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66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和至少一个旁通管,引流管和旁通管均设有患者侧端部和泵侧端部,引流管和旁通管的患者侧端部布置在共同的患者侧附接部分中,以及引流管的泵侧端部和旁通管设置在共同的泵侧连接部分中,泵侧连接部分设计成插入相关的抽吸装置中,其中引流管的端部与旁通管的端部分开延伸,患者侧端部包括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所述泵侧端部分别与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医用引流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医用手术后伤口引流的目的。

A kind of medical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引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引流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引流管用于在医疗领域中吸入体液和液体,例如在外科手术期间或之后,以及在伤口引流,胸腔引流或吸脂术中。这些引流管通常连接有抽吸泵,但现有的引流管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实际的卫生及使用要求。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医用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医用引流管。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和至少一个旁通管,引流管和旁通管均设有患者侧端部和泵侧端部,引流管和旁通管的患者侧端部布置在共同的患者侧附接部分中,以及引流管的泵侧端部和旁通管设置在共同的泵侧连接部分中,泵侧连接部分设计成插入相关的抽吸装置中,其中引流管的端部与旁通管的端部分开延伸,患者侧端部包括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所述泵侧端部分别与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相适配,所述引流管外侧壁设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上设有光触媒层,所述抗氧化层的材料为具有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涂层材料,所述光触媒层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所述抗氧化层与光触媒层的厚度比为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和旁通管为两个单独的单腔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通道上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引流管的泵侧端部的排水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患者侧端部、引流管和旁通管通过连接通道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和旁通管的材质为硅树脂或PVC。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氧化层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10纳米。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医用引流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医用手术后伤口引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医用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1一种医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0和至少一个旁通管11,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均设有患者侧端部3和泵侧端部2,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的患者侧端部3布置在共同的患者侧附接部分中,以及引流管10的泵侧端部2和旁通管11设置在共同的泵侧连接部分中,泵侧连接部分设计成插入相关的抽吸装置中,其中引流管10的端部与旁通管11的端部分开延伸,患者侧端部3包括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所述泵侧端部2分别与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相适配,所述引流管10外侧壁设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上设有光触媒层,所述抗氧化层的材料为具有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涂层材料,所述光触媒层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所述抗氧化层与光触媒层的厚度比为1:2,所述抗氧化层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10纳米。实施例2其余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一致,所述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为两个单独的单腔管。实施例3其余与实施例1或2的技术方案一致,所述排水通道上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引流管10的泵侧端部2的排水口31。实施例4其余与实施例1-3任一项的技术方案一致,所述患者侧端部3、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通过连接通道连通。实施例5其余与实施例1-4任一项的技术方案一致,所述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的材质为硅树脂或PVC。上述内容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专利技术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0)和至少一个旁通管(11),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均设有患者侧端部(3)和泵侧端部(2),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的患者侧端部(3)布置在共同的患者侧附接部分中,以及引流管(10)的泵侧端部(2)和旁通管(11)设置在共同的泵侧连接部分中,泵侧连接部分设计成插入相关的抽吸装置中,其中引流管(10)的端部与旁通管(11)的端部分开延伸,患者侧端部(3)包括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所述泵侧端部(2)分别与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相适配,所述引流管(10)外侧壁设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上设有光触媒层,所述抗氧化层的材料为具有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涂层材料,所述光触媒层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所述抗氧化层与光触媒层的厚度比为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0)和至少一个旁通管(11),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均设有患者侧端部(3)和泵侧端部(2),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的患者侧端部(3)布置在共同的患者侧附接部分中,以及引流管(10)的泵侧端部(2)和旁通管(11)设置在共同的泵侧连接部分中,泵侧连接部分设计成插入相关的抽吸装置中,其中引流管(10)的端部与旁通管(11)的端部分开延伸,患者侧端部(3)包括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所述泵侧端部(2)分别与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相适配,所述引流管(10)外侧壁设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上设有光触媒层,所述抗氧化层的材料为具有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涂层材料,所述光触媒层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所述抗氧化层与光触媒层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辉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