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连接工厂废气管路的总进气管连接内部设有氨气净化剂的第一氨气吸收塔和第二氨气吸收塔,第一氨气吸收塔和第二氨气吸收塔连接催化燃烧塔,催化燃烧塔的总出气管连接换热器,总出气管连接两路回气管和回路出气管,回气管和回路出气管分别连接两个氨气吸收塔内的通气管两端,氨气吸收塔设有换气阀,含氨废气先通过氨气吸收塔由净化剂中的酸性吸附剂组分将氨气吸附储存,净化后的气体经补充空气后再通过催化燃烧塔催化燃烧,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回收利用,氨气净化剂和吸附剂可以再生,两个氨气吸收塔交替使用,构成一个不间断的含氨气可燃废气的处理系统,从而可以处理大量的工厂废气,工艺简单、成本低。
A waste gas treatment system with ammon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厂废气处理
技术介绍
各类生产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大量工业废气如果未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必然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工业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长期低浓度或短期高浓度接触可造成人体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目前,许多企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并且通常还伴有刺鼻的恶臭气昧,其中就包括了氨气。氨气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水溶液呈碱性,水溶液PH值为11.1。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口因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剌激症状。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氢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渍痛等症状。现有的氨气处理装置通常采用回收或燃烧的方式,但是,通常回收氨气需要复杂的设备、高昂的成本且回收率不佳、处理效率较低,燃烧生成的NOx浓度不可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氨气的处理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1)通过吸收塔内的水对NH3进行吸收形成氨水,如公开号为108283865A的中国专利-氨气处理装置,该种方法氨气吸收率低,氨水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种方法只适用于少量氨气的吸收处理,对于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气的处理不适用。(2)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如公开号为207254055U的中国专利--一种氨气处理设备,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网的过滤,该种方法氨气吸收率低,不能充分吸收氨气,并且该种方法只适用于少量氨气的吸收处理,对于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气的处理不适用。(3)、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如公开号为205435421U的中国专利--氨气处理装置,采用硫酸洗涤塔、次氯酸铀氧化塔及喷淋洗涤塔相互结合的形式,工艺复杂。(4)、采用NH3还原的方法,如公开号为205868007U的中国专利-一种大容量氨气处理装置,采用现燃烧将氨气转化成氮氧化物,然后通过用NH3还原NOx气体形成N2,无二次污染,但该种方法由于不易控制NH3的用量导致NH3逃逸,从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氨气处理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连接工厂废气管路的总进气管500连接内部设有氨气净化剂101的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第一氨气吸收塔100通过第一出气管502连接内部设有催化燃烧催化剂301的催化燃烧塔300,催化燃烧塔300的总出气管601连接换热器400,总出气管601连接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分别连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内的第一通气管102两端,第一氨气吸收塔100设有换气阀705;含氨废气经总进气管500进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由氨气净化剂101将氨气吸附储存,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一出气管502进入催化燃烧塔与催化燃烧催化剂301接触进行催化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经催化燃烧塔总出气管601进入换热器400进行热量回收利用,在第一吸收塔100吸收氨气饱和后,关闭第一进气管501和第一出气管502,接通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催化燃烧后的高温气体的一部分流通第一通气管102对第一氨气吸收塔加热,使净化剂中吸附的氨气脱附并与净化剂中氧化物组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同时完成净化剂中酸性吸附剂组分再生,然后打开第一氨气吸收塔换气阀705,使空气进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将被氨气还原后的净化剂中的氧化物组分再次氧化再生,完毕后关闭第一氨气吸收塔换气阀705,关闭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完成第一氨气吸收塔再生。所述总进气管500通过第一进气管501和第二进气管503分别连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和第二氨气吸收塔200,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的第一出气管502和第二氨气吸收塔200的第二出气管504连接催化燃烧塔300的进气管600,催化燃烧塔300的总出气管601连接第一回气管603、第一回路出气管602、第二回气管605和第二回路出气管604,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分别连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内的第一通气管102两端,第二回气管605和第二回路出气管604分别连接第二氨气吸收塔200的第二通气管202两端;第一进气管501上设有第一进气管开关阀701,第一出气管502上设有第一出气管开关阀702,第一回气管603上设有第一回气管开关阀801,第一回路出气管602上设有第一回路出气管开关阀802;第二进气管503上设有第二进气管开关阀703,第二出气管504上设有第二出气管开关阀704,第二回气管605上设有第二回气管开关阀804,第二回路出气管604上设有第二回路出气管开关阀803,第一氨气吸收塔100设有换气阀705,第二氨气吸收塔200设有换气阀706;含氨废气经总进气管500再通过第一进气管501进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由氨气净化剂将氨气吸附储存,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一出气管502连接催化燃烧塔300的总进气管600进入催化燃烧塔与催化燃烧催化剂301接触,进行催化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经催化燃烧塔总出气管601进入换热器400进行热量回收利用,在第一吸收塔100吸收氨气饱和后,关闭其与含氨废气的连通阀701和702,第一吸收塔再生;同时打开第二氨气吸收塔200连通阀703和704,使含氨气可燃废气流经第二氨气吸收塔200和催化燃烧塔300,实现氨气吸收和可燃气体催化燃烧持续进行,第二氨气吸收塔200第一氨气吸收塔100交替进行氨气吸收和再生。所述第一回气管603连接第一风机901,第二回气管605连接第二风机902,催化燃烧塔总进气管连接风机903。所述氨气净化剂为氨气吸附剂和氨气氧化剂的复配物,氨气吸附剂为硫酸或磷酸浸泡过的氧化铝、氧化硅、高岭土或活性炭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氨气氧化剂为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钴和氧化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催化燃烧催化剂为贵金属铂和/或钯的负载型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氨气先通过设有酸性氨气吸附剂和氨气氧化剂的氨气吸收塔进行吸附,废气中的可燃气体通过催化燃烧塔进行催化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回收利用,高温气体的一部分间歇性的流通对吸附氨气饱和后的氨气吸收塔加热,使净化剂中吸附的氨气脱附并与净化剂中氧化物组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同时完成净化剂中酸性吸附剂组分再生,恢复吸附氨气的能力,整个系统为循环系统,从而可以处理大量的工厂废气,工艺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的原理图。图中:100、第一氨气吸收塔,101、氨气吸附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端连接工厂废气管路的总进气管(500)的另一端连接内部设有氨气净化剂(101)的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第一氨气吸收塔(100)通过第一出气管(502)连接内部设有催化燃烧催化剂(301)的催化燃烧塔(300),催化燃烧塔(300)的总出气管(601)连接换热器(400),总出气管(601)连接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分别连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内的第一通气管(102)两端,第一氨气吸收塔(100)设有换气阀(705);/n含氨废气经总进气管(500)进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由氨气净化剂(101)将氨气吸附储存,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一出气管(502)进入催化燃烧塔与催化燃烧催化剂(301)接触进行催化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经催化燃烧塔总出气管(601)进入换热器(400)进行热量回收利用,在第一吸收塔(100)吸收氨气饱和后,关闭第一进气管(501)和第一出气管(502),接通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催化燃烧后的高温气体的一部分流通第一通气管(102)对第一氨气吸收塔加热,使净化剂中吸附的氨气脱附并与净化剂中氧化物组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同时完成净化剂中酸性吸附剂组分再生,然后打开第一氨气吸收塔换气阀(705),使空气进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将被氨气还原后的净化剂中的氧化物组分再次氧化再生,完毕后关闭第一氨气吸收塔换气阀(705),关闭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完成第一氨气吸收塔再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端连接工厂废气管路的总进气管(500)的另一端连接内部设有氨气净化剂(101)的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第一氨气吸收塔(100)通过第一出气管(502)连接内部设有催化燃烧催化剂(301)的催化燃烧塔(300),催化燃烧塔(300)的总出气管(601)连接换热器(400),总出气管(601)连接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分别连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内的第一通气管(102)两端,第一氨气吸收塔(100)设有换气阀(705);
含氨废气经总进气管(500)进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由氨气净化剂(101)将氨气吸附储存,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一出气管(502)进入催化燃烧塔与催化燃烧催化剂(301)接触进行催化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经催化燃烧塔总出气管(601)进入换热器(400)进行热量回收利用,在第一吸收塔(100)吸收氨气饱和后,关闭第一进气管(501)和第一出气管(502),接通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催化燃烧后的高温气体的一部分流通第一通气管(102)对第一氨气吸收塔加热,使净化剂中吸附的氨气脱附并与净化剂中氧化物组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同时完成净化剂中酸性吸附剂组分再生,然后打开第一氨气吸收塔换气阀(705),使空气进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将被氨气还原后的净化剂中的氧化物组分再次氧化再生,完毕后关闭第一氨气吸收塔换气阀(705),关闭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完成第一氨气吸收塔再生。
2.一种含氨气的工厂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端连接工厂废气管路的总进气管(50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气管(501)和第二进气管(503)分别连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和第二氨气吸收塔(200),第一氨气吸收塔(100)的第一出气管(502)和第二氨气吸收塔(200)的第二出气管(504)连接催化燃烧塔(300)的进气管(600),催化燃烧塔(300)的总出气管(601)连接第一回气管(603)、第一回路出气管(602)、第二回气管(605)和第二回路出气管(604),第一回气管(603)和第一回路出气管(602)分别连接第一氨气吸收塔(100)内的第一通气管(102)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臻,张景才,陈志强,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