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侧施加扰动的非变工况逆变器广义阻抗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逆变器参数测量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二次侧施加扰动的同一工况下在任意功率因数下逆变器广义阻抗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能源行业的重视。一方面,新能源发电通常带有很强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属于强随机波动性、低可控性的电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可能带来电网整体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大规模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改变了电网的动态特性,使得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特征日趋明显。近年来世界各地已经发生了多起与新能源机组相关的振荡问题,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逆变器并网稳定问题可以通过建立阻抗模型,通过对逆变器和网络的阻抗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并对逆变器控制的设计给出指导。而三相并网系统的广义阻抗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对角形式的逆变器广义导纳矩阵和对称形式的网络广义导纳矩阵(广义阻抗为广义导纳求逆),能够方便地分析逆变器并网稳定性。广义阻抗模型既可以通过解析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外加测量设备的方法测得。已有的阻抗测量方法通过外加高压设备的方法来注入扰动,设备较为昂贵,操作也更为复杂。借助逆变器和电网本身的装置来注入扰动进行测量,尤其是在二次侧也就是控制部分加入扰动,可以使设备更加便捷,成本也可以更低。已有的二次侧注入扰动的广义阻抗测量技术大都是在功率因数为1的前提假设下,功率因数非1的情况下需要变工况测量,实验次数更多而且变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侧施加扰动的非变工况逆变器广义阻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n1)针对双环矢量控制的逆变器并网系统,在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输入端对内控制环的电流参考值施加扰动;/n2)使用采样设备对扰动施加前与扰动施加后的逆变器输出的三相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获得采样值,对获得的采样值坐标变换后获得电压和电流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n3)计算扰动量,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将扰动量由时域变换到频域;/n4)重复步骤1)~3)并在步骤1)中所施加不同的扰动,共进行两次测量,根据逆变器的广义阻抗端口特性,用所施加的扰动、计算获得的扰动量和锁相环的传递参数计算获得广义阻抗;/n5)重复上述步骤1)~4)并改变步骤1)中所施加扰动的频率进行扫频,直至测得待测频段内所有频率点的广义阻抗。/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二次侧施加扰动的非变工况逆变器广义阻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针对双环矢量控制的逆变器并网系统,在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输入端对内控制环的电流参考值施加扰动;
2)使用采样设备对扰动施加前与扰动施加后的逆变器输出的三相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获得采样值,对获得的采样值坐标变换后获得电压和电流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
3)计算扰动量,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将扰动量由时域变换到频域;
4)重复步骤1)~3)并在步骤1)中所施加不同的扰动,共进行两次测量,根据逆变器的广义阻抗端口特性,用所施加的扰动、计算获得的扰动量和锁相环的传递参数计算获得广义阻抗;
5)重复上述步骤1)~4)并改变步骤1)中所施加扰动的频率进行扫频,直至测得待测频段内所有频率点的广义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侧施加扰动的非变工况逆变器广义阻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并网逆变器采用双环矢量控制,内环为矢量电流控制,外环是功率控制,施加扰动是在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输入端对电流环矢量控制参考值的d轴分量Idref和电流环矢量控制参考值的q轴分量Iqref施加正弦扰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侧施加扰动的非变工况逆变器广义阻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
4.1)在电流参考值施加扰动时,建立以下逆变器的广义阻抗端口特性:
其中,ΔU′、ΔI′、Δδ′表示采样值在全局旋转极坐标下的电压幅值U、电流幅值I、电流相角和电压相角δ的扰动量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结果,ΔI′dper和ΔI′qper分别表示内控制环的电流参考值上所施加的扰动的d轴分量和q轴分量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结果,Yg1(s)、Yg2(s)、Yg3(s)、Yg4(s)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递参数,Yg5(s)、Yg6(s)、Yg7(s)、Yg8(s)表示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传递参数;
4.2)重复步骤1)~3)并在步骤1)中所施加相同频率和不同幅值的扰动,共进行两次测量,得到的各个电参数的扰动量ΔD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频域结果,各个电参数包括逆变器输出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
4.3)然后利用步骤4.2)获得的结果在dq坐标系进行求解,然后转化到全局极坐标系得到广义阻抗:
4.3.1)用两次测量得到频域下的电参数扰动量ΔD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结果代入以下公式计算获得广义阻抗矩阵中的dq轴下的传递参数:
技术研发人员:辛焕海,万炜,汪震,鞠平,蒙志全,杨超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