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车辆用门及报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46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41
发光装置(20)具备照射激发光的光源(21)、和通过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并且安装于机动车用门(10)的窗玻璃(13),窗玻璃(13)根据机动车用门(10)的开闭状态,通过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在不在车辆用门的外侧等安装别的部件的情况下,而能够使后方容易认识到车辆用门开闭的发光装置。

Lighting device, vehicle door and notif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光装置、车辆用门及报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门、以及应用于车辆用门的发光装置和报知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乘坐者的上下等,机动车的侧门在停车时被打开,但一般不设置将打开侧门的情况显示于车外的机构。因此,有时后方的步行者、自行车、摩托车、机动车等的驾驶者没有注意到侧门已经被打开了,而发生接触事故。此外,在侧门中有被称为无窗框(sashless)的没有窗框的情况,因为没有窗框,所以后方的驾驶者等更加不易注意到侧门已经被打开了。以往已知,如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为了使车外知晓侧门被打开了,将检测门开放而发光的发光装置安装于门本体的边缘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560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光装置作为别的部件安装在门外侧,不实用。此外,由于安装在门本体的外侧,因此在门被打开时不易从后方确认发光,不能使后方的驾驶员、步行者等充分知晓侧门被打开了。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在不在车辆用门的外侧等安装别的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使后方容易认识到车辆用门开闭的发光装置、车辆用门、以及报知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车辆用门的窗玻璃通过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并且根据车辆用门的开闭动作而使窗玻璃发光,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以下的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1]~[11]。[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备照射激发光的光源、以及通过上述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并且安装于车辆用门的窗玻璃,上述窗玻璃根据上述车辆用门的开闭状态通过上述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光。[2]根据上述[1]所述的发光装置,上述窗玻璃包含透明板。[3]根据上述[2]所述的发光装置,上述窗玻璃具有由至少1块透明板与树脂膜叠层而成的多层结构,上述树脂膜包含树脂、和通过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上述激发光从上述窗玻璃的外周面侧入射。[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如果打开上述车辆用门,则上述窗玻璃通过上述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光。[6]一种车辆用门,其具备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7]一种报知方法,使用照射激发光的光源、和通过上述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并且安装于车辆用门的窗玻璃,根据上述车辆用门的开闭状态,通过上述激发光的照射使上述窗玻璃发光,向车外报知车辆用门的存在。[8]根据上述[7]所述的报知方法,上述窗玻璃包含透明板。[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报知方法,上述窗玻璃具有由至少1块透明板与树脂膜叠层而成的多层结构,上述树脂膜包含树脂、和通过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10]根据上述[7]~[9]中任一项所述的报知方法,使上述激发光从上述窗玻璃的外周面侧入射。[11]根据上述[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报知方法,如果打开上述车辆用门,则使上述窗玻璃通过上述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光。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提供在不在机动车用门的外侧安装别的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容易从后方认识到车辆用门开闭的发光装置、车辆用门、和报知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门的概略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框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门的变形例的概略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整体图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门、发光装置、和使用了该发光装置的报知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门。如图1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门为机动车用门10。机动车用门10具备经由铰链等而安装于机动车主体11的门本体12、和安装于门本体12上方的窗玻璃13。图1所示的机动车用门10为将机动车主体11的侧部的开口开闭的侧门。此外,如图1所示,机动车用门10为在窗玻璃13的外周的外侧没有窗框的被称为无窗框的门,但也可以使用有窗框的门。窗玻璃13如后述那样例如为含有荧光材料,通过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的窗玻璃。在机动车中,进一步设置照射激发光的光源21,通过窗玻璃13和光源21而构成发光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21安装于机动车用门10,由此,机动车用门10具备发光装置20。光源21使用激光源、LED光源、氙灯等。从光源21照射的激发光通过入射到窗玻璃13而从窗玻璃13发出可见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来自光源21的激发光如后述那样,经由光导24(参照图2)而入射到窗玻璃13。光源21照射的光的最大发光波长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优选为420nm以下,更优选为41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8nm以下。此外,优选为300nm以上,更优选为35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80nm以上。通过使光源21照射的光的最大发光波长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和上限值以下,窗玻璃13能够通过来自光源21的激发光而高效地发出可见光。在窗玻璃13中通过入射激发光而发出可见光的部分可以为窗玻璃的整面,也可以为一部分。在为窗玻璃13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使窗玻璃13的外周端部13E发光。这里,所谓外周端部13E,优选为从窗玻璃13的缘部起,相对于玻璃尺寸成为30%以下的长度的区域。此外,上述长度更优选为15%以下。此外,上述长度优选为1%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另外,所谓缘部,是指机动车用门10被打开并且窗玻璃13完全关闭时的车内侧的玻璃面露出的部分的最外部。此外,玻璃尺寸是指在机动车用门10被打开并且窗玻璃13完全关闭时,车内侧的玻璃面露出的部分中的水平方向的最大长度、与垂直方向的最大长度的平均值。另外,所谓窗玻璃13的发光的部分,以距发光面35cm的距离通过色彩亮度计(コニカミノルタ社制,“CS-150))对窗玻璃13的亮度进行了测定时,亮度为100cd/m2以上的部分。因此,在本说明书中,通过激发光的照射进行略微发光那样的部位不作为发光的部分处理。图2为用于对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更详细地进行说明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20进一步具有光导24,光导24以沿窗玻璃13的外周面13X延伸的方式配置。从光源21放射出的激发光经由光导24由窗玻璃13的外周面13X侧入射。光导24的端部24A配置在例如门本体12的内部。对于光导24的端部24A,光源21的出射端21A与其对置,激发光从光源21入射到端部24A。光导24只要是能够将从端部24A入射的激发光从光导24的侧面24X放射的光导即可。具体而言,只要使用侧面发光型光纤即可。侧面发光型光纤可举出在具有芯和包层的光纤中分散了光散射体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备照射激发光的光源、以及通过所述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并且安装于车辆用门的窗玻璃,所述窗玻璃根据所述车辆用门的开闭状态通过所述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0 JP 2017-197215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备照射激发光的光源、以及通过所述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并且安装于车辆用门的窗玻璃,所述窗玻璃根据所述车辆用门的开闭状态通过所述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所述窗玻璃包含透明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所述窗玻璃具有由至少1块透明板与树脂膜叠层而成的多层结构,
所述树脂膜包含树脂、和通过激发光的入射而放射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所述激发光从所述窗玻璃的外周面侧入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如果打开所述车辆用门,则所述窗玻璃通过所述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光。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大辅太田祐辅野原敦柳井正史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