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出风口、清洗机构、水箱和干燥机构,出风口内设有蒸发装置、滤芯和风机,清洗机构包括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刮除单元包括第一马达、丝杠、螺母和移动板,喷出单元包括第二马达、转动板、固定绳、滑块和喷嘴,干燥机构包括循环盒、冷凝箱、加热单元、两个除湿盒和两个伸缩单元,加热单元包括第三马达、加热箱、若干加热管和若干扇叶,该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通过清洗机构,该空调扇能够将滤芯上的灰尘刮除,防止灰尘堵塞滤芯上的通孔,提高了该空调扇的进风能力,不仅如此,通过干燥机构,该空调扇能够对湿润空气进行适当干燥,防止室内的空气湿度过大而影响人们的舒适度。
An air conditioning fan with dehumidific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
技术介绍
空调扇是一种电扇加空调模式的家用电器,兼具送风、制冷、加湿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水为介质,可送出低于室温的冷风,也可送出温暖湿润的风。人们感觉舒适的环境相对湿度应在40~60%左右,当相对湿度过大,如在90%以上,即使温度在舒适范围内,人的感觉仍然不佳,而现有的空调扇一般只具有加湿功能,而不具有干燥功能,导致现有的空调扇长时间使用后室内的空气的空气湿度较大,造成人们的舒适感降低,不仅如此,现有的空调扇的进气管的滤芯上会堆积大量灰尘,影响现有的空调扇的进风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出风口、清洗机构、水箱和干燥机构,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内的顶部,所述干燥机构和水箱均设置在壳体内的底部,所述出风口内设有蒸发装置、滤芯和风机;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所述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分别设置在滤芯的两侧;所述刮除单元包括第一马达、丝杠、螺母和移动板,所述第一马达竖向设置在出风口的上方,所述丝杠竖向设置在出风口内,所述第一马达与丝杠传动连接,所述螺母套设在丝杠上,所述螺母与丝杠匹配,所述移动板固定在螺母的靠近滤芯的一侧,所述移动板与滤芯抵靠;所述喷出单元包括第二马达、转动板、固定绳、滑块和喷嘴,所述第二马达水平设置在出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二马达与转动板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绳的一端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喷嘴固定在滑块的靠近滤芯的一侧;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循环盒、冷凝箱、加热单元、两个除湿盒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冷凝箱和加热单元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两侧,所述循环盒设置在冷凝箱与加热单元之间,所述循环盒的一端与加热单元连接,所述循环盒的另一端与冷凝箱连通,所述冷凝箱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冷凝箱与水箱连通,两个除湿盒中,其中一个除湿盒设置在出风口内,另一个除湿盒设置在循环盒内,所述伸缩单元与除湿盒一一对应,所述除湿盒内充满干燥剂,所述冷凝箱内设有冷凝装置;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三马达、加热箱、若干加热管和若干扇叶,所述加热箱竖向设置,所述第三马达设置在加热箱的下方,各扇叶均设置在加热箱内,各扇叶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三马达的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三马达与扇叶传动连接,各加热管从上至下依次均匀分布在加热箱内,所述加热箱的底端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加热箱的顶端与循环盒连通;稳压电路包括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电感、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BD9677G,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且通过第十电阻分别与电感和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分别与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五电容与第十二电阻并联,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基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电感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电阻和电感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电阻和电感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增强清洗效果,所述移动板的靠近滤芯的一侧设有毛刷。作为优选,为了使得固定绳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所述固定绳为尼龙绳。作为优选,为了增强清洗效果,所述喷嘴为高压喷嘴。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滑块倾斜,所述出风口内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杆穿过滑块。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除湿盒的升降,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气泵、密封桶和气杆,所述气泵与密封桶连通,所述密封桶竖向设置,所述气杆的一端设置在密封桶内,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除湿盒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使得第一马达、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能够长时间精确稳定工作,所述第一马达、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均为伺服马达。作为优选,为了增强加热效果,所述加热管为红外线加热管。作为优选,为了增强干燥效果,所述干燥剂为活性炭干燥剂。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出风口,所述加热箱的与壳体的外部的连通处设有防尘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通过清洗机构,该空调扇能够将滤芯上的灰尘刮除,防止灰尘堵塞滤芯上的通孔,提高了该空调扇的进风能力,与现有的清洗机构相比,该清洗机构能够将滤芯内部的灰尘吹出,增强了清洗效果,不仅如此,通过干燥机构,该空调扇能够对湿润空气进行适当干燥,防止室内的空气湿度过大而影响人们的舒适度,与现有的干燥机构相比,该干燥机构能够实现除湿盒的再生,用仓库防盗的报警电路中,在供电电路中,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BD9677G,以第二集成电路U2为主组成了开关电源电路,提高了电源输出的效率,第二集成电路U2对输出电压进行采集反馈,实现了输出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该电路的稳定;不仅如此,预警电路3中,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UM3561,能发出救火车警笛声、警声和救护车警笛声,可供用户自己选择需要的预警声,从而提高了该电路的灵活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的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的伸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的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壳体,2.出风口,3.风机,4.水箱,5.循环盒,6.冷凝箱,7.第一马达,8.丝杠,9.螺母,10.移动板,11.滤芯,12.第二马达,13.转动板,14.固定绳,15.滑块,16.喷嘴,17.导向杆,18.气泵,19.密封桶,20.气杆,21.除湿盒,22.第三马达,23.扇叶,24.加热箱,25.加热管,26.防尘网,27.蒸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出风口2、清洗机构、水箱4和干燥机构,所述出风口2设置在壳体1内的顶部,所述干燥机构和水箱4均设置在壳体1内的底部,所述出风口2内设有蒸发装置27、滤芯11和风机3;如图2所示,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所述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分别设置在滤芯11的两侧;所述刮除单元包括第一马达7、丝杠8、螺母9和移动板10,所述第一马达7竖向设置在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出风口(2)、清洗机构、水箱(4)和干燥机构,所述出风口(2)设置在壳体(1)内的顶部,所述干燥机构和水箱(4)均设置在壳体(1)内的底部,所述出风口(2)内设有蒸发装置(27)、滤芯(11)和风机(3);/n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所述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分别设置在滤芯(11)的两侧;/n所述刮除单元包括第一马达(7)、丝杠(8)、螺母(9)和移动板(10),所述第一马达(7)竖向设置在出风口(2)的上方,所述丝杠(8)竖向设置在出风口(2)内,所述第一马达(7)与丝杠(8)传动连接,所述螺母(9)套设在丝杠(8)上,所述螺母(9)与丝杠(8)匹配,所述移动板(10)固定在螺母(9)的靠近滤芯(11)的一侧,所述移动板(10)与滤芯(11)抵靠;/n所述喷出单元包括第二马达(12)、转动板(13)、固定绳(14)、滑块(15)和喷嘴(16),所述第二马达(12)水平设置在出风口(2)的上方,所述第二马达(12)与转动板(13)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绳(14)的一端设置在转动板(13)上,所述固定绳(14)的另一端与滑块(15)固定连接,所述喷嘴(16)固定在滑块(15)的靠近滤芯(11)的一侧;/n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循环盒(5)、冷凝箱(6)、加热单元、两个除湿盒(21)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冷凝箱(6)和加热单元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的两侧,所述循环盒(5)设置在冷凝箱(6)与加热单元之间,所述循环盒(5)的一端与加热单元连接,所述循环盒(5)的另一端与冷凝箱(6)连通,所述冷凝箱(6)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所述冷凝箱(6)与水箱(4)连通,两个除湿盒(21)中,其中一个除湿盒(21)设置在出风口(2)内,另一个除湿盒(21)设置在循环盒(5)内,所述伸缩单元与除湿盒(21)一一对应,所述除湿盒(21)内充满干燥剂,所述冷凝箱(6)内设有冷凝装置;/n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三马达(22)、加热箱(24)、若干加热管(25)和若干扇叶(23),所述加热箱(24)竖向设置,所述第三马达(22)设置在加热箱(24)的下方,各扇叶(23)均设置在加热箱(24)内,各扇叶(23)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三马达(22)的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三马达(22)与扇叶(23)传动连接,各加热管(25)从上至下依次均匀分布在加热箱(24)内,所述加热箱(24)的底端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所述加热箱(24)的顶端与循环盒(5)连通;/n稳压电路包括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电感、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BD9677G,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且通过第十电阻分别与电感和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分别与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五电容与第十二电阻并联,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基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电感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电阻和电感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电阻和电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出风口(2)、清洗机构、水箱(4)和干燥机构,所述出风口(2)设置在壳体(1)内的顶部,所述干燥机构和水箱(4)均设置在壳体(1)内的底部,所述出风口(2)内设有蒸发装置(27)、滤芯(11)和风机(3);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所述喷出单元和刮除单元分别设置在滤芯(11)的两侧;
所述刮除单元包括第一马达(7)、丝杠(8)、螺母(9)和移动板(10),所述第一马达(7)竖向设置在出风口(2)的上方,所述丝杠(8)竖向设置在出风口(2)内,所述第一马达(7)与丝杠(8)传动连接,所述螺母(9)套设在丝杠(8)上,所述螺母(9)与丝杠(8)匹配,所述移动板(10)固定在螺母(9)的靠近滤芯(11)的一侧,所述移动板(10)与滤芯(11)抵靠;
所述喷出单元包括第二马达(12)、转动板(13)、固定绳(14)、滑块(15)和喷嘴(16),所述第二马达(12)水平设置在出风口(2)的上方,所述第二马达(12)与转动板(13)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绳(14)的一端设置在转动板(13)上,所述固定绳(14)的另一端与滑块(15)固定连接,所述喷嘴(16)固定在滑块(15)的靠近滤芯(11)的一侧;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循环盒(5)、冷凝箱(6)、加热单元、两个除湿盒(21)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冷凝箱(6)和加热单元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的两侧,所述循环盒(5)设置在冷凝箱(6)与加热单元之间,所述循环盒(5)的一端与加热单元连接,所述循环盒(5)的另一端与冷凝箱(6)连通,所述冷凝箱(6)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所述冷凝箱(6)与水箱(4)连通,两个除湿盒(21)中,其中一个除湿盒(21)设置在出风口(2)内,另一个除湿盒(21)设置在循环盒(5)内,所述伸缩单元与除湿盒(21)一一对应,所述除湿盒(21)内充满干燥剂,所述冷凝箱(6)内设有冷凝装置;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三马达(22)、加热箱(24)、若干加热管(25)和若干扇叶(23),所述加热箱(24)竖向设置,所述第三马达(22)设置在加热箱(24)的下方,各扇叶(23)均设置在加热箱(24)内,各扇叶(23)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三马达(22)的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三马达(22)与扇叶(23)传动连接,各加热管(25)从上至下依次均匀分布在加热箱(24)内,所述加热箱(24)的底端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所述加热箱(24)的顶端与循环盒(5)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元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耀顺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