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和USB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28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33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导线和USB数据线,该导线包括:多根芯线,所述多根芯线依次包裹形成层状结构,外层的所述芯线包围内层的所述芯线的外周;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相邻的两层所述芯线之间,使相邻的两层所述芯线隔离开;外被层,所述外被层包围所述芯线和所述绝缘层的外周。本公开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不同的芯线被定义到导线的不同径向位置,使自动焊接机器能够通过不同的芯线的径向位置或次序识别不同的芯线,从而导线可以使用自动焊接机器加工。

Wire and USB data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和USB数据线
本公开涉及一种导线,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用于传输数据的导线和USB数据线。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使用的USB数据线包括芯线、绝缘层、屏蔽层和外被层。芯线有4根,4根芯线根据功能的不同分别被定义为VBUS、D+、D-和GND,4根芯线的外层包围有绝缘层,包围了绝缘层的4根芯线缠绕形成绞合结构。屏蔽层包裹住4根芯线,屏蔽层包括铝箔和编织网(或缠绕的导体),编织网(或缠绕的导体)设置于铝箔的外层,铝箔和编织网(或缠绕的导体)能够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外被层设置于屏蔽层的外层。由于自动焊接机器难以区分绞合在一起的四根芯线,导致难以使用自动焊接机器焊接芯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导线,使其在生产制造时例如能够使用自动焊接机器进行焊接加工。本公开还提供一种USB数据线。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线,其包括:多根芯线,所述多根芯线依次包裹形成层状结构,外层的所述芯线包围内层的所述芯线的外周;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相邻的两层所述芯线之间,使相邻的两层所述芯线隔离开;外被层,所述外被层包围所述芯线和所述绝缘层的外周。优选地,所述多根芯线和所述绝缘层是同轴的。优选地,位于最内层的所述芯线外侧的至少一个芯线由多根导电线编织形成,由多根导电线绞合形成,或由线状或带状的导体缠绕形成。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横截面为环形。优选地,位于最外层的所述芯线和所述外被层之间设置有屏蔽层。优选地,所述屏蔽层为铝箔。优选地,所述导线是能够用于数据传输的导线。优选地,所述芯线包括GND芯线,所述GND芯线位于所述多根芯线的最外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USB数据线,所述USB数据线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优选地,所述芯线包括四根芯线,所述四根芯线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别被定义为VBUS芯线、D+芯线、D-芯线和GND芯线,其中所述GND芯线位于所述四根芯线的最外层。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不同的芯线被定义到导线的不同径向位置,使自动焊接机器能够通过不同的芯线的径向位置或次序识别不同的芯线,从而导线可以使用自动焊接机器加工。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USB数据线用导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芯线11第一芯线12第二芯线13第三芯线14第四芯线2绝缘层21第一绝缘层22第一绝缘层23第三绝缘层3外被层。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如图1所示,一种根据本公开的USB数据线用导线包括芯线1、绝缘层2和外被层3。芯线1包括第一芯线11、第二芯线12、第三芯线13和第四芯线14,4根芯线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别被定义为VBUS(电源正极)芯线、D+(数据+)芯线、D-(数据-)芯线和GND(接地)芯线。第一芯线11可以是细线状,第二芯线12、第三芯线13和第四芯线14可以整体上是细管状。绝缘层2包括第一绝缘层21、第二绝缘层22和第三绝缘层23。第二芯线12包围在第一芯线11的外周,并且第一芯线11和第二芯线12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21,第一绝缘层21使第一芯线11和第二芯线12在径向上隔离开(物理间隔和/或电绝缘)。第三芯线13包围在第二芯线12的外周,并且第二芯线12和第三芯线13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2,第二绝缘层22使第二芯线12和第三芯线13在径向上隔离开。第四芯线14包围在第三芯线13的外周,并且第三芯线13和第四芯线14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23,第三绝缘层23使第三芯线13和第四芯线14在径向上隔离开。第一芯线1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第二芯线12、第三芯线13和第四芯线14的横截面可以大体上为圆环形。第一绝缘层21、第二绝缘层22和第三绝缘层23的横截面可以是圆环形。进一步地,第一芯线11、第二芯线12、第三芯线13和第四芯线14可以是同轴的。因此USB数据线用导线在向各个方向弯曲时的柔软度基本上是一致的,能够具有良好的手感。可以理解,第二芯线12、第三芯线13和第四芯线14可以由多根导电线编织形成,由多根导电线绞合形成,或由线状或带状的导体缠绕形成。因此,第二芯线12、第三芯线13和第四芯线14的每个部位的壁厚不一定相同。第一绝缘层21、第二绝缘层22和第三绝缘层23可以由带状的绝缘体缠绕形成,因此第一绝缘层21、第二绝缘层22和第三绝缘层23的每个部位的壁厚不一定相同。可以理解,图1仅用于例示出芯线、绝缘层和外被层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用于描绘芯线、绝缘层和外被层的具体结构细节。外被层3为具有空腔的管状,例如为圆管,芯线1和绝缘层2设置于外被层3的空腔中,外被层3可以起到保护芯线1和绝缘层2的作用。芯线1可以由例如铜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制成,绝缘层2可以由例如PP的绝缘材料制成,外被层3可以由例如TPE(热塑性弹性体)的绝缘材料制成。可以理解,处于外层的芯线1能够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因此处于最外层的第四芯线14优选为GND芯线,其余的芯线可以自由地定义其功能。例如第一芯线11为VBUS芯线,第二芯线12为D+芯线,第三芯线13为D-芯线,第四芯线14为GND芯线。进一步地,在第四芯线14和外被层3之间可以设置有例如铝箔或铜箔的屏蔽层,铝箔有利于增强USB数据线用导线的电磁屏蔽的效果,并且成本低廉。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USB数据线用导线包括四根芯线,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导线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数据传输线,那么芯线可以包括例如三条或五条等其他数量的芯线。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USB数据线用导线与现有技术中的USB数据线用导线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自动焊接机器可以根据功能不同的芯线的确定的径向位置或次序识别功能不同的芯线,从而能够使用自动焊接机器,实现自动化生产。(2)在保留电磁屏蔽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省掉了用于电磁屏蔽的编织网的结构,从而节省了编织网的材料成本。(3)多根芯线不再使用缠绕在一起的绞合结构,而是包裹形成的层状结构,因此可以使USB数据线用导线具有更柔软的手感。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专利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根芯线,所述多根芯线依次包裹形成层状结构,外层的所述芯线包围内层的所述芯线的外周;/n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相邻的两层所述芯线之间,使相邻的两层所述芯线隔离开;/n外被层,所述外被层包围所述芯线和所述绝缘层的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芯线,所述多根芯线依次包裹形成层状结构,外层的所述芯线包围内层的所述芯线的外周;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相邻的两层所述芯线之间,使相邻的两层所述芯线隔离开;
外被层,所述外被层包围所述芯线和所述绝缘层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芯线和所述绝缘层是同轴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内层的所述芯线外侧的至少一个芯线由多根导电线编织形成,由多根导电线绞合形成,或由线状或带状的导体缠绕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横截面为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强东于立成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