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殖中的分拣流水线及其分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55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工厂化养殖中的分拣流水线及其分拣方法,该分拣流水线包括链条输送线与皮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链条输送线装配有2‑10条,皮带输送线安装于链条输送线的上方,皮带输送线以跨过方式安装于链条输送线的上方。分拣方法包括(1)茧笼出框入线;(2)隔板与茧笼分拣;(3)茧笼与隔板转移;该分拣流水线起始于拆分流水线端,终止于采茧机,起到连接作用,形成完整、连续的采茧生产线。该分拣流水线可以持续运行,达到边输送边分拣的目的,无需人为搬运,大大提升采茧效率;分拣出坏茧与杂质,防止其混入到蚕茧中,解决了在蚕茧堆分拣坏茧困难的问题。

Sorting line and method in factory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厂化养殖中的分拣流水线及其分拣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厂化养蚕领域,具体涉及了工厂化养殖中的分拣流水线及其分拣方法。
技术介绍
蚕俗称蚕宝宝,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黝黑,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细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喂养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称为“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成长为二龄幼虫,蚕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结茧完成后进行采茧。家蚕养殖一般采用小竹框饲养,这种小组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手工编织,成本低廉;家蚕养殖是一种全人工的养殖方法,从蚕卵成虫到采茧均通过人为操作实现;这种方法规模小,蚕茧的产量较低,费时费力,随之社会的发展,仅依靠家蚕养殖无法满足蚕丝需求,故工厂化养蚕应运而生,目前存在的工厂化养蚕,规模较小,流水线化操作不够彻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厂化养殖中的分拣流水线,包括链条输送线与皮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输送线装配有2-10条,所述皮带输送线安装于所述链条输送线的上方,所述皮带输送线以跨过方式安装于所述链条输送线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厂化养殖中的分拣流水线,包括链条输送线与皮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输送线装配有2-10条,所述皮带输送线安装于所述链条输送线的上方,所述皮带输送线以跨过方式安装于所述链条输送线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养殖中的蚕茧纠察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设有导茧架,所述导茧架倾斜设置,所述导茧架的内槽位于所述皮带输送线末端的下方,所述导茧架上套有坏茧袋,所述导茧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皮带输送线的机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厂化养殖中的蚕茧纠察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茧架上焊接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与所述导茧架的内槽形成导流道,坏茧通过所述导流道流入所述坏茧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厂化养殖中的蚕茧纠察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道处设有导茧横板,所述导茧横板内设有下茧口;所述导茧横板的底面设有扣钩与下茧管,所述扣钩设有两个,可勾住坏茧袋的两侧;所述下茧管与所述下茧口连通,所述下茧管匹配有坏茧桶,所述坏茧桶可连接所述下茧管,所述下茧管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坏茧桶的桶口处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养殖中的蚕茧纠察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线上设有分隔架,所述分隔架将所述皮带分隔成中间区、左侧区与右侧区,所述中间区用于输送茧笼与养殖隔板;所述左侧区与所述右侧用于输送坏茧与杂质。


6.工厂化养殖中基于分拣流水线的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茧笼出框入线;
(2)隔板与茧笼分拣: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布置分拣员,首先将茧笼与隔板拆开并平放;茧笼与隔板跟着皮带输送线移动,分拣出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耀何锐敏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