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12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的内部四角位置处嵌装有工型隔离腔体,所述工型隔离腔体的两端安装有缓冲垫,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对应工型隔离腔体的位置处均嵌装有紧固螺套,所述紧固螺套与外壳体之间安装有缓冲外套,所述工型隔离腔体的内部安装有紧固螺栓,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缓冲垫和工型隔离腔体旋入紧固螺套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后侧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前表面安装有检修机构;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可以使得PCB板与外侧壳体分离,且在PCB板与外壳体螺接的位置处有缓冲构件进行保护,从而使得外壳体受到的冲击不会传递给PCB板,最大限度保护PCB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控制系统
,具体为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档案密集架,主要由轨道、架体、底盘、面板、门板、目录卡及传动装置、防倒装置、密封装置九部分组成,且产品采用3mm冷轧钢板冲压成形,分节式螺栓连接组合,强度可靠,且便于运输、安装、调试。采用中间传动结构,消除了列端惯性不同步现象且移动轻便、灵活、平稳。采用优等冷轧钢板和镀锌钢板,经过酸洗、磷化、防锈处理,外观静电喷塑,坚固耐用,美观大方,而且密封架一般通过集成装入壳体的PCB板进行控制,这就是密封架的控制系统,从而操控密封架前进与后退;但是密封架的控制系统内部的PCB板直接与外侧壳体相螺接,没有缓冲装置,这就导致在外壳体受到冲击后,会直接传递给PCB板,容易造成PCB板的损坏;而且在内部的集成电路受损后,需要拆分壳体,而在密封架控制系统的外侧没有自备的检修工具,需要外带,检修不便,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PCB板(4),所述PCB板(4)的内部四角位置处嵌装有工型隔离腔体(10),所述工型隔离腔体(10)的两端安装有缓冲垫(13),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对应工型隔离腔体(10)的位置处均嵌装有紧固螺套(11),所述紧固螺套(11)与外壳体(1)之间安装有缓冲外套(12),所述工型隔离腔体(10)的内部安装有紧固螺栓(9),且所述紧固螺栓(9)穿过缓冲垫(13)和工型隔离腔体(10)旋入紧固螺套(11)的内部,所述外壳体(1)的后侧安装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前表面安装有检修机构,且所述检修机构处于外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PCB板(4),所述PCB板(4)的内部四角位置处嵌装有工型隔离腔体(10),所述工型隔离腔体(10)的两端安装有缓冲垫(13),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对应工型隔离腔体(10)的位置处均嵌装有紧固螺套(11),所述紧固螺套(11)与外壳体(1)之间安装有缓冲外套(12),所述工型隔离腔体(10)的内部安装有紧固螺栓(9),且所述紧固螺栓(9)穿过缓冲垫(13)和工型隔离腔体(10)旋入紧固螺套(11)的内部,所述外壳体(1)的后侧安装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前表面安装有检修机构,且所述检修机构处于外壳体(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机构包括外套架(8),所述外套架(8)的内侧安装有工具套件(17),所述工具套件(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套(16),所述外套架(8)的内侧安装有内旋柱(7),且所述内旋柱(7)处于旋转套(16)内部,所述旋转套(16)内壁与内旋柱(7)外表之间安装有扭簧(15),所述工具套件(17)的内部安装有弹性套筒(18),所述弹性套筒(18)的内部安装有检修工具(14)。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雪亮彭小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航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