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识别方法与系统以及物件识别方法与系统。车辆识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000、由影像获取装置获取车辆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影像数据;S3000、由处理模块分辨第一影像数据是否为车辆影像;S5000、当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由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影像数据产生识别结果;S2000、由数据获取装置获取车辆于第一位置的车辆数据;S4000、由处理模块比对识别结果与车辆数据是否相符;S6000、当识别结果与车辆数据相符,由处理模块产生确认信号。
Vehicl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objec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识别方法与系统以及物件识别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车辆识别方法与系统以及物件识别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中,因为收费、找零或售、收回数票会消耗相当时间,所以收费站区域一直是高速公路的瓶颈所在,并且因而降低高速公路整体的行车速度。为了改善上述现象,于是发展出利用先进通讯及信息技术的电子收费系统。目前的电子化自动收费方式之一是采用特定短距通讯技术识别,利用微波或是无线射频标签方式感应扣款,其需用路人安装设备或标签,且感应效果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不稳定。另一常见的电子化自动收费方式是利用影像车牌识别,此方式无需用路人安装设备或标签,然而,除了摄影机摆设位置、光源、天候、车牌污损等因素,影像车牌识别据以进行的车牌影像数据的取得效率及正确性,对其影响更为明显。例如,因飞鸟触发拍摄的影像,不含车牌内容,无法正确辨识,必须耗费人工排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识别方法及系统,具有较佳的正确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件识别方法及系统,具有较佳的正确性。本专利技术的车辆识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000、由影像获取装置获取车辆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影像数据;S3000、由处理模块分辨第一影像数据是否为车辆影像;S5000、当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由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影像数据产生识别结果;S2000、由数据获取装置获取车辆于第一位置的车辆数据;S4000、由处理模块比对识别结果与车辆数据是否相符;S6000、当识别结果与车辆数据相符,由处理模块产生确认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步骤S3000包含以下步骤:S3100、由处理模块将第一影像数据与车辆轮廓数据进行比对;S3300、当第一影像数据与车辆轮廓数据的比对结果相符,由处理模块决定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车辆识别方法在步骤S1000前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S0511、由动作感测模块对第一位置进行感测;S0512、当动作感测模块感测到动作,进行步骤S1000。本专利技术的车辆识别系统包含影像获取装置、数据获取装置、以及处理模块。影像获取装置供获取车辆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影像数据。数据获取装置供获取车辆于第一位置的车辆数据。处理模块与影像获取装置及数据获取装置通讯连接,供分辨第一影像数据是否为车辆影像以及比对识别结果与车辆数据是否相符。当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由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影像数据产生识别结果。当第一影像数据与车辆轮廓数据的比对结果相符,由处理模块决定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车辆识别系统进一步包含动作感测模块与处理模块通讯连接,供对第一位置进行动作感测。本专利技术的物件识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T1000、由影像获取装置获取物件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影像数据;T3000、由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影像数据产生类别识别结果;T2000、由数据获取装置获取物件于第一位置的物件数据,其中物件数据包含类别数据;T4000、由处理模块比对类别识别结果与类别数据是否相符;T6000、当类别识别结果与类别数据相符,由处理模块产生确认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步骤T3000包含以下步骤:T3100、由处理模块将第一影像数据与类别轮廓数据进行比对;T3300、当第一影像数据与类别轮廓数据中的物件轮廓数据的比对结果相符,处理模块产生类别识别结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步骤T1000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T0511、由动作感测模块对第一位置进行感测;T0512、当动作感测模块感测到动作,进行步骤T1000。本专利技术的物件识别系统包含影像获取装置、数据获取装置、以及处理模块。影像获取装置供获取物件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影像数据。数据获取装置供获取物件于第一位置的物件数据,其中物件数据包含类别数据。处理模块与影像获取装置及数据获取装置通讯连接,供根据第一影像数据产生类别识别结果以及比对类别识别结果与类别数据是否相符。当类别识别结果与类别数据相符,由处理模块产生确认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物件识别系统进一步包含动作感测模块与处理模块通讯连接,供对第一位置进行动作感测。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车辆识别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车辆识别方法的不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辆识别方法的不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辆识别方法的不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辆识别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辆识别系统的不同实施例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物件识别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物件识别方法的不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物件识别方法的不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物件识别方法的不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物件识别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物件识别系统的不同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影像获取装置110影像获取装置200数据获取装置210数据获取装置300处理模块310处理模块400动作感测模块410动作感测模块900物件识别系统910物件识别系统S0511步骤S0512步骤S1000步骤S2000步骤S3000步骤S3100步骤S3300步骤S4000步骤S5000步骤S6000步骤T0511步骤T0512步骤T1000步骤T2000步骤T3000步骤T3100步骤T3300步骤T4000步骤T5000步骤T6000步骤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车辆识别方法及系统较佳用于电子收费道路系统,但不限于此。例如,可应用在管制区域或停车场。如图1A所示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车辆识别方法包含例如以下步骤。步骤S1000,由影像获取装置获取车辆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影像数据。具体而言,以数码照相机作为影像获取装置,并对车辆照相作为第一影像数据。在不同实施例中,也可使用数码摄影机对车辆录影,然后再对录影画面中的车辆进行画面撷取作为第一影像数据。其中,第一位置是一高速公路收费地点。在较佳实施例中,影像获取装置设置在第一位置,获取经过该位置的第一影像数据,供作为通行费费用计算的依据之一。步骤S3000,由处理模块分辨第一影像数据是否为车辆影像。具体而言,处理模块包含数据处理功能,可以例如是直接设置在影像获取装置的晶片组或与通过网际网络、有线电话、移动电话、数据电缆、微波、无线电等方式与影像获取装置通讯连接的计算机或服务器。其中,通讯连接泛指通过网际网络、有线电话、移动电话、数据电缆、微波、无线电等方式可达成信号传输的连接。第一影像数据可由影像获取装置传送至处理模块。进一步而言,处理模块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各种条件判断以分辨第一影像数据是否为车辆影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S1000、由一影像获取装置获取一车辆于一第一位置的一第一影像数据;/nS3000、由一处理模块分辨该第一影像数据是否为车辆影像;/nS5000、当该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由该处理模块根据该第一影像数据产生一识别结果;/nS2000、由一数据获取装置获取该车辆于该第一位置的一车辆数据;/nS4000、由该处理模块比对该识别结果与该车辆数据是否相符;/nS6000、当该识别结果与该车辆数据相符,由该处理模块产生一确认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0 TW 1071413251.一种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000、由一影像获取装置获取一车辆于一第一位置的一第一影像数据;
S3000、由一处理模块分辨该第一影像数据是否为车辆影像;
S5000、当该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由该处理模块根据该第一影像数据产生一识别结果;
S2000、由一数据获取装置获取该车辆于该第一位置的一车辆数据;
S4000、由该处理模块比对该识别结果与该车辆数据是否相符;
S6000、当该识别结果与该车辆数据相符,由该处理模块产生一确认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0包含以下步骤:
S3100、由该处理模块将该第一影像数据与一车辆轮廓数据进行比对;
S3300、当该第一影像数据与该车辆轮廓数据的比对结果相符,由该处理模块决定该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00前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S0511、由一动作感测模块对该第一位置进行感测;
S0512、当该动作感测模块感测到一动作,进行该步骤S1000。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车辆识别方法的车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影像获取装置,供获取一车辆于一第一位置的一第一影像数据;
一数据获取装置,供获取该车辆于该第一位置的一车辆数据;
一处理模块,与该影像获取装置及该数据获取装置通讯连接,供:
分辨该第一影像数据是否为车辆影像,当该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由该处理模块根据该第一影像数据产生一识别结果;以及
比对该识别结果与该车辆数据是否相符,当该第一影像数据与该车辆轮廓数据的比对结果相符,由该处理模块决定该第一影像数据为车辆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识别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声铿,郑之伟,陈伟信,陈煜文,范正忠,
申请(专利权)人:远创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