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649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及其制备工艺。该颗粒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药经煎药提取,高压浓缩获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浸膏粉,再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辅料及其用量,优化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显著提高了患者尤其是儿童的用药依从性和颗粒的成品率,适合进一步工业化生产。

Xiaoerxiaoji Zhike granule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颗粒剂制备
,涉及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更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小儿消积颗粒口感和成型率的工艺。
技术介绍
中药材种类繁多,应用广泛,但是在中药汤剂服用过程中,存在味道苦涩、煎煮过程繁琐耗时和运输保存不便等缺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中药颗粒剂,颗粒剂能有效解决汤剂存在的各种缺点。目前中药颗粒剂一般的制造流程为“选料—去杂—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制粒是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浓缩是纯化分离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的富集中药有效成分,对中药颗粒制剂的制造非常重要,可以保证中药颗粒剂的质量。水提醇沉法是最为普遍的纯化分离工艺,但在此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很容易因为使用的乙醇而受到相应的损失,从而对药物的正常疗效造成影响,而且大量使用乙醇也增加了工艺成本。传统的制粒方法是湿法制粒,其中湿法制粒通常是在中药浸膏中加入辅料,但制粒过程中,中药浸膏往往为粘稠状,不易与辅料混合均匀,所以制粒时会加入乙醇稀释中药浸膏,使其更好地与辅料混合。但乙醇使用增加了工艺生产成本,而且辅料使用量常难以准确掌控而造成颗粒剂一次成型率低、颗粒剂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湿法制粒中,原料和辅料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触水和高热,在接触的过程中使用的赋型剂自身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都可能影响颗粒剂产品的性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0584341C公开了一种动物类中药配方颗粒腥臭味的掩盖方法,该方法是将动物类中药干浸膏粉与微粉硅胶、预胶化淀粉、薄荷香精、柠檬香精充分混合后,制粒。即采用食用香精来掩盖腥臭味,制成无腥臭味的颗粒,解决了患者药物入口时的不适感。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906046A公开了一种掩盖中药颗粒腥味的方法,该方法为用包合的辅料将腥味生药粉或提取物包合,再加入甜味剂和香精,混合均匀,干燥,制粒成型。现有技术中CN201010116308.4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加入特定量组合的环糊精和蔗糖后,口服液制剂的口感有了改善,但是仅限于口服液制剂。目前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制剂的物料粘性大,制剂成型性差,导致成品率低,造成资源浪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贡献是改进矫味工艺,通过变更制剂工艺,以及对辅料用量的筛选,解决了现有颗粒制剂口感不佳、物料粘性大、成型差、成品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消积口止咳颗粒及其制备工艺,通过改变辅料种类及其用量,优化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最终产品能改善该颗粒剂的口感,改善入口时的不良气味,显著提升了儿童、老人的顺应性,解决了现有颗粒制剂口感不佳、物料粘性大、成型差、成品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包含炒山楂、槟榔、枳实、枇杷叶、瓜蒌、炒莱菔子、炒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及填充剂、矫味剂。优选地,所述的填充剂选自糊精、环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矫味剂为蔗糖、山梨醇、甘露醇、阿斯巴甜或三氯蔗糖的其中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蔗糖和三氯蔗糖。优选地,蔗糖用量占制剂总量的15%-35%,优选27%-32%,最优30%;三氯蔗糖用量占制剂总量的0.1%-0.3%,优选0.15%-0.25%,最优0.2%。优选地,原料药组分重量份配比:炒山楂30-180重量份槟榔30-180重量份枳实30-180重量份枇杷叶30-180重量份瓜蒌100-280重量份炒莱菔子80-150重量份炒葶苈子30-180重量份桔梗30-180重量份连翘30-180重量份蝉蜕70-150重量份。更优选地,原料药组分重量份配比:炒山楂100-170重量份槟榔100-170重量份枳实100-170重量份枇杷叶100-170重量份瓜蒌170-240重量份炒莱菔子100-170重量份炒葶苈子100-170重量份桔梗100-170重量份连翘100-170重量份蝉蜕80-120重量份。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儿消积口止咳颗粒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炒山楂、槟榔、枳实、枇杷叶、瓜蒌、炒莱菔子、炒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加水煎煮合并,过滤减压后得浓缩液,乙醇稀释中药浸膏,向浸膏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中药颗粒剂;辅料中含有填充剂、矫味剂。优选地,减压浓缩后获得的浓缩液密度为1.1-1.3kg/L,优选为1.2-1.25kg/L。优选地,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2-1.5kg/L,优选为1.3-1.35kg/L。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干法制粒的工艺参数包括:制粒压力为2-3MPa,和/或,加料速度为180-350g/min,和/或,上筛网目数为16-20目,和/或,下筛网目数为35-45目;优选制粒压力为2.5-2.7MPa,和/或,加料速度为270-320g/min,和/或,上筛网目数为18目,和/或,下筛网目数为40目。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干燥工艺参数包括:干燥温度为150-230℃,和/或,干燥时间为20-70min;步骤(3)所述的向浓缩液加入乙醇,乙醇的含量为40-80%,优选为60%。进一步优选,干燥温度为170-190℃,和/或,干燥时间为40-50min。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颗粒剂改善了制剂的口感,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颗粒剂制备具有工艺简单、耗时短、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等优点,尤其是颗粒的成品率由原来的55%提升到9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做的显而易见的改变和修饰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范围之内。实施例1含有矫味剂的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制备工艺如下炒山楂100g槟榔100g枳实100g蜜枇杷叶100g瓜蒌170g炒莱菔子100g炒葶苈子100g桔梗100g连翘100g蝉蜕80g制备工艺为:(1)取上述10味药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清膏,备用;(2)将步骤(1)的浸膏加入蔗糖300g,三氯蔗糖2g,搅拌溶解;(3)将步骤(2)的浸膏制粒压力为2MPa,加料速度为300g/min,上筛网目数为18目,下筛网目数为40目;(4)干燥温度为180℃,干燥时间为45min,即得产品,通过计算产品成型率为93%。实施例2含有矫味剂的小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含炒山楂、槟榔、枳实、枇杷叶、瓜蒌、炒莱菔子、炒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填充剂、矫味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含炒山楂、槟榔、枳实、枇杷叶、瓜蒌、炒莱菔子、炒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填充剂、矫味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剂选自糊精、环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矫味剂为蔗糖、山梨醇、甘露醇、阿斯巴甜或三氯蔗糖的其中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蔗糖和三氯蔗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蔗糖用量占制剂总量的15%-35%,优选27%-32%,更优选为30%;所述的三氯蔗糖用量占制剂总量的0.1%-0.3%,优选0.15%-0.25%,更优选为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重量份配比:
炒山楂30-180重量份槟榔30-180重量份枳实30-180重量份
枇杷叶30-180重量份瓜蒌100-280重量份炒莱菔子80-150重量份
炒葶苈子30-180重量份桔梗30-180重量份连翘30-180重量份
蝉蜕70-150重量份;
优选为:
炒山楂100-170重量份槟榔100-170重量份枳实100-170重量份
枇杷叶100-170重量份瓜蒌170-240重量份炒莱菔子100-170重量份
炒葶苈子100-170重量份桔梗100-170重量份连翘100-170重量份
蝉蜕80-120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炒山楂、槟榔、枳实、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民王永刚关永霞高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