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衬套件剥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461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固接形成于母材(11)的表面的衬套件(12)从母材剥离的衬套件剥离方法,将喷射后气化的液化流体(X)向母材与衬套件的边界部喷射。

Stripping method of lining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衬套件剥离方法
本申请涉及衬套件剥离方法。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1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06623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全部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例如为了相对于构造物赋予防水性等,有相对于由混凝土件、金属件构成的母材固接形成衬套件的情况。这样的衬套件例如将硬化前的塑料材料相对于母材喷涂来使被喷涂的塑料材料硬化从而形成。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将上述那样的衬套件从母材剥离的衬套剥离装置。该衬套剥离装置具备加热衬套件的线圈、侵入由于加热而变得容易剥离的衬套件和母材之间的刮刀。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2995号公报。然而,例如聚脲等难剥离的衬套件被相对于母材牢固地固接,通过加热不会使得剥离容易。因此,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衬套剥离装置中无法将聚脲等难剥离的衬套件从母材剥离。因此,希望不依赖加热就能够将难剥离性的衬套件从母材剥离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衬套件剥离方法中能够不加热地将衬套件从母材剥离。本申请的一方案的衬套件剥离方法是将固接形成于母材的表面的衬套件从上述母材剥离的衬套件剥离方法,将喷射后气化的液化流体向上述母材和上述衬套件的边界部喷射。在上述一方案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将上述液化流体向上述衬套件的表面喷射,在上述衬套件形成贯通孔,从上述贯通孔向上述母材和上述衬套件的边界部喷射上述液化流体。在上述一方案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借助具备内部具有引导上述液化流体的流路并且在末端部具有喷射开口的管体部的喷嘴单元喷射上述液化流体。在上述一方案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上述管体部为,上述末端部被弯折或者弯曲地相对于基部连接,并且在包括上述末端部及上述基部的部位形成有上述流路。在上述一方案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上述末端部贯通上述衬套件的状态下,使上述管体部相对于上述衬套件的表面倾斜移动且使其以上述基部的轴心为中心旋转,由此将上述液化流体向上述母材与上述衬套件的边界部喷射。在上述一方案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上述母材是混凝土件,上述衬套件是聚脲件。在上述一方案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上述母材是金属配管,上述衬套件是纤维强化塑料件。在上述一方案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上述液化流体是液态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申请,借助液化流体气化时的膨胀力将衬套件从母材剥离。液体气化的情况下的膨胀率例如为数百倍以上。因此,通过利用液化流体的膨胀力,能够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从母材剥离。因此,根据本申请,在衬套件剥离方法中,能够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将衬套件从母材剥离。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使用的液态氮喷射系统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使用的液态氮喷射系统具备喷嘴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3A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图3B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图3C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图5A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图5B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喷嘴单元的第1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表示喷嘴单元的第1变形例具备的把持部的概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表示喷嘴单元的第1变形例具备的把持部的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10是表示喷嘴单元的第1变形例具备的把持部的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11是表示喷嘴单元的第1变形例具备的把持部的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表示喷嘴单元的第2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13是表示喷嘴单元的第2变形例具备的隔热部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衬套件剥离方法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衬套件剥离方法中使用的液态氮喷射系统1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态氮喷射系统1具备储存罐2、液态氮升压装置3、冷却器4、挠性软管5、喷嘴单元6。储存罐2是储存液态氮X的压力罐,被连接于液态氮升压装置3和冷却器4。另外,液态氮喷射系统1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储存罐2而从外部接受液态氮X的供给。液态氮升压装置3将从储存罐2供给的液态氮X升压一定的喷射压。例如,液态氮升压装置3具备用于压送液态氮X的增压泵、将从增压泵送来的液态氮X一次升压的前置泵、将被一次升压的液态氮X二次升压至喷射压的强增压泵等。液态氮升压装置3与冷却器4连接。冷却器4为如下热交换器:将由于借助液态氮升压装置3升压而升温的液态氮X与从储存罐2供给的液态氮X热交换,由此,将已被升压的液态氮X冷却至喷射温度。在冷却器4连接有挠性软管5的一端。例如,液态氮升压装置3及冷却器4被单元化,被载置于一个移动台车上。在移动台车处配置被单元化的液态氮升压装置3及冷却器4、以及根据需要配置储存罐2,由此,能够使液态氮喷射系统1容易地移动。另外,液态氮升压装置3和冷却器4并非一定要被单元化。例如也可以是,液态氮升压装置3和冷却器4离开地配置,将冷却器4配置于喷嘴单元6的俯近。由此,被冷却器4冷却的液态氮X到达喷嘴单元6为止抑制升温,能够提高从喷嘴单元6喷射的液态氮X的喷射力。挠性软管5是一端连接于冷却器4而另一端连接于喷嘴单元6的具有可挠性的软管。挠性软管5将被升压的液态氮X从冷却器4引导至喷嘴单元6。挠性软管5具有耐压性且具有隔热性,将压力及温度的下降抑制成最小限度,并且将被从冷却器4供给的液态氮X向喷嘴单元6引导。图2是表示喷嘴单元6的概略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喷嘴单元6具备连接部6a和管体部6b。挠性软管5连接于连接部6a。在连接部6a的内部形成有无图示的流路。管体部6b具备内部形成有流路R的筒状的躯干部6c、固定于躯干部6c的末端部的节流孔部6d。躯干部6c例如是被隔热加工的长条的配管状的部位,将液态氮X穿过沿长边方向形成的流路R从连接部6a引导至节流孔部6d。躯干部6c在将液态氮X向对象物喷射的情况下被作业者把持。节流孔部6d固定于躯干部6c的末端,具备用于向前方喷射液态氮X的喷射开口6d1。喷射开口6d1与躯干部6c的流路R连接,在流路R流动的液态氮X被从喷射开口6d1向管体部6b的外部喷射。管体部6b具有直管状的基部61和包括节流孔部6d的末端部62。基部61是躯干部6c的根部侧(连接部6a侧)的部位,沿直线状的轴心L直线状地延伸。末端部62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衬套件剥离方法,前述衬套件剥离方法将在母材的表面固接形成的衬套件从前述母材剥离,其特征在于,/n将喷射后气化的液化流体向前述母材和前述衬套件的边界部喷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8 JP 2018-0066231.一种衬套件剥离方法,前述衬套件剥离方法将在母材的表面固接形成的衬套件从前述母材剥离,其特征在于,
将喷射后气化的液化流体向前述母材和前述衬套件的边界部喷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件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液化流体向前述衬套件的表面喷射来在前述衬套件形成贯通孔,从前述贯通孔向前述母材和前述衬套件的边界部喷射前述液化流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衬套件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借助喷嘴单元喷射前述液化流体,前述喷嘴单元具备管体部,前述管体部在内部具有引导前述液化流体的流路并且在末端部具有喷射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衬套件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定木启前野润山崎晶登江幡友子高滨雄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