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9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内部开设有冲洗液输送腔和引导腔,所述导管的外侧壁开设引导孔和冲洗液导出孔,所述冲洗液导出孔连通于所述冲洗液输送腔,所述引导孔连通于所述引导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冲洗、灌注或者给药治疗时,将药液从冲洗液进入腔推入,此时药液从直接输送冲洗液输送腔中,然后从冲洗液出口或者冲洗液导出孔流出,避免和引导腔使用同一腔体,使得能够同时进行灌注稀释和积水的引流,从而提高了引流的效率,同时转换开关能够在灌注和引流之间转换,从而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导管的材质为TPU材料无塑化剂,组织相容性较佳。

A three-way auxiliary medical drainage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腹腔双套引流导管是外管内套有内管的结构形式,且还设置有输液装置和输气装置,输液装置能够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够够稀释腹腔渗液,使管壁引流孔不易堵塞,引流量大,引流更顺畅,但由于头部比较粗大,临床上都是在开腹手术后,在直视下经肚皮切开一个大约1.5cm的孔放入的,并且只能在手术全麻患者彻底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放入;而猪尾形腹腔引流导管,不需要患者开腹,也不需要患者全麻就可以通过局麻进行穿刺将引流导管送到积液的位置。但是现有技术的引流导管灌注和引流大多采用一根导管,在进行引流时,需要向腹腔内部注射生理盐水,导致需要先后进行,效率较慢,同时未在导管上安装在灌注和引流之间并未设置转换开关,使得容易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内部开设有冲洗液输送腔和引导腔,所述导管的外侧壁开设引导孔和冲洗液导出孔,所述冲洗液导出孔连通于所述冲洗液输送腔,所述引导孔连通于所述引导腔,所述导管的下端开设有出水口和冲洗液出口,所述冲洗液出口连通于所述冲洗液输送腔,所述出水口连通于所述引导腔,所述导管的上端连通有三通,所述三通的左侧连通有冲洗液进入腔,所述三通的右侧连通有空气进入腔,所述三通的上端连通有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止液夹,所述止液夹的下端连通有连接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洗液进入腔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螺接于所述冲洗液进入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洗液进入腔的下端连通于所述冲洗液输送腔的上端,所述空气进入腔的下端连通于所述引导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管的材质为TPU材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孔的数量为八个,每个所述引导孔之间等距分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洗液导出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冲洗液导出孔的位置均靠近所述导管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在进行冲洗、灌注或者给药治疗时,将药液从冲洗液进入腔推入,此时药液从直接输送冲洗液输送腔中,然后从冲洗液出口或者冲洗液导出孔流出,避免和引导腔使用同一腔体,使得能够同时进行灌注稀释和积水的引流,从而提高了引流的效率,同时转换开关能够在灌注和引流之间转换,从而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导管的材质为TPU材料无塑化剂,组织相容性较佳。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中三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中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管;2、三通;3、冲洗液进入腔;4、转换开关;5、第一连接部;6、第二连接部;7、空气进入腔;8、连接管;9、止液夹;10、连接头;11、引导孔;12、冲洗液输送腔;13、引导腔;14、冲洗液导出孔;15、出水口;16、冲洗液出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包括导管1,导管1的内部开设有冲洗液输送腔12和引导腔13,导管1的外侧壁开设引导孔11和冲洗液导出孔14,冲洗液导出孔14连通于冲洗液输送腔12,引导孔11连通于引导腔13,导管1的下端开设有出水口15和冲洗液出口16,冲洗液出口16连通于冲洗液输送腔12,出水口15连通于引导腔13,导管1的上端连通有三通2,三通2的左侧连通有冲洗液进入腔3,三通2的右侧连通有空气进入腔7,三通2的上端连通有转换开关4,转换开关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在进行冲洗、灌注或者给药治疗时,将药液从冲洗液进入腔3推入,此时药液从直接输送冲洗液输送腔12中,然后从冲洗液出口16或者冲洗液导出孔14流出,避免和引导腔13使用同一腔体,使得能够同时进行灌注稀释和积水的引流,从而提高了引流的效率,同时转换开关4能够在灌注和引流之间转换,从而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导管1的材质为TPU材料无塑化剂,组织相容性较佳。第一连接部5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部6,第二连接部6连通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上设置有止液夹9,止液夹9的下端连通有连接头10,第二连接部6和第一连接部5直接为可拆卸连接,使得能够对在使用时和多种仪器连接,增加了适配性。冲洗液进入腔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螺接于冲洗液进入腔3,在不进行冲洗时,将密封盖螺接在冲洗液进入腔3上,即可对冲洗液进入腔3进行密封,防止细菌感染。冲洗液进入腔3的下端连通于冲洗液输送腔12的上端,空气进入腔7的下端连通于引导腔13。导管1的材质为TPU材料,在使用时,由于导管1的材质为TPU材料无塑化剂,使得导管1组织相容性较佳引导孔11的数量为八个,每个引导孔11之间等距分布,在进行引流时,组织液从引导孔11被吸,并从引导腔13中被抽出。冲洗液导出孔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冲洗液导出孔14的位置均靠近导管1的下端,当在进行冲洗、灌注或者给药治疗时,将药液从冲洗液进入腔3推入,此时药液从直接输送冲洗液输送腔12中,然后从冲洗液出口16或者冲洗液导出孔14流出,避免和引导腔13使用同一腔体,使得能够同时进行灌注稀释和积水的引流,从而提高了引流的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在进行冲洗、灌注或者给药治疗时,将药液从冲洗液进入腔3推入,此时药液从直接输送冲洗液输送腔12中,然后从冲洗液出口16或者冲洗液导出孔14流出,避免和引导腔13使用同一腔体,使得能够同时进行灌注稀释和积水的引流,从而提高了引流的效率,同时转换开关4能够在灌注和引流之间转换,从而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导管1的材质为TPU材料无塑化剂,组织相容性较佳。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内部开设有冲洗液输送腔(12)和引导腔(13),所述导管(1)的外侧壁开设引导孔(11)和冲洗液导出孔(14),所述冲洗液导出孔(14)连通于所述冲洗液输送腔(12),所述引导孔(11)连通于所述引导腔(13),所述导管(1)的下端开设有出水口(15)和冲洗液出口(16),所述冲洗液出口(16)连通于所述冲洗液输送腔(12),所述出水口(15)连通于所述引导腔(13),所述导管(1)的上端连通有三通(2),所述三通(2)的左侧连通有冲洗液进入腔(3),所述三通(2)的右侧连通有空气进入腔(7),所述三通(2)的上端连通有转换开关(4),所述转换开关(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内部开设有冲洗液输送腔(12)和引导腔(13),所述导管(1)的外侧壁开设引导孔(11)和冲洗液导出孔(14),所述冲洗液导出孔(14)连通于所述冲洗液输送腔(12),所述引导孔(11)连通于所述引导腔(13),所述导管(1)的下端开设有出水口(15)和冲洗液出口(16),所述冲洗液出口(16)连通于所述冲洗液输送腔(12),所述出水口(15)连通于所述引导腔(13),所述导管(1)的上端连通有三通(2),所述三通(2)的左侧连通有冲洗液进入腔(3),所述三通(2)的右侧连通有空气进入腔(7),所述三通(2)的上端连通有转换开关(4),所述转换开关(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辅助式医用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部(6),所述第二连接部(6)连通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上设置有止液夹(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吴杰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昱邦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