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29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触点;可动触头,其沿着第一轴线延伸,包括与固定触点对置的可动触点;可动轴,其沿着第二轴线延伸,根据驱动装置的通电状态,使可动触头沿着第二轴线移动,从而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正交;压接弹簧,其设置在可动触头的下方,对可动触点朝向固定触点施力;隔壁构件,其设置在可动轴的端部的周围,隔壁构件包括沿着可动轴朝向第一方向呈圆筒形突出的突出部;第一隔壁,其设置在可动轴的周围,沿着可动轴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以及第二隔壁,其设置在第一隔壁的周围,沿着可动轴朝向第二方向突出,突出部的外径及第一隔壁的内径小于压接弹簧的外径。

electromagnetic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继电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04.07、申请号为201610212737.9、专利技术名称为“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点装置以及使用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现有的电接触器(电磁继电器)例如被日本特开平10-308152号公报公开。该文献所公开的电接触器的可动芯体(可动铁芯)使柱塞(可动轴)沿轴向位移,柱塞使触点板(可动触头)从后退位置向工作位置沿轴向位移,由此,能够使触点板在工作位置处与端子的头(固定触点)接触。另外,上述文献所记载的电接触器为了减少异物的移动而具备分离板的横向壁部分。上述文献所记载的横向壁部分在罩体的前方划分室与后方划分室的连通部处被固定在朝向后方的罩体的内侧横向面上。
技术实现思路
触点装置具备:一对固定触点;与一对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头;以使可动触头与一对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式在轴向上移动的可动轴;以及配置在相对于可动触头而与一对固定触点相反的一侧的隔壁构件。隔壁构件包括设置在可动轴的周围且与可动触头以及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n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n固定触点;/n可动触头,其沿着第一轴线延伸,并包括与所述固定触点对置的可动触点;/n可动轴,其沿着第二轴线延伸,并被配置为,根据驱动装置的通电状态,使所述可动触头沿着所述第二轴线移动,从而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正交;/n压接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可动触头的下方,对所述可动触点朝向所述固定触点施力;/n隔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可动轴的端部的周围,所述隔壁构件包括沿着所述可动轴朝向第一方向呈圆筒形突出的突出部;/n第一隔壁,其设置在所述可动轴的周围,沿着所述可动轴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13 JP 2015-081416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
固定触点;
可动触头,其沿着第一轴线延伸,并包括与所述固定触点对置的可动触点;
可动轴,其沿着第二轴线延伸,并被配置为,根据驱动装置的通电状态,使所述可动触头沿着所述第二轴线移动,从而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正交;
压接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可动触头的下方,对所述可动触点朝向所述固定触点施力;
隔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可动轴的端部的周围,所述隔壁构件包括沿着所述可动轴朝向第一方向呈圆筒形突出的突出部;
第一隔壁,其设置在所述可动轴的周围,沿着所述可动轴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以及
第二隔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壁的周围,沿着所述可动轴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
所述突出部的外径及所述第一隔壁的内径小于所述压接弹簧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隔壁构件由绝缘性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隔壁由绝缘性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一隔壁在与所述第二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彼此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围绕所述可动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隔壁和所述第二隔壁配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靠所述可动触头侧的顶面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具备:线圈骨架,其具有圆筒部;励磁绕组,其卷绕于所述圆筒部;以及跟片板,其配置于比所述线圈骨架靠所述可动触头侧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井智史横山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