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砂铸造脱模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型砂铸造脱模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砂模铸造是应用广泛的铸造形式,就是用砂子制造铸模。砂模铸造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成品零件模型或木制模型,然后在模样周围填满砂子,开箱取出模样以后砂子形成铸模,之后通过浇注系统向铸模内浇注金属液体,待金属液体凝固后便可制得铸件。铸件成型后,需要将砂箱内的型砂倒出才能取出铸件,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方式翻转砂箱完成型砂的清除工作,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砂箱整体质量大,工作人员在翻转过程中消耗体力大,一旦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就会造成砂箱的晃动甚至掉落,导致铸件受到磕碰或工作人员被砸伤,工作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较差;(2)在砂箱翻转过程中,铸件旁的型砂不断掉落,失去包裹的铸件容易从砂箱内掉出,导致铸件表面形成划痕、缺口等刮伤痕迹,降低了铸件的成品质量,为修复刮伤还需要进行后续打磨抛光操作,增加了工作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砂铸造脱模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砂铸造脱模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翻转出料装置,该翻转出料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架(2)、出料机构(3)与收集箱(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翻转出料装置对进行脱模处理作业时的具体方法如下:/nS1、设备调整:根据砂箱的实际尺寸对翻转出料装置相应部位的尺寸做出适应性调节;/nS2、砂箱固定:通过人工方式将砂箱固定在出料机构(3)上;/nS3、往复翻转:通过出料机构(3)带动已开盖的砂箱进行往复翻转,直至型砂完全从砂箱中落入收集箱(4)内;/nS4、铸件取出:砂箱内的型砂清除干净后,通过人工方式将铸件从砂箱内取出;/nS5、铸件清理:通过人工方式对铸件表面粘附的型砂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砂铸造脱模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翻转出料装置,该翻转出料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架(2)、出料机构(3)与收集箱(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翻转出料装置对进行脱模处理作业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设备调整:根据砂箱的实际尺寸对翻转出料装置相应部位的尺寸做出适应性调节;
S2、砂箱固定:通过人工方式将砂箱固定在出料机构(3)上;
S3、往复翻转:通过出料机构(3)带动已开盖的砂箱进行往复翻转,直至型砂完全从砂箱中落入收集箱(4)内;
S4、铸件取出:砂箱内的型砂清除干净后,通过人工方式将铸件从砂箱内取出;
S5、铸件清理:通过人工方式对铸件表面粘附的型砂进行清理,保证铸件表面的光洁;
底板(1)上端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安装有出料机构(3),出料机构(3)下端布置有收集箱(4),收集箱(4)放置在底板(1)上;
所述出料机构(3)包括翻转电机(31)、翻转托架(32)、定位座(33)、定位杆(34)、竖板(35)、顶压块(36)与防护支链(37),翻转电机(3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支撑架(2)左端侧壁上,支撑架(2)左右侧壁上均通过轴承安装有翻转托架(32),且安装在支撑架(2)左侧的翻转托架(32)侧壁与翻转电机(31)输出轴相连接,翻转托架(32)为L型结构,翻转托架(32)上端安装有定位座(33),定位座(33)为上端开口的空心圆柱形结构,定位座(33)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定位杆(34),左右布置的翻转托架(32)之间安装有防护支链(37),支撑架(2)左右两侧顶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竖板(35),竖板(35)内侧安装有顶压块(36),顶压块(36)下端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结构;
所述防护支链(37)包括固定板(371)、限位杆(372)、连接螺杆(373)、转动板(374)、对接螺杆(375)、横向挡杆(376)、纵向挡杆(377)与挤压架(378),固定板(371)位置与翻转托架(32)位置一一对应,固定板(371)通过限位杆(372)安装翻转托架(32)上端,限位杆(372)与翻转托架(32)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接,且固定板(371)中部与翻转托架(32)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杆(373);
固定板(371)侧壁上从前往后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板(371)内侧通过铰链安装有转动板(374),左右相对布置的转动板(374)之间通过对接螺杆(375)相连接,转动板(374)上开设有方形开口,方形开口内从左往右均匀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