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47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具有储水式加热单元和即热式加热单元。其中,储水式加热单元的出水口和即热式加热单元出水口与热水器出水口连接;在热水器进水口和储水式加热单元进水口以及即热式加热单元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一流向控制单元。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水器,可以避免了频繁启动热水器的情况,又保证了足量的热水供应。(*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
,特别是指一种热水器。技术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水器特别是电热水器的使用越来越普 及。人们对电热水器的使用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洗澡 了,而是应用到洗手、洗菜等家庭所有需要用热水的领域。这就对 电热水器的实际热水输出率和功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无论是家用还是商用型储水式电热水器,均采用电加热管加 热,当水温达到预置的温度时,热水器上的温控装置控制断电停止 加热,当水温降低到一定温度后,电热水器重新启动加热,依此循环往复。对于储水式热水器,如果采用较大容量的热水器,可以保证在一 定时间内提供足够的热水,保证多人连续洗澡用热水。但其容积较 大导致安装不便、成本造价高,并且预热时间长,能耗高。若采用 较小容量的热水器,则在短时间内难以提供足量恒温的热水,若采 取调高水温设置的办法,希望在短时间内提供足量恒温的热水,又 会带来保温过程能耗高的问题。对于即热式电热水器,通常采用大功率的电热水器,将进入电热 水器的冷水进行瞬间加热到预置的温度。其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流 量与温度成反比。要想瞬间获得大量的热水,就要提高热水器的功 率,这会受到供电基础设施最大电流、供电容量、热水器设置以及 热交换速度的制约。而且,若用水量不多,但是却是断续的状况, 如洗菜、洗碗时,频繁的启动即热式电热水器对电热水器的寿命损 耗、能耗都比,交大。可见,储水式热水器和即热式热水器各有所长,又有各自无法克 服的不足, 一个是安装体积较大, 一个受供电容量等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即避免了频繁启动热 水器的情况,又保证了足量的热水供应。本技术^是供的热水器,具有储水式加热单元和即热式加热单元。其中,储水式加热单元的出水口和即热式力口热单元出水口与热水器出水口连接;在热水器进水口和储水式加热单元进水口以及即热 式加热单元进水口之间设有第 一 流向控制单元。可选的,在储水式加热单元出水口和即热式加热单元入水口之间 设有第一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通过第二流向控制单元与储 水式加热单元出水口和即热式加热单元入水口相连。可选的,在即热式加热单元出水口和储7]C式加热单元入水口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路;所述第二连接管路通过第三流向控制单元与即 热式加热单元出水口和热水器出水总管连接。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流向控制单元分别与热水器控 制单元电连接。其中,在热水器入水管和出水管之间串联设置储水式加热单元、 即热式加热单元;在储水式加热单元入水口、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支 管;支管通过流向控制单元与热水器入水管、储水式加热单元入水 口相连。其中,在热水器入水管和出水管之间串联设置即热式加热单元、 储水式加热单元;在储水式加热单元入水口、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支 管;支管通过流向控制单元与即热式加热单元出水管、储水式加热 单元入水口相连。其中,所述流向控制单元为三通电/兹阀。由上可以看出,本技术热水器由于具有储水功能,因此可以提供一定量的恒温热水,同时由于具有即热加热功能,因此可以才是 供瞬间大流量的热水。可见,本技术具有两种热水器的优点。 也因为如此,使用本技术热水器,用户在用水量小时,如洗菜、 洗脸时,可以使用所存储的恒温热水,而避免了频繁启动热水器, 进而减少了热水器寿命损耗和能耗;而在用水量大时,可以使用即 热加热功能,保证了热水的充足,由于此时不需要像存储式热水器那样存储大量的热水,因此相对的减少了因为能耗。当进水为较高 温度或小流量时,单独启动即热加热器既可满足洗浴的要求。并且,通过测试,使用本技术,通过预热15升的水到沸点温度以下,然后再同低功率即热加热器加热的水进行混水后使用,可达到保证在小容量水下的足量热水的快速供应,具体来说传统90升2000W储水式热水器将初始温度为5度的水加热到洗 浴用40度水需要等待110分钟,而采用15升2000W的储水式热水 器将水加热到90度然后同5000W的即热式热水器加热的水混合到 40度,需要等待的时间为44.5分钟。时间缩短了 59.54%。可见,当进水为低温大流量时,首先由储水式热水器将水加热到 90度,然后同即热加热器加热的水通过混水阀进行混水,达到短时 间升温洗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水器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热水器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热水器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热水器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热水器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热水器第六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热水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见附图1示出的热水器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对本技术 的热水器进行详细描述,该热水器包括储水式加热单元1,包括储水用的储水式内胆和置于内胆中的加热元件。即热式加热单元2,包括临时储水的即热式内胆和置于内胆 中的加热元件。储水式加热单元1和即热式加热单元2的入水口并 联连接,并连接到第一流向控制单元3,第一流向控制单元3还与热 水器入水管相连,第一流向控制单元3用来控制输入热水器入水管 的水流向储水式加热单元1或即热式加热单元2。储水式加热单元1 和即热式加热单元2的出水口也并耳关连4妻,并连冲姿到热水器出水口 。其中,流向控制单元可以为三位三通电磁阀,并由热水器控制单 元进行控制,当启动热水器时,控制单元启动热水器的加热电路, 同时根据用户的选择控制第一流向控制单元3对水路的切换。通过 第一流向控制单元3对水路的切换,热水器即可以实现两种加热单 元的分别独立l吏用,或并联同时使用。不仅如此,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储水式加热单元1出水口和即 热式加热单元2入水口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水管,并设置连接在第一 连接水管的一端和储水式加热单元1出水口水管一端之间的第二流 向控制单元4,用来控制储水式加热单元1出水流向所述出水口水管 或流经第一连4妻水管以到达即热式加热单元2。同样的,第二流向控制单元4可以为两位两通电磁阀,并由热水 器控制单元进行控制。通过这种结构,便可以实现水流从储水式加 热单元1流入即热式加热单元2,实现二次加热方式,4更于水温的快 速升高。通过上述流向控制单元对水路切换的控制,可以实现四种水流路 径流经储水式加热单元l、流经即热式加热单元2、流经并联的储 水式加热单元1和即热式加热单元2,流经串联的储水式加热单元1 和即热式加热单元2。由控制单元控制流向控制单元的动作。同理,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以在即热式力。热单元2出水口和 储水式加热单元1入水口之间设置第二连接水管;并设置连接在第二连接水管和即热式加热单元2出水口水管的第三流向控制单元5 , 用来控制即热式加热单元2的出水流向所述出水口水管或流向第二 连接水管,可以为两位两通电磁阀。控制单元不仅对流向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也对各个加热单元的工 作状态进行控制,如将水所流经的加热单元启动,及将水未流经的 加热单元关闭。根据两个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可以将热水器的工作状态分为单功率和双功率状态。单功率状态指储水式内胆和即热 式内胆的加热元件不同时工作,以限制电热水器的最大功率。双功 率状态指储水式内胆和即热式内胆的加热元件同时工作,以提高电 热水器的功率。与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储水式加热单元和即热式加热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京岩赵小勇王国芳王任华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武汉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