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53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包括履带底盘、升降单元、人站作业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机架、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货箱;所述人站作业单元包括支撑架、滑轨、滑块、支撑底杆、油缸连接架、横移油缸、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以及人站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采摘装置,可根据果园内不同行距调整人站作业单元的左右移动,适用于行距较大或者行距不一致的林果作业区,并且本装置采用对称结构设计,运动灵活,承载能力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和装配工艺良好等优点。

A picking devic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line sp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果园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随之提高。但面对不同行距、丘陵山区等复杂的地形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机械化作业效率较低,人工劳动力成本高,且无法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增加了作业的风险和成本。现有技术中,采用履带式底盘结合电机作为驱动系统的电动遥控履带多功能升降采摘平台,通过剪叉式升降机构连接作业平台实现升降功能,整体结构紧凑,行走转向灵活,平稳易操作;另有分体式果园采摘平台,包括行走装置、机箱、操作踏板、保护侧板、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可根据果树的高度安装机箱的数量,且机箱呈柱形分布,能够有效的减少占地面积,便于放置;此外由框架、收集机构和支撑轮组组成的移动式可调节水果采摘升降平台,采摘装置结构稳定,带有升降功能,对不同高度的果树采摘适应性强,采摘效率高且在采摘后,水果不必放置在采摘平台上,避免一次次的上下运送,使用方便。然而,现有的果园采摘装置无法适应于行距较大或者行距不一致的林果作业区,功能相对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果园采摘装置难以适应行距较大或者行距不一致的林果作业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包括履带底盘、升降单元、人站作业单元;所述履带底盘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下方,所述升降单元一侧与所述人站作业单元连接;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机架、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货箱;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履带底盘上方,所述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货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上方;所述人站作业单元包括支撑架、滑轨、滑块、支撑底杆、油缸连接架、横移油缸、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以及人站平台;所述支撑架通过L型法兰与所述货箱侧面连接,所述滑轨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采摘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两侧边,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轨侧板凹槽处;所述支撑底杆包括第一支撑底杆和第二支撑底杆,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滑轨两端并与所述滑轨垂直,所述第一支撑底杆的两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底杆两端与所述滑轨侧板连接固定;所述油缸连接架包括第一油缸连接架和第二油缸连接架,所述第一油缸连接架设置为Z型,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底杆连接,底端与所述横移油缸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缸连接架设置为矩形,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底杆连接,底端与所述横移油缸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的底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人站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底杆为阶梯轴形,所述第一支撑底杆的直径从中间向两边逐渐递减。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下连杆底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下连杆另一端与所述上连杆一端连接,所述上连杆另一端通过铰座与所述人站平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中间还设置有T型支撑杆,所述T型支撑杆沿采摘装置前进方向平行设置并且其两端与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T型支撑杆底端与升降油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升降油缸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人站平台包括人站底板和人站平台围栏,所述人站平台围栏一侧设置有控制操作台和机具挂件箱。进一步地,所述人站平台设置有脚操作踏板,所述脚操作踏板包括第一脚踏板、第二脚踏板和第三脚踏板。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油缸,所述油缸伸缩端与上油缸支架连接,所述油缸固定端与下油缸支架连接,所述上油缸支架两端与所述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下油缸支架两端与所述机架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油缸支撑杆,所述油缸支撑杆为左右双圆盘式结构,所述油缸伸缩端与所述油缸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油缸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油缸支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履带底盘包括履带、主动链轮、减速器、电机、电瓶、张紧轮、连接板、从动链轮、承重轮;所述主动链轮设置于所述履带底盘一端,其外齿与所述履带内齿相啮合,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张紧轮设置于所述电机后侧,所述张紧轮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从动链轮设置于所述履带底盘另一端,其外齿与所述履带内齿啮合,所述承重轮设置于所述履带底盘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履带底盘还包括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包括油管、液压泵、液压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通过驱动横移油缸运动,可实现根据果园内不同行距调整人站作业平台的位置,以便作业人员在行距较大或不同行距的果园中作业;其次,作业人员通过对车载控制器进行操作,驱动油缸伸出运动,油缸推动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上升,从而带动人站作业单元和货箱一起升高,还可根据果树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启动第一脚踏板,驱动升降油缸伸出运动,升降油缸推动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上升,从而实现人站作业单元在原有高度的基础上,继续上升500mm,以满足高空作业要求;接着,本专利技术在每个履带底盘的主动链轮都配置有各自的电机,可以独立控制主动链轮,大大提高了采摘装置在行走时的灵活性,并且通过电瓶给电机提供电力,绿色环保,无污染无噪音;最后,履带底盘作为行走装置,更能适应在丘陵山区等复杂地形下进行作业,稳定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中一侧履带底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中升降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中人站作业单元的左视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中人站作业单元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履带底盘1、机架2、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3、货箱4、人站平台5、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6、支撑架7;底盘机架101、主动链轮102、主动链轮轴103、减速器104、电机105、张紧链轮106、张紧链轮轴107、连接板108、电瓶109、控制器110、油管111、液压站112、从动链轮113、从动轮轴114、履带115、三角连接架116、承重轮117、承重轮轴118;下油缸支架202、下支撑轴203、油缸204、油缸支撑杆205、上油缸支架206、连接板件207、货箱围栏208、货箱底板209、滑轨210、滑块211、电子显示器212、安装支架213、压力传感器214以及L型法兰215;第一油缸连接架301、第一支撑底杆302、滑块303、下连杆304、上连杆305、铰座306、人站平台侧板307、脚操作踏板308、车载控制台309、人站平台围栏310、升降油缸311、横移油缸312、T型支撑杆313、销轴314以及机具挂件箱315。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底盘、升降单元、人站作业单元;所述履带底盘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下方,所述升降单元一侧与所述人站作业单元连接;/n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机架、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货箱;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履带底盘上方,所述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货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上方;/n所述人站作业单元包括支撑架、滑轨、滑块、支撑底杆、油缸连接架、横移油缸、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以及人站平台;/n所述支撑架通过L型法兰与所述货箱侧面连接,所述滑轨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采摘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两侧边,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轨侧板凹槽处;/n所述支撑底杆包括第一支撑底杆和第二支撑底杆,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滑轨两端并与所述滑轨垂直,所述第一支撑底杆的两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底杆两端与所述滑轨侧板连接固定;/n所述油缸连接架包括第一油缸连接架和第二油缸连接架,所述第一油缸连接架设置为Z型,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底杆连接,底端与所述横移油缸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缸连接架设置为矩形,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底杆连接,底端与所述横移油缸固定端连接;/n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的底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人站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底盘、升降单元、人站作业单元;所述履带底盘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下方,所述升降单元一侧与所述人站作业单元连接;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机架、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货箱;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履带底盘上方,所述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货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剪叉式升降机构上方;
所述人站作业单元包括支撑架、滑轨、滑块、支撑底杆、油缸连接架、横移油缸、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以及人站平台;
所述支撑架通过L型法兰与所述货箱侧面连接,所述滑轨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采摘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两侧边,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轨侧板凹槽处;
所述支撑底杆包括第一支撑底杆和第二支撑底杆,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滑轨两端并与所述滑轨垂直,所述第一支撑底杆的两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底杆两端与所述滑轨侧板连接固定;
所述油缸连接架包括第一油缸连接架和第二油缸连接架,所述第一油缸连接架设置为Z型,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底杆连接,底端与所述横移油缸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缸连接架设置为矩形,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底杆连接,底端与所述横移油缸固定端连接;
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的底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人站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底杆为阶梯轴形,所述第一支撑底杆的直径从中间向两边逐渐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下连杆底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下连杆另一端与所述上连杆一端连接,所述上连杆另一端通过铰座与所述人站平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于不同行距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构中间还设置有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航俞国红武萌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