包括竖直的第一气体通道(100)、连接在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00)的上端且水平的第二气体通道(10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1)靠近所述分液轴(5)的一端的第一环形槽(102),所述第一环形槽(102)与所述轴内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00)的下端与所述气体管接头(2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台C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体内液体通道包括竖直的第一液体通道(200)、连接在所述第一液体通道(200)的上端且水平的第二液体通道(20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液体通道(201)靠近所述分液轴(5)的一端的第二环形槽(202),所述第二环形槽(202)与所述轴内液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液体通道(200)的下端与所述液体管接头(2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台C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体结构包括上配油体(21)、与所述上配油体(21)密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兴张博梁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