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260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环境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机架上端焊接有支撑板,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倾转电机;机架与地质模拟箱连接,连接轴通过联轴器与倾转电机连接;地质模拟箱内部设置有储水池,地质模拟箱下半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标尺,地质模拟箱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测压管;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通过振动连杆与地质模拟箱连接;地质模拟箱底部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置于水箱内,水箱安装在机架底部;机架上端安装有降水喷洒板,机架底部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导管与降水喷洒板连接;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人造热光源和转动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模拟地质环境和多种地质灾害,便于学习和研究。

A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环境模拟
,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研究地质体稳定和地质环境规律时,往往采用数学方法,其前提是对地质体作了一系列概化和限制条件下进行求解,如果这些概化和限制条件尚能反映出实际地质体的主要特征,那么数学解析解是可用的。但是对实际地质体,如果它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以及复杂的边界几何形状不允许作过多的概化,那么,数学方法就难于应用,并且数学方法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同时对于学习和研究者,只在理论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不够直观、形象,不便于学习和研究。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研究地质体稳定和地质环境规律时,只在理论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不够直观、形象,不便于学习和研究,同时数学解析解的准确性会因地质环境不同而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设置有机架,机架上端焊接有支撑板,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倾转电机;支撑板设置有轴承孔,轴承孔中卡接有轴承,轴承套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端部与地质模拟箱连接,连接轴通过联轴器与倾转电机连接;地质模拟箱内部设置有储水池,地质模拟箱下半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标尺,地质模拟箱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测压管;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通过振动连杆与地质模拟箱连接;地质模拟箱底部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置于水箱内,水箱安装在机架底部;机架上端安装有降水喷洒板,机架底部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导管与降水喷洒板连接;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人造热光源和转动风机。进一步,所述机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主机,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上端通过螺栓与操作台连接,操作台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遮板,操作台上嵌装有显示屏。进一步,所述操作台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信号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云服务器连接。进一步,所述机架由板和杆结构组成,其底部具有平板。进一步,所述移动轮为可充气轮。进一步,所述地质模拟箱为大半圆结构,整个箱体为透明材质。进一步,所述降水喷洒板为长方扁箱,底部冲有若干小圆孔。进一步,所述振动连杆由一个短杆和一个长杆铰接组成。进一步,所述水泵出水口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地质模拟箱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角度传感器,地质模拟箱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光照强度传感器,转动风机出风口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振动电机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倾斜角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水流量传感器与主控台连接;进一步,所述主控台与水泵、倾转电机、振动电机、人造热光源和转动风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方便,便于演示,能够准确模拟地质环境和多种地质灾害,便于学习和研究,同时能够直观的观察地质灾害控制效果,装置经济性好,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可以整体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方便性;本专利技术中人造热光源视为太阳,风机视为自然界风源,振动电机和振动连杆可模拟地震情况和储水池视为湖海;并且设置有传感器,可以根据执行器件运行的状态信息,使整体装置对于模拟地质环境更加真实。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水箱,可以对实现水循环利用,达到节约水的目的;同时主机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与云服务器连接,可以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模拟箱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台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轮;2、机架;3、地质模拟箱;4、降水喷洒板;5、水泵;6、倾转电机;7、支撑板;8、连接轴;9、联轴器;10、排水管;11、水箱;12、储水池;13、振动电机;14、振动连杆;15、标尺;16、测压管;17、人造热光源;18、转动风机;19、显示屏;20、主控台;21、无线信号收发器;22、云服务器;23、振动传感器;24、倾斜角度传感器;25、光照强度传感器;26、风速传感器;27、水流量传感器;28、主机;29、伸缩支撑杆;30、遮板;31、操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设置有机架2,机架2上端焊接有支撑板7,机架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倾转电机6;支撑板7设置有轴承孔,轴承孔中卡接有轴承,轴承套接有连接轴8,连接轴8端部与地质模拟箱3连接,连接轴8通过联轴器9与倾转电机6连接。地质模拟箱3内部设置有储水池12,地质模拟箱3下半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标尺15,地质模拟箱3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测压管16。机架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电机13,振动电机13通过振动连杆14与地质模拟箱3连接。地质模拟箱3底部安装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另一端置于水箱11内,水箱11安装在机架2底部。机架2上端安装有降水喷洒板4,机架2底部安装有水泵5,水泵5通过导管与降水喷洒板4连接;机架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人造热光源17和转动风机18。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台设置在机架2侧面,主控台20包括:主机28、伸缩支撑杆29、遮板30和操作台31。主机28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2下端,伸缩支撑杆29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2上;伸缩支撑杆29上端通过螺栓与操作台31连接,操作台3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遮板30,操作台31上嵌装有显示屏19。操作台31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无线信号收发器21,无线信号收发器21通过无线信号与云服务器22连接。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控制系统中水泵5出水口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27,地质模拟箱3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角度传感器24,地质模拟箱3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光照强度传感器25,转动风机18出风口设置有风速传感器26,振动电机13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23、倾斜角度传感器24、光照强度传感器25、风速传感器26和水流量传感器27与主控台20连接。主控台20与显示屏19连接,主控台20与无线信号收发器21连接,无线信号收发器21通过无线信号与云服务器22连接。操作台31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无线信号收发器21,无线信号收发器21通过无线信号与云服务器22连接。主控台20与水泵5、倾转电机6、振动电机13、人造热光源17和转动风机18连接。作为优选,移动轮1为可充气轮,机架2由板和杆结构组成,其底部具有平板。作为优选,地质模拟箱3为大半圆结构,整个箱体为透明材质。作为优选,降水喷洒板4为长方扁箱,底部冲有若干小圆孔。作为优选,振动连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设置有:/n机架;/n机架上端焊接有支撑板,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倾转电机;支撑板设置有轴承孔,轴承孔中卡接有轴承,轴承套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端部与地质模拟箱连接,连接轴通过联轴器与倾转电机连接;/n地质模拟箱内部设置有储水池,地质模拟箱下半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标尺,地质模拟箱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测压管;/n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通过振动连杆与地质模拟箱连接;/n地质模拟箱底部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置于水箱内,水箱安装在机架底部;/n机架上端安装有降水喷洒板,机架底部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导管与降水喷洒板连接;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人造热光源和转动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设置有:
机架;
机架上端焊接有支撑板,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倾转电机;支撑板设置有轴承孔,轴承孔中卡接有轴承,轴承套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端部与地质模拟箱连接,连接轴通过联轴器与倾转电机连接;
地质模拟箱内部设置有储水池,地质模拟箱下半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标尺,地质模拟箱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测压管;
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通过振动连杆与地质模拟箱连接;
地质模拟箱底部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置于水箱内,水箱安装在机架底部;
机架上端安装有降水喷洒板,机架底部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导管与降水喷洒板连接;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人造热光源和转动风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主机,机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上端通过螺栓与操作台连接,操作台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遮板,操作台上嵌装有显示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环境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信号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云服务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刚李彩虹谷中元迟唤昭陈国强秦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