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递单具有人工识别标识的电子标签、读卡器和后台管理系统,在快递单的制作过程中,将电子标签设置在快递单的中空内部,不外露,从快递单的外侧无法看到电子标签,不易脱落,解决了现有快递单易损毁的技术问题;在电子标签制作完成后,电子标签具有其特定的ID,且每一个电子标签的ID均不相同,当客户收到快递,快递配送人员挥手上述电子标签,当再次使用电子标签时,仅需要重新植入特定ID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可以重复使用,避免纸张浪费。
A kind of express b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递单
本专利技术涉及快递单识别
,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递单。
技术介绍
快递单作为寄快递的常用物,在快递识别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快递单为纸质快递单,在纸质快递单上印制可以用于识别的条形码等信息,以便用户可以准确的拿到其购买的物品,但是现有的快递单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撕毁或被弄脏,造成用户无法拿到损毁快递单所对应的物品,另一方面,大量使用快递单造成了纸张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递单,以提高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递单,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递单本体,电子标签、读卡器、后台管理系统;所述快递单本体为中空的塑料壳,在所述快递单本体内设置有电子标签;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用于存储快递信息,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快递信息;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电路板、外壳、上基板、下基板、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电子标签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封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且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上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下基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可选的,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填充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包裹于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外侧。可选的,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包括:射频天线、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与所述射频天线均集成在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上;所述RFID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天线,所述RFID芯片用于存储快递单信息。可选的,所述读卡器包括射频收发器、无线收发器、处理器;所述射频收发器无线连接所述射频天线;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可选的,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连接所述读卡器,所述客户端通过连接所述读卡器获取所述读卡器接收到的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递单是基于ISO15693协议的RFID,且具有人工识别标识的电子标签、读卡器和后台管理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快递单的制作过程中,将电子标签设置在快递单的中空内部,不外露,从快递单的外侧无法看到电子标签,不易脱落,解决了现有快递单易损毁的技术问题;快递识别的识别过程如下:在电子标签制作完成后,将电子标签所对应的快递输入至电子标签,当客户取件时,快递门店或快递小哥携带读卡器,后台管理系统将快递信息所对应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至读卡器,当快递小哥持读卡器靠近目标快递时,读卡器通过判断储存在电子标签内的快递信息是否与当前读卡器获取的快递信息匹配,当上述两种信息匹配时,读卡器发出提示音,当不匹配时,读卡器无反应,极大的提高了快递识别速度,且上述电子标签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递单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下面首先结合图1至图2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快递单进行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递单,包括:快递单本体13,电子标签2、读卡器3、后台管理系统4;所述快递单本体13为中空的塑料壳,在所述快递单本体13内设置有电子标签2;所述读卡器3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4;所述读卡器3无线连接所述电子标签2,所述电子标签2用于存储快递信息,所述读卡器3用于读取所述快递信息;所述电子标签2包括:电子标签电路板5、外壳6、上基板7、下基板8、第一缓冲层9、第二缓冲层10;电子标签电路板5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3;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封装于所述外壳6内;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位于所述上基板7和所述下基板8之间,且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与所述下基板8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缓冲层9位于所述外壳6与所述上基板7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10位于所述下基板8与所述外壳6之间。具体的:上述电子标签2优选RFID电子标签2,通过将电子标签电路板5与下基板8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使得电子标签2在被标识的设备之间不容易产生电磁干扰。请参见图2,在电子标签2的外壳6内部的下基板8上设置支撑架1,优选的,在下基板8相对的两边上设置支撑架1,利用上述支撑架1将电子标签电路板5与下基板8隔开,上述间距为1-2mm;在上基板7与外壳6之间这只第一缓冲层9,以及在下基板8与外壳6之间设置第二缓冲层10,通过将第一缓冲层9和第二缓冲层10设置在外壳6内部,起到缓冲防撞的作用,从而保证电子标签2在快递运动的过程中,电子标签电路板5不易损坏,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快递单的制作过程中,将电子标签2设置在快递单的中空内部,不外露,从快递单的外侧无法看到电子标签2,不易脱落,解决了现有快递单易损毁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递单是基于ISO15693协议的RFID,且具有人工识别标识的电子标签2、读卡器3和后台管理系统4,快递单的识别过程如下:在电子标签2制作完成后,电子标签2具有其特定的ID,且每一个电子标签2的ID均不相同,当客户收到快递,快递配送人员挥手上述电子标签2,当再次使用电子标签2时,仅需要重新植入特定ID即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2可以重复使用,避免纸张浪费,在电子标签2制作完成后,将电子标签2所对应的快递输入至电子标签2,当客户取件时,快递门店或快递小哥携带读卡器3,后台管理系统4将快递信息所对应的电子标签2信息发送至读卡器3,当快递小哥持读卡器3靠近目标快递时,读卡器3通过判断储存在电子标签2内的快递信息是否与当前读卡器3获取的快递信息匹配,当上述两种信息匹配时,读卡器3发出提示音,当不匹配时,读卡器3无反应,极大的提高了快递识别速度,且上述电子标签2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资源浪费。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7和所述下基板8之间填充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包裹于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包括:射频天线12、RFID芯片11;所述RFID芯片11与所述射频天线12均集成在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上;所述RFID芯片11连接所述射频天线12,所述RFID芯片11用于存储快递单信息;所述读卡器3包括射频收发器、无线收发器、处理器;所述射频收发器无线连接所述射频天线12;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4。具体的,在工作过程中,以读卡器3的ID信息与电子标签2的ID信息匹配为例,读卡器3接收后台管理系统4的目标快递ID信息以及与上述ID信息匹配的快递信息,并存储在上述处理器中,读卡器3的射频收发器向电子标签2发送电磁波,电子标签2在接收到上述电磁波后,产生感应电流,在上述感应电流的驱动下,电子标签2开始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递单,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递单本体,电子标签、读卡器、后台管理系统;/n所述快递单本体为中空的塑料壳,在所述快递单本体内设置有电子标签;/n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用于存储快递信息,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快递信息;/n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电路板、外壳、上基板、下基板、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n电子标签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n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封装于所述外壳内;/n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且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上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下基板与所述外壳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递单,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递单本体,电子标签、读卡器、后台管理系统;
所述快递单本体为中空的塑料壳,在所述快递单本体内设置有电子标签;
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用于存储快递信息,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快递信息;
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电路板、外壳、上基板、下基板、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
电子标签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
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封装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且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上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下基板与所述外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填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帝凡合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