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铝合金用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铝合金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铝合金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在铝合金上进行打孔。在现有技术中,多是通过人工利用钻孔机来进行孔的加工,这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对于工人的劳动负荷强度较大。虽然现有技术中具备了一些对铝合金进行冲孔的装置,但是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铝合金用打孔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进行旋转式的打孔作业,不仅能提高孔加工的效率,还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铝合金用打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转台、驱动电机、固定套装在支撑底座下端外侧的环形支撑板、冲压液压缸和冲压滑块;所述支撑底座上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容纳腔,并于容纳腔的中心开设有容纳凹槽;所述转台可转动地设置有容纳腔中,转台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下凹槽,下凹槽的内侧固定套装有内齿圈;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容纳凹槽中,其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设置于内齿圈中且与内齿圈啮合;所述转台上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梁,第一竖梁的上端与横梁的一端垂直地固定连接,横梁的另一端延伸到支撑底座的外缘外侧,且下部垂直地与第二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梁的下端与竖直的导向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导向套筒的下端开口;所述冲压液压缸设置在导向套筒中,冲压液压缸的缸筒与导向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冲压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与滑动地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铝合金用打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台、驱动电机、固定套装在支撑底座下端外侧的环形支撑板、冲压液压缸和冲压滑块;/n所述支撑底座上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容纳腔,并于容纳腔的中心开设有容纳凹槽;所述转台可转动地设置有容纳腔中,转台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下凹槽,下凹槽的内侧固定套装有内齿圈;/n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容纳凹槽中,其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设置于内齿圈中且与内齿圈啮合;/n所述转台上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梁,第一竖梁的上端与横梁的一端垂直地固定连接,横梁的另一端延伸到支撑底座的外缘外侧,且下部垂直地与第二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梁的下端与竖直的导向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导向套筒的下端开口;/n所述冲压液压缸设置在导向套筒中,冲压液压缸的缸筒与导向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冲压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与滑动地设置在导向套筒内部下方的冲压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冲压滑块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有冲头座,冲头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头;/n所述环形支撑板的上对应冲头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容纳孔,多个容纳孔同心圆形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铝合金用打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台、驱动电机、固定套装在支撑底座下端外侧的环形支撑板、冲压液压缸和冲压滑块;
所述支撑底座上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容纳腔,并于容纳腔的中心开设有容纳凹槽;所述转台可转动地设置有容纳腔中,转台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下凹槽,下凹槽的内侧固定套装有内齿圈;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容纳凹槽中,其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设置于内齿圈中且与内齿圈啮合;
所述转台上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梁,第一竖梁的上端与横梁的一端垂直地固定连接,横梁的另一端延伸到支撑底座的外缘外侧,且下部垂直地与第二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梁的下端与竖直的导向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导向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七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