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盆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64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盆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垂盆草粉末过40目筛,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醇‑25%盐酸混合溶液,水浴加热回流2‑4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以适量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取氯仿部分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依次用去离子水、乙醇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用体积比90:1、70:1、55:1、30:1、19:1、1:1的二氯甲烷‑甲醇洗脱,收集19:1洗脱部分,浓缩即得。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得到垂盆草中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保肝降酶活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flavonoids in Sedum sarmentos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盆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盆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垂盆草,又名石指甲、狗牙半支、狗牙瓣、佛指甲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垂盆草,多年生肉质草本。其茎纤细,长可达500px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70px,宽0.3~17.5px,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喜阴湿环境,较耐寒。常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甘、淡,凉,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排脓生肌的功能,用于治疗痈肿疮疡、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等。垂盆草主要含有黄酮类、氰苷、生物碱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化合物,具有保肝、抗肿瘤、改善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抗炎、抗氧化、抗肾纤维化、增强肌力等多种活性。垂盆草总黄酮是垂盆草中重要的保肝降酶活性成分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盆草中黄酮类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盆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垂盆草粉末过40目筛,取10-20份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8倍量的甲醇-25%盐酸混合溶液,水浴加热回流2-4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以适量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取氯仿部分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依次用去离子水、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用体积比90:1、70:1、55:1、30:1、19:1、1:1的二氯甲烷-甲醇洗脱,收集19:1洗脱部分,浓缩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盆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垂盆草粉末过40目筛,取10-20份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8倍量的甲醇-25%盐酸混合溶液,水浴加热回流2-4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以适量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取氯仿部分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依次用去离子水、20%乙醇、40%乙醇、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茂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