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68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包括釜体,釜体一侧下部设有进气管,釜体顶部设有排气管,釜体的内上部并列设置有多个分流增压管,相邻的分流增压管之间相互连通并形成S形通路,最上层的分流增压管的末端顶部通过连接管连接至排气管,最下层的分流增压管的前端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分流增压管的一端固定在釜体内壁上,分流增压管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釜体内下部正对进气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汽水分离条一,釜体底部一侧设有排污检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占用体积小,在尾气系统或者医院负压站房的进气管路/排气管路中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灭菌、灭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保证排出气体的无菌无病毒,保证了大气的纯净。

Tail gas sterilizer of electrothermal medical negative pressur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
技术介绍
医院手术室或负压站房在做手术或病人的吸血、吸痰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细菌,由医院负压站房抽吸后,尾气直接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甚至病毒二次传播的危害,需要进行灭菌后排放。现有的灭菌设施一般有臭氧、光氧灭菌、紫外线灭菌、射线灭菌等,上述灭菌设施都存在缺点,对环境和使用过程及灭菌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使用效率和灭菌效果不稳定,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定期经常性的清洁保养工作,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灭菌效果好,制作成本低,占用体积小,能耗低,、无需定期清洗、清洁,效果稳定的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包括釜体,釜体一侧下部设有进气管,釜体顶部设有排气管,釜体的内上部并列设置有多个分流增压管,相邻的分流增压管之间相互连通并形成S形通路,最上层的分流增压管的末端顶部通过连接管连接至排气管,最下层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在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釜体(1)一侧下部设有进气管(2),釜体(1)顶部设有排气管(3),釜体(1)的内上部并列设置有多个分流增压管(4),相邻的分流增压管(4)之间相互连通并形成S形通路,最上层的分流增压管(4)的末端顶部通过连接管(5)连接至排气管(3),最下层的分流增压管(4)的前端底部设置有进气口(6),分流增压管(4)的一端固定在釜体(1)内壁上,分流增压管(4)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7),釜体(1)内下部正对进气管(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汽水分离条一(8),釜体(1)底部一侧设有排污检查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在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釜体(1)一侧下部设有进气管(2),釜体(1)顶部设有排气管(3),釜体(1)的内上部并列设置有多个分流增压管(4),相邻的分流增压管(4)之间相互连通并形成S形通路,最上层的分流增压管(4)的末端顶部通过连接管(5)连接至排气管(3),最下层的分流增压管(4)的前端底部设置有进气口(6),分流增压管(4)的一端固定在釜体(1)内壁上,分流增压管(4)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7),釜体(1)内下部正对进气管(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汽水分离条一(8),釜体(1)底部一侧设有排污检查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1)的内上部并列设置有2-6个分流增压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医用负压站尾气灭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装置(7)采用U形设置的加热棒或加热管。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吉海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博山开发区钧泽真空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